微軟黑科技拯救千萬社畜!未來辦公實驗室首次曝光
投中網(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編者按:社畜的苦誰知道?無論是996,還是007,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辦公環境天天面對電腦,在互動技術不斷在AI、VR和5G的沖刷下被革新的時代,維持了幾十年的當代辦公模式必然會一起發生進步,微軟大膽地對未來辦公提出設想,一起來瞧瞧未來的辦公環境?我們的痛苦有沒有被緩解?
Build 2019剛剛落下帷幕,過去的2018年對於微軟來說可謂是高光時刻。
在經濟情況的整體逆勢之中跑贏大盤股價上漲19%,闊別十六年重回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2019 Build大會上微軟的表現,更加引人矚目。
在這場以開發者為主角的大會中,微軟在雲服務、辦公、遊戲等等領域釋出了一系列新的產品和舉措。不過,對大眾而言,Build大會中最亮眼的環節,同樣是微軟通過多款軟硬體產品所描繪出的未來辦公景象。
在互動技術不斷在AI、VR和5G的沖刷下被革新的時代,維持了幾十年的當代辦公模式必然會一起發生進步。微軟在辦公領域的根基與力量,註定了它是掀起這場革命的最佳人選,而微軟對未來辦公的編織過程,也已悄然發生。
CV智識翻譯了The Verge獨家揭祕微軟未來辦公實驗室的稿件,這或許是未來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的辦公環境,一起來詳細瞭解一下?
微軟:擁抱更加開放的未來
在位於美國西雅圖東部16公里雷德蒙德的微軟總部園區內,有著一個佔地7,000平方英尺的神祕實驗室。
此前每隔幾年,微軟都會發布一支視訊,透露出實驗室裡正悄然發生的變革。從視訊來看,這間特別的實驗室裡充斥著巨大的螢幕牆,大量的感測器,超薄的平板電腦,以及其他可能顛覆我們未來辦公方式的軟體和硬體。
與以往不同,今年微軟沒有釋出任何新的視訊,而是直截了當地敞開大門,大方邀請媒體走進這間實驗室——未來辦公實驗室,深入體驗微軟對未來辦公的最新願景。
“我們工作的世界正以非常快的速度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開始帶領記者體驗未來辦公實驗室之前,微軟願景團隊負責人安東•安德魯斯(Anton Andrews)如是說到。
我們現在獲取的資料量和資訊量是如此之大,資訊的更迭速度又是如此之快,以至於每個人都難以跟上,這要求像微軟這樣的公司採取更根本的策略來提升未來的生產力。
過去,微軟曾試圖對Windows、Office及其他軟體和服務進行現代化改造;而現在,微軟正越來越多地依靠網路(web)和開源社群(open-source)來應對未來的技術挑戰。
在微軟的未來辦公實驗室裡,空蕩的牆壁搖身一變,成了可供多人協作辦公的智慧螢幕;可自動識別參與者身份的會議室先進裝置,可以幫你消除記不住同事名字的尷尬;搭載觸控式電腦的辦公桌替代了傳統的格子間,則暗示著未來十年我們或將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工作。
微軟正在顛覆自己一手打造的基於Windows和Office的傳統工作模式。在未來辦公實驗室,所有的裝置都由最先進的觸控、語音、AI以及VR技術驅動,你將看到一幅與現在隨處可見的格子間辦公畫風迥然不同的未來工作圖景。
打造更智慧的多人協作辦公
安德魯斯首先介紹了未來辦公實驗室的核心技術:流動性框架( Fluid Framework)。Fluid Framework是微軟未來辦公願景的核心,也是基礎。Fluid Framework可以通過將檔案分解為模組元件來推進協同工作效率,安德魯斯將其描述為“像樂高積木一樣,能夠對資料進行分割,這種流動的框架讓我們可以玩轉所有這些資料。”
基於微軟的流動性框架( Fluid Framework)工作起來可以有多酷?安德魯斯沒有過多解釋,但在剛剛過去的2019 Build大會上,微軟對如何運用Fluid Framework實現多人協作進行了演示。
首先是實時翻譯的能力。在多人協作文件中隨意輸入一段話“The text is being translated into eight different languages at the same time”,隨即同步被翻譯成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八種不同的語言。同聲傳譯還需要反應幾秒,微軟協作文件的AI翻譯與原文完全同步,速度秒殺還需要一段一段複製貼上的谷歌翻譯。

通過 Microsoft Teams 聊天介面,使用者還可以實時共享表單。在右側圖片中,演示者直接將表格傳送給同事,表格隨即與同事的文字介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加完整的文件。
左側的演示還顯示出該文件嵌於Chrome之內,而非作為獨立Word文件存在,這表明出微軟的Web技術得到了Chrome的支援。除了Chrome,微軟還在 Chromium Edge、Edge 與 Firefox 都進行了演示,表明Web 技術將得到廣泛支援。

總得來說,Fluid Framework 對於幫助人們實現輕鬆辦公有三大亮點。首先,Fluid Framework 以目前業內無法企及的速度和規模支援 Web 和文件內容多人共同創作。
其次,它提供了一個元件化的文件模型,允許作者將內容解構為協作構建塊,跨應用程式使用,並將內容整合到新的、更靈活的文件中。
此外,Fluid Framework 還支援人工智慧與人類協作,可以幫助人們翻譯文字、從 Web 上網羅內容、甚至能給出編輯修改的建議。
“黑科技智慧牆”與未來視訊會議
隨後,安德魯斯向記者們展示了一面非同尋常的“黑科技智慧牆”——Surface Hub wall,並詳細解釋瞭如何使用它來實現與同伴的協同工作。
首先找到你要聯絡的夥伴Alex,進入她的主頁,點選Reminder connect with Alex,你就可以和Alex進行交流了。

Alex的工作文件同時呈現在這面智慧牆上。

假設另一面智慧牆上呈現的是你自己的工作文件。

你和Alex可以在這個空間裡自由流暢地實現遠端交流,不被excle,word,powerpoint等任何工具限制。
通過將投影技術與感測器相結合,空蕩蕩的牆壁被神奇地轉化成支援觸控、觸控甚至語音輸入的“智慧牆”。安德魯斯還告訴記者,他們的想法是把會議空間的整個牆壁都改造成辦公軟體的一部分。
這面“黑科技智慧牆”完全打破了人們基於Windows和Office的傳統工作方式,沒有使用傳統的鍵盤或滑鼠,它就是一個螢幕,包含你所有的資訊、最近的文件和資料,採用新聞提要樣式。與此同時,微軟正在為明年將推出的Surface Hub 2軟體做類似的努力,使Windows更加輕量級,且越來越依賴網路。
除此之外,安德魯斯還向記者演示了這面“黑科技智慧牆”如何用來組織遠端多人會議。
遠端多人會議一直是一個令所有人都感到頭疼的問題,網路連線、麥克風出了問題,還是在視訊通話中看不到所有人,狀況百出的遠端會議難免會降低溝通質量,甚至讓遠端員工感覺自己被排除在談話之外。
微軟希望通過感測器和攝像頭的結合來解決這些問題,更好地捕捉視訊通話中的細節。
遠端多人會議的核心技術Prototype Hardware,可以識別多達9名與會者,並使用人工智慧捕捉到遠端參與者可能錯過的微妙肢體語言。
安德魯斯同樣對遠端多人會議的整個過程進行了演示。
不出問題的話,開啟控制器之後你就可以隔著螢幕和同事們暢通無阻地溝通了。

螢幕另一端,每個人的神態、表情和動作都清晰可見。

安德魯斯解釋了螢幕另一端智慧牆上的同事們傳送的各種資訊、影象、檔案和表格。
這是會議的現場轉錄服務,由微軟的AI辦公助手Cortana提供。在多人遠端會議中,Cortana扮演了祕書的角色,幫助與會者把引用文件自動流入到會議的轉錄提要中。

此外,Cortana還可顯示每個與會者身份資訊,輕鬆化解你不記得同事名字的尷尬。螢幕另一端每位同事的頭上彈出了一個小的頭像,頭像下方還顯示了每個人的名稱、職位等基本資訊。

將Cortana運用於工作中的會話互動正是微軟對Cortana的新願景。Cortana的新任CEO安德魯·舒曼(Andrew Shuman)在本週的微軟Build大會接受採訪時表示,“我認為使用我們的工具和服務進行最重要工作的使用者是寶貴的,無論是使用Office的十億人,還是使用雲服務數百萬人,微軟都在利用這些使用者來改進Cortana。”
舒曼解釋到,“這意味著使用者以非常合規和可信的方式與我們進行的每次互動,都會成為我們寶貴的學習機會,比如Cortana可以學習你共享的檔案或電子郵件的標題,在未來它就能更好地幫助你改進檔案的標題,幫助你辦公。”
搭載巨大觸控式螢幕的辦公桌
最後,安德魯斯展示了一款擁有巨大觸控式螢幕的辦公桌。

除了多人協作辦公系統、“黑科技智慧牆”以及未來視訊會議,微軟對於未來辦公空間的願景還包括由巨大觸控式螢幕電腦主導的整個辦公桌和工作空間。
通過流動性框架(Fluid Framework)將文件分解為模組元件,幾乎所有的文件都可以通過拖放組合在一起;把多個人的作品連結到同一個文件中,然後使用人工智慧來理解影象和文字,對合成的文件重新進行排列組合。

實現這一願景目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它提供了一些線索,表明微軟會將流動性框架(Fluid Framework)帶到何處。
”底層架構可以處理任何型別的資料,”微軟流動性框架(Fluid Framework)專案經理邁克·莫頓(Mike Morton)解釋到,“我們還沒有展示音訊或視訊……但我要說的是,絕對有潛在的技術支援這一點。”這意味著,你只需把一個實時音訊或者視訊連結丟到文件中,音訊或者視訊的內容就能被自動轉錄。
多年來,微軟一直痴迷於巨大的觸控式螢幕顯示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製作一段未來願景視訊,在視訊中,辦公室裡的每個人都在牆上的巨大顯示屏上協同工作。由巨大的觸控式螢幕電腦主導整個工作空間,這樣的構想看起來真的很遙遠,但隨著Surface Hub 2的出現,未來已然開始到來。

Surface Hub 2正是微軟為未來的會議室而設計的巨大觸控式螢幕顯示器,有50英寸和85英寸兩種版本。微軟真正想要達到的目標,就是讓人們通過Surface Hub 2進行協作,而不是僅僅坐在那裡看別人做演示。
微軟硬體設計總監拉爾夫•格羅內曾在接受國外科技媒體The Verge採訪時一針見血地指出 Surface Hub 2與人們目前所用電腦的最大區別,“與Surface其他產品相比,Hub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是一臺屬於個人的電腦,而是屬於某個空間。”
Surface Hub 2被認為是所有使用Office和Windows進行辦公的人的天然伴侶。你能夠在它巨大的顯示屏上進行觸控和觸控筆輸入,能夠在辦公室裡轉動它,它的出現還可能會令你習以為常的無聊會議變得更加有趣。
但Surface Hub 2真正令人印象深刻應用還在後面,基於流動性框架(Fluid Framework)的軟體進一步被開發和應用,將幫助Surface Hub 2轉變為更加智慧的未來會議裝置。
原文連結:
https://www.theverge.com/2019/5/8/18536885/microsoft-windows-office-future-vision-envisioning-center-video-demo
(編輯:冉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