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免費的開放原始碼GDP貢獻被低估
參考訊息網11月29日報道美媒稱,用來評估經濟發展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或許是全球最常使用的統計數字,但它可能存在一些問題。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1月27日報道,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是,GDP通常低估了免費商品和服務的價值。
正如一項新的研究報告所指出的,這一缺陷還意味著,GDP可能忽視了很多以免費程式語言形式創造的價值。最受歡迎的程式語言,比如Java和Python,都是開放原始碼。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它們,並修改它們以形成新的程式,然後免費提供服務或出售。
如果一家公司購買專用資料科學軟體如“統計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SPSS)、“統計分析系統”(SAS)等,這種購買會被計入GDP——而如果選擇使用免費的、開放原始碼語言來統計資料,比如Python或者R語言,那麼這種選擇就不會被計入GDP,儘管它們是非常相似的產品。
另外,如果一家像谷歌這樣的公司給一個網頁開發工程師時間來改進Java和Python,它給開發工程師的工資就會被計入GDP。如果一個人選擇用自己的時間來開發那些語言,就像眾多志願者所做的那樣,這些就不會被直接計入GDP,儘管同樣都創造了價值。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卡蘿爾·羅賓斯領導的一組經濟學家和資料分析師試圖對這些程式語言創造的價值進行量化。他們為此研究了程式碼庫網站Github上提供的Java、Python、R和Julia語言所使用的程式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