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號取消獨家,收益腰斬!機構稱“補貼越來越不好拿了”
企鵝號下線獨家權益

在該通知中,“影響力原創”創作者招募有:官方主動邀請、創作者主動申請兩個途徑。之前的獨家創作者們並不能直接獲得影響力原創權益,而需要再次通過平臺稽核。
值得關注的是,“影響力原創”與“獨家”的區別並不只是名字的變化,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權益標識。對於之前的獨家創作者、機構而言,獨家權益下線之後,最直接的變化就是補貼收益大幅縮水。
“之前獨家內容,一萬次流量的價格大概是60元,可能還要高,是原創內容的5倍。現在取消了獨家,相當於不值錢了。”某企鵝號MCN機構的相關負責人阿成如此說道。
“很多公司原本每個月單個賬號三四十萬一個月的,調整之後,可能就只有五六萬了吧。”一位業內人士也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收益腰斬。
本次下線獨家權益,波及最大的就是“做號”“養號”的機構,以及做內容的短視訊、圖文MCN機構,收益都收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有不少機構已經不再把企鵝號作為主力平臺,轉戰其他平臺,場妹的朋友圈就出現了諸如“企鵝號獨家做不了不用怕,跟我戰XX視訊端”等言論。
此外,還有代運營機構迅速嗅到了企鵝號開啟影響力原創之後的“商機”,開啟了企鵝號影響力原創代運營服務。

也有與企鵝號合作多年的機構對這一舉措表示理解: “平臺規則不可能一成不變的。平臺不可能一味的任憑做號的人存在,所以只有通過調整政策,抑制這些內容。”
企鵝號大調整背後
阿成表示,主要跟企鵝號的內部調整有關係。“企鵝號新換了領導,對很多方向都進行了調整。而且,之前企鵝號被很多做號集團薅走了補貼,需要做出應對。”
今年3月12日,知名自媒體人士“三表龍門陣”釋出了一篇題為《河南女孩露露給我上了一堂七萬的課》的文章,稱他的企鵝號被盜用。
盜號者將他的賬號更名為“露露”並通過更新五篇娛樂八卦文章,竟在60天裡收穫平臺7萬補貼,平均每天收入過千元。

該事件經過發酵,成為了自媒體界的焦點,並被稱為“露露事件”。這個事件掀開了企鵝號背後做號集團的冰山一角,這些擅用平臺規則、批量生產內容的公司從企鵝號手中拿走了大量補貼。
錢沒用在刀刃上,反而助長了這些做號集團的泛濫,無疑造成了企鵝號資產的流失。
對於該事件,騰訊集團市場公關部總經理李航在微博上做出迴應,其中有一點是:
“企鵝號補貼規則是以文章流量乘以單價來計算。由於不同類別的文章存在使用者偏好和流量的差異,所以在補貼上也存在較大的差距。同時,我們也不希望只以流量論英雄。我們在近期推出了TOP(優質內容出品)計劃,就是希望通過對各領域的原創優質創作者有一定的分成傾斜,鼓勵原創。”
據瞭解,TOP計劃提供不低於50億的專項內容創作基金、超100億的全平臺日流量,重點扶持超10000個潛力型創作者。通過TOP計劃,企鵝號想要培育平臺的優質內容創作者。

一方面,通過下線獨家政策、減少原來花在流量補貼的錢;另一方面,通過TOP計劃,有導向性地扶持優質內容和優秀創作者,為平臺的內容生態建設鋪路。
作為騰訊內容中臺,企鵝號承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年初,企鵝號已經完成調整,包括QQ看點在內的多個平臺後臺已經合併至企鵝號,實現了“一統江湖”。
同時,企鵝號會統一地管理平臺的機構與內容,發揮內容中臺的作用。比如,QQ看點新推出的獨立APP“看點視訊”、微視、火鍋視訊等達人入駐及內容採買均需通過企鵝號。

因此,騰訊要打好短視訊這一戰,企鵝號的內容生態建設至關重要。取消獨家,從表面上看會失了部分機構的心,但或許意味著企鵝號的內容生態佈局翻開了新的篇章。
平臺與機構尋找新“粘合劑”
機構人士阿成表示,內容補貼了這麼多年,需要多種玩法和試錯。“企鵝號已經實行了兩年獨家高補貼政策,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實際上,降低甚至取消短視訊補貼的平臺並不只有企鵝號。行業早期的火熱已經淡去,轟轟烈烈的“百播大戰”也進入了冷靜的階段,頭部格局由巨頭們把控,但在垂直領域深耕細作、小而美的平臺們也並非沒有生存空間。
只是,不少平臺都已經很清醒地看到,只是大量燒錢並不能打出一片廣闊天地,從而與頭部平臺比肩。他們在給予補貼這件事上,變得愈發謹慎。
某今年才上線的短視訊App相關運營負責人就曾跟場妹說道: “我們平臺可以給予流量扶持,但補貼不確定。畢竟已經給了流量,那賺的補貼還不是來源於平臺扶持嗎?”
對於機構而言,“換一家平臺搶補貼”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據某MCN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小Q透露,目前還在給予短視訊補貼的平臺有好看視訊、全民小視訊、企鵝號、一點資訊、咪咕視訊等平臺,不算很多。
“補貼的風已經過了,還想只靠補貼存活的機構只會越來越難。”小Q表示,現在大部分機構應該都想轉型電商,或者做橫屏PGC內容。
在他看來,電商離錢更近、變現也更穩定。而橫屏PGC內容更容易形成IP,粉絲粘性也比豎屏內容更高。
平臺與機構之間開始在探索補貼之外的更多合作共贏模式。據瞭解,頭條系推出了《MCN機構微綜藝/微劇合作規劃》,面向擁有優質IP內容、頭部KOL達人和創意視訊自制能力的MCN機構聯合自制微綜藝節目。
節目將在抖音、西瓜視訊等平臺上播出,平臺與機構將聯合進行招商。以內容為核心、品牌冠名的形式進行商業化變現,不失為一種新的變現新渠道。
MCN機構的發展離不開平臺,平臺要構建核心生態,也需要有實力也能共發展的MCN機構。
行業下半場,平臺和機構都要變現。補貼之外,它們或許還需要探索新的、更有力的“粘合劑”,才能實現共贏。
本文轉載自 今日網紅 ,觀點不代表發抖網_影視門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絡發抖網工作人員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