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這年頭和記賬軟體都能談戀愛?

這幾天我體驗了一下最近挺火的叨叨記賬。
雖說所有軟體都能作為交友軟體,但我沒想到,一個記賬軟體都能談戀愛。

一開啟這個軟體我就想姨母笑。因為登陸之後,選擇完性別,就出現了這個頁面。

選擇陪我記賬的人,除了父母以外,還可以選擇男朋友或女朋友。男朋友誒。畢竟是一個母胎solo的鵝,從來沒經歷過這麼羞恥的事情,然後轉手就設定了一個男盆友。接著需要設定 ta 的屬性。

設定完之後,還沒反應過來,一點旁邊的購物返利頻道,這邊男朋友趙寅成就給我發紅包了。


大寫的牛皮
試著輸入了交通和飯錢▼

是的沒錯 貧窮使我只吃24.6的午飯
看這回答,也太智慧了,還有表情包!!這就是逼人做假賬啊,但還是理智戰勝了我。心中默唸三遍(這是個記賬軟體這是個記賬軟體這是個記賬軟體)
這裡的頭像和備註可以隨便改的,想改成易烊千璽、新垣結衣、蔡徐坤都隨便你!還能調教你的物件,讓他更聽你的話。

除了這個最吸引人的功能。還有我的錢包,可以看見軟體已經預設了 5 個常用賬戶幫助你梳理基礎財務狀況。信用卡賬戶支援設定、信用額度、欠款、賬單日和還款日。點選新建賬戶,可以新建投資賬戶等 9 種賬戶型別,幫助你記錄投資收益、不同賬戶的收入支出情況。在「我的」頁面還會顯示記錄天數。

再說說旁邊的購物返利功能,淘寶客的內容加上了網賺裂變加上的拼多多式的拼團。

瞭解完產品之後,我就想去微博搜了搜大家都把物件設定成誰了,畢竟我有朋友設定成了她的男神黃渤。

搜了一圈,結果奇怪的沒發現,倒是發現了叨叨記賬是怎麼火了。
【其實下面才是把摸魚變成正題的內容】

宣傳渠道
微信、微博、知乎、豆瓣、抖音.....對於產品面向終端消費者的企業來說,社會化營銷也是常規動作了。
App推薦公眾號: 在一些網際網路、科技類、App推薦的公眾號上發安利推廣文。比如極客之選、App so、一週進步等。
豆瓣: 在生活組和聲入人心組發安利貼,生活組討論生活,聲入人心組主要是因為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組建的組,偏粉圈。
這兩個組的討論都挺高,尤其是聲入人心組,每個人發一遍和自己偶像的記賬聊天截圖,造成了刷屏的現象,甚至有人提出,要給叨叨記賬單開一個討論組。
豆瓣小組的的推廣,控制好標題和內容的敏感詞,發帖量越大推廣效果越好。如果是以分享話題式的軟文推廣,自己控制內容,相當於製造熱點,能夠引發的討論也越多。
百度貼吧: 也是安利貼,常規操作。
最重要的陣地微博: 通過微博大V、站姐、粉絲圈,超話進行安利傳播。
博主@迷惑行為大賞通過獵奇心態,用智慧聊天來引起討論。
博主@牛奶草莓味的Haru、@國民校草君、@渡邊魚子醬和粉絲圈、站姐、超話一起扛起追星女孩能和idol聊天的大旗,因為能設定成自己idol進行聊天的話題,引起了刷屏級的討論。
在微博這一點上,叨叨記賬顯然重點關注的人群就一目瞭然,追星女孩、剁手女孩,在這群微博活躍度高、愛分享的粉絲人群中做話題引導,傳播力度是很大的。
聊天式記賬有何好處
用“聊天”吸引使用者
雖然不想說,但是大多數人都是想聊天的單身狗,所以這聊天式記賬就是AI男女朋友的存在。當然就算是戀愛中的人,也還是想聊天的。對於他們來說,記賬不是他們的剛需,不那麼重要。並且他們中大多數都沒有記賬的習慣。而“聊天記賬”中的“聊天”可以吸引他們開始使用這款產品記賬並養成習慣。
回報立竿見影
堅持記賬本身就是件對自制力、自控力的體現。在叨叨記賬中記一筆錢,“他”就會回覆幾條資訊。只要記錄賬單,就可以得到回報。觸發、行動、多變的酬勞、回報形成上癮模式。叨叨記賬中,觸發就是一開始的簡單教程,行動是使用者記賬,多變的酬勞和回報就是“他”回覆的訊息。
情感依賴
叨叨記賬裡不是單純地讓使用者上癮,“聊天記賬”裡的他雖然是個機器人,但是卻像一個真實的人一樣,聊得好了還會發送表情包。記賬是件枯燥無味的事情,但是如果有個人在你身邊專門陪伴著你記賬,那我們就會更加堅持。
記賬屬於一種高頻使用的工具,而和你喜愛的角色一起記賬的過程,像極了一個養成遊戲。
在這個過程中,你更能養成習慣,他會在你收入上漲的時候給你鼓勵,衝動消費時及時提醒。雖然我們都知道對方只是個 AI,但這個過程卻更容易讓人有代入感。
這種情感的陪伴要比「理性消費」的自省有用多了。如果你想養成記賬的習慣,卻一直堅持不下來,可以試試這個有趣的叨叨記賬。或者你只是單純地想和自己的愛豆說說話,這個「戲精」App也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今天,你記假賬了嗎?


多點ASO admor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