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業務遲遲無法迴歸 滴滴如何走出灰暗時刻?
滴滴順風車業務迴歸仍然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哈囉出行的順風車業務正在有序擴張,這無疑是一個壞訊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順風車業務遲遲無法迴歸,這對滴滴將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日前,來自媒體的報道稱,2017年順風車的GMV接近200億人民幣左右,收入是20億人民幣,淨利潤接近9億人民幣。在2017年,滴滴的淨利潤是10億人民幣,剩下的一個億來自代駕。由於2018年順風車業務被下線,滴滴的營收構成並不清楚。從一些資料來看,順風車業務曾經為滴滴貢獻了9成的利潤。
參照2017年的營收構成,順風車業務可以說是滴滴的利潤支柱。從這一角度來說,順風車業務下線對滴滴來說是致命的一擊。更殘酷的是,在滴滴順風車業務被下線後,做共享單車的哈羅,完成了品牌升級後進入網約車市場,並推出了順風車業務。
經過去年的短暫試執行後,今年2月份哈囉順風車業務在300多個城市上線。當然了,現在哈囉順風車業務的規模還很小,根本不足以與滴滴抗衡,體驗上也有很多不足。可我們不能忽略一點,在沒有順風車業務可用的時候,哈囉順風車業務是消費者的唯一選擇。雖說順風車業務領域還有嘀嗒等對手,但滴滴缺席的順風車市場,這對哈囉而言是一個非常好的市場機遇。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滴滴順風車業務遲遲無法迴歸,哈囉順風車業務的市場份額肯定會不斷增長。在很多人看來,做網約車不過是哈囉不滿足做共享單車的野心,試圖搶滴滴一杯羹。現在看來,哈囉順風車業務的上線,直接擊中了滴滴的要害。要知道,順風車業務為滴滴貢獻了9成的利潤。
面對哈囉順風業業務的步步緊逼,滴滴也在抵抗。在一些地區,滴滴推出了“特惠拼車”業務,這是基於滴滴快車業務的一個新功能。據悉,特惠拼車功能是鼓勵乘客嘗試拼車的一種手段。在特定時段,滴滴篩選超過10公里的特定線路,給乘客提供長距離拼車出行的優惠折扣。從功能上來看,特惠拼車與滴滴順風車非常相似。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滴滴特惠拼車主要是為了防禦哈囉順風車業務的擴張。
筆者曾經體驗過滴滴的特惠拼車,體驗不是特別好。由此來看,滴滴的特惠拼車並不能阻擋哈囉順風車業務的擴張。對於滴滴來說,當務之急是如何讓順風車業務上線。遺憾的是,經過8個多月的整改後,滴滴順風車業務至今沒有通過驗收。毋庸置疑,順風車業務遲遲無法迴歸,這讓滴滴很焦慮。
現在,滴滴的順風車停留在去年8月的那一刻。體驗不好的哈囉順風車業務,市場規模正在逐漸壯大。在現有的商業模式上,順風車業務是網約車的利潤支柱。如果沒有順風車業務,那滴滴將無法走出持續虧損的灰暗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