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鏈時代效能為王,aelf百倍效能衝擊以太坊
“以太坊的心臟是EVM。”
以太坊底層通過EVM模組支援合約的執行與呼叫,呼叫時根據合約地址獲取到程式碼,生成環境後載入到EVM中執行。可以說,EVM就是為以太坊迴圈泵血的心臟,對以太坊網路的執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依靠先發優勢,以太坊曾獨霸區塊鏈市場半壁江山。不可否認以太坊階段性的歷史意義,但蛻下光環之後,昔日榮光不再。隨著區塊鏈使用者的大幅增長,以太坊的效能問題逐漸顯現。
面對商用級別的效能要求,EVM的效能劣勢導致的擁堵,讓這個舊日的王者日漸力不從心。效能的較量,成為底層公鏈長期有效地服務於市場、實現商業應用的關鍵。
TPS低、資料擁堵等很多的效能弊病,制約了以太坊的使用場景。零售結算系統,機票銷售系統,乃至遊戲和bbs系統等下游場景,都需要倚仗底層公鏈通暢的資料處理。
公鏈時代,速度為王,節點測試資料絕不是簡單粗暴的軍備競賽,而是一次場景倒逼效能的進化。突破運算速度的專案,可以在商用層面引起量變到質變的飛躍;而被運算速度禁錮的專案,必將在落地過程中被新生代公鏈超越。
5月12日,aelf公佈效能測試資料:在試驗機配置相同的情況下,迴圈執行1000萬次加法、除法測試,aelf節點測試僅需84.01毫秒,高於以太坊EVM 169倍;空迴圈100萬次,aelf的節點測試中僅需0.5225毫秒,高於以太坊EVM 1223倍。

(官方公佈的資料圖)
針對性能問題,Vitalik曾提出等離子縮放解決方案,然而這個方案,同樣可以適用於絕大多數公鏈。在未來的公鏈競賽中,以太坊的落敗,幾乎已成定局。
兩年前,李安嶙《區塊鏈混戰:「aelf」劍指EOS和以太坊》一文中,曾將aelf譽為“被賦予顛覆、格局、能量、以及象徵未來,握權區塊鏈世界的巨星。”
兩年後,aelf無愧於讚譽,在效能測試這一科目中,以令人驚喜的表現為開發者使用者交出了一張幾近滿分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