鐳射電視翻倍成長的市場慣性背後:一個預兆和一個結局
[釘科技述評]鐳射電視在經歷技術升級、尺寸下探、產業抱團之後,在五一期間爆發出驚人的市場能量。銷量翻倍增長成為鐳射電視的市場慣性,越來越多注重品質生活的家庭將鐳射電視定義為大屏換代首選。
以鐳射電視領導品牌海信為例,其在4月26日-5月5日期間,鐳射電視的銷量就突破3000臺,同比增長了236%;其中4月30日,海信鐳射電視單日銷售突破700臺。
海信鐳射電視的驚豔表現,並非偶然。實際上,在2019年第一季度,鐳射電視銷量就同比大幅增長398.49%。而把時間線拉長,2017年鐳射電視零售量同比增長162.17%,這個數字在2018年達到驚人的483.23%。
翻倍增長成為鐳射電視的常態,尤其是五一期間的優異表現,背後隱藏著一個前兆和一個結局。
這個前兆是,鐳射電視已經到了放量增長的臨界點。由於是新生事物,鐳射電視的優越性在早期並不被使用者熟知,再加上一些電視企業看不懂、看不清這項新顯示技術蘊藏的巨大價值,鐳射電視的成長始終伴隨著雜音干擾,將鐳射電視與投影混淆,是他們的常用手法。
但隨著以海信為代表的鐳射電視產業核心力量的不懈努力,鐳射電視大屏換代的技術優勢逐漸被使用者和產業界所理解。特別是健康護眼能力,更是得到了母嬰家庭使用者的青睞。五一前夕,海信就邀請了100多個母嬰家庭現場評測護眼電視,鐳射電視的護眼優勢受到媽媽們的一致推薦:原因在於:海信鐳射電視支援4K超高清顯示,畫面清晰、呈現最接近自然的真實,降低了視覺疲勞;波長更長,避免了短波藍光對視力的傷害,更加健康護眼。
至於和投影的區別,隨著《鐳射投影電視接收機技術規範》、《鐳射投影電視接收機用光學螢幕技術規範》、《鐳射電視尺寸與觀看距離推薦指南》一系列行業權威標準的頒佈,使用者從可靠性、畫質、亮度、均勻度、介面等方面,就可以輕鬆鑑別。
作為此前與鐳射電視對壘的OLED電視陣營兩大核心力量,LG和創維今年也開始低調佈局鐳射電視。另外,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鐳射電視產業分會在2019年4月高調亮相,16家產業鏈上下游骨幹企業開始在技術、產品、渠道、服務等多個層面團結合作、集中發聲,共同推動鐳射電視市場的快速普及。零售巨頭也迫不及待地分享鐳射電視市場爆發的紅利,蘇寧就在今年2月聯合海信、長虹、PPTV制定了全年銷售10萬臺鐳射電視的目標。
從使用者接受度提升,到技術優越性普及,再到產業企業聚力發展,一切跡象都顯示出,鐳射電視已經到了放量增長的臨界點。
這個結局是,中國品牌在電視產業的話語權極大提升。無論是CRT電視,還是液晶電視,抑或是QLED電視、OLED電視,不得不承認日韓品牌一直是產業的主導力量。唯有鐳射電視中國企業首次真正掌握了核心技術,並實現了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海信作為鐳射電視領導品牌,開創了這個全新的電視品類,在光源技術、光機模組、整機制造等方面掌握了關鍵技術,技術專利申報多達700餘項,中國電視品牌第一次在有著巨大發展潛力的新型顯示領域將日韓品牌甩在身後。
中國品牌掌握鐳射電視核心技術,一方面可以協同各方力量做大做強產業,激發換代需求,盤活存量市場;另一方面,中國品牌在參與全球新型顯示技術和產業的競爭中,也有了更堅實的力量支撐。
總之,由於具備極強的使用者價值、產業價值,“市”與“勢”如今都站在了鐳射電視一邊。作為大屏換代的首選,鐳射電視的未來是星辰大海。(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