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 評測 — 華為 P30 Pro 螢幕素質報告
P30 Pro 可能是今年內螢幕爭議最大的旗艦機了吧,之前我們在釋出會上短暫的測試過它的螢幕素質,不過由於是工程機而且版本較早,所以我們最終決定還是放棄釋出。現在終於等到了量產版本到貨,所以讓我們來看看純客觀的測試資料結果吧。

P30 Pro 採用的是曲面 OLED 面板的 6.47 英寸的水滴屏設計,解析度為 2340*1080 級別,若按標準 RGB 排列則畫素密度為 399 PPI, 按 Pentile 排列折算則為 321 PPI, 不過 P30 Pro 嚴格意義上兩種都不屬於,後文中我們將會詳細測試。
1/4 色域與色彩管理測試
華為 P30 Pro 經過測試只支援有限條件下的色彩管理,和大多數 Android 產品一樣,無法支援全域性色彩空間自動切換(有關於色彩管理和螢幕評價標準,請參考我們之前的系列專欄文章: 當評價一款產品時,我們關注的是什麼? )。

若想達到更為精準的色域顯示,只能通過內建的兩種色彩模式手動切換:分別是「標準」和「鮮豔」,因此我們分別測試了兩種色彩模式下的螢幕色域,首先是「標準」模式:

P30 Pro 在標準模式下基本可以理解將色域對映在了 sRGB, 從上圖(網狀為 sRGB 標準,彩色為 P30 Pro 實測)可以看出紅綠色與標準 sRGB 差距不大,而藍色有一些偏移,因此色域覆蓋了:
- 93.11% sRGB
- 70.62% AdobeRGB
- 70.42% P3
也就是說在 sRGB 內容的顯示上,紅色可能稍稍不夠飽和,而藍色有一些偏紫,在色域容積方面達到了:
- 95.66% sRGB
- 70.91% AdobeRGB
- 70.52% P3
(有關於色域覆蓋和色域容積的科普,請檢視我們之前的專欄文章: 為什麼出場校色的螢幕,色域覆蓋比未校色螢幕還要少 )
接著我們繼續測試了鮮豔模式下的色域表現:

上圖網狀為 P3 色域標準,彩色為 P30 Pro 實測,可以看出 Mate 20 Pro 與其他年度旗艦類似,螢幕本身可以覆蓋 P3 色域,這次紅色準確性很高,綠色稍稍差一點,而藍色則超出了 P3 的定義,會更藍一些,因此在鮮豔模式下能達到:
- 96.7% P3 覆蓋
- 103.2% P3 容積
因此如果是在觀看使用 P3 色域作為標準的內容(比如 HDR 電影)時,並不需要擔心這塊螢幕能顯示的色彩不夠鮮豔。

這時我們把兩種色彩模式的結果合併,在 2D 模式下展現,這時就能明顯的看出相對於中心區域的黑色三角形(sRGB),P30 Pro 在標準模式下主要是藍色顯示有一些偏移,而在鮮豔模式下 P30 Pro 則可以顯示比標準模式 sRGB 更廣的 P3 色域,只是紅色有一點點欠缺而藍色有部分超出。
由於這塊螢幕本身支援廣色域,所以色彩管理的重要性就得到了體現,經過我們的測試 P30 Pro 可以支援手動切換色域,以及有限的自動色彩管理。
- 當我們在標準模式這樣的全域性 sRGB 情況下,顯示 P3 內容都會被壓縮到 sRGB 之內,所以顏色會不夠豔麗;
- 而在鮮豔模式這樣的全域性 P3 情況下,顯示 sRGB 都會被對映至 P3 色域,所以顏色會過飽和。
唯一能實現自動切換色彩空間的情況就是播放廣色域視訊,即便 P30 Pro 正處在標準模式,在播放視訊的時候也可以自動以廣色域顯示,在觀看 P3 色域的電影時有比較好的顏色還原。

光譜方面,我們發現 P30 Pro 上的這一塊 OLED 螢幕紅綠藍三色的分佈間隔明顯,特別是紅光,能夠達到更長的波長,而且紅色和綠色光譜純度更高,不需要像 LCD 一樣,想要實現更好的紅光表現就離不開氟化物。
而且藍光波峰大約在 460nm, 避開了 415nm-455nm 這個對人眼刺激較大的區域,相對於從傳統的 LCD 螢幕在藍光刺激上會有更好的表現。
2/4色準測試

之前我們提到過 P30 Pro 提供了兩種螢幕顯示模式,所以我們分別測試了它們的白點準確性,上圖黑色點為標準模式,藍色點為鮮豔模式。
標準模式下色溫為 6862,相對於 sRGB 的標準 6504K 稍稍偏冷,差距不算太大;鮮豔模式下色溫為 7879K, 按 D65 標準可以說是明顯偏冷 ,不過也算是照顧到大部分國人更喜歡冷色螢幕的需求了。
相對於普通螢幕測試只測色溫,MDT 將 Du’v‘ 偏離加入螢幕白點準確性測試環節,因為傳統的色溫測試只能反映一塊螢幕的冷暖而不包括髮綠或者發紫,一塊明顯偏綠的螢幕也可以是 6500K 標準色溫,而通過 Du’v‘ 偏離就能反應螢幕還有沒有單純通過色溫無法衡量的偏色。
P30 Pro 在 Du’v‘ 偏離上現還算不錯, 標準模式為 0.0035, 稍稍超出 -/+ 0.003 的標準,肉眼不能直接看出偏差。而在鮮豔模式下 Du’v‘ 偏離會稍高一些,達到了 0.0044 不過還沒超過 0.005, 所以在不對比的情況下也不會感受到偏綠或者偏紫。

色準方面首先是標準模式:
- 平均 ΔE 為 1.43
- 最大灰階 ΔE 為 2.10
- 最大彩色 ΔE 為 3.36
標準模式下的色準表現不錯,接近了很多顯示器出場校色的水平,平均 ΔE 沒有超過 1.5, 對於非專業使用者來說能滿足較高要求。
在鮮豔模式下:
- 平均 ΔE 為 3.67
- 最大灰階 ΔE 為 5.08
- 最大彩色 ΔE 為 5.29
鮮豔模式下色準表現有明顯變化,平均 ΔE 達到了 3.67,看到的顏色與標準 P3 色域有差距,當然,這也和大部分其他 Android 廠商在鮮豔模式下都會採用討喜而不是準確還原的思路不無關係。
整體來看 我們建議對色準要求較高的使用者選擇標準模式,然後在系統內建的色溫調節選項中將色溫稍稍調暖,這樣就能解決標準模式下色域稍稍高於 D65 標準的問題。
3/4亮度與頻閃測試
亮度上,P30 Pro 的螢幕在關閉自動亮度下長期能達到的最大亮度為 410cd/m², 而在開啟自動亮度並且接受外界強光刺激之後能長期保持的的亮度為 575/m² 級別,足夠滿足室外強光環境下的使用。

由於 OLED 的特性,所以離不開 PWM 調光控制亮度,所以我們也測試了兩種情況下的頻閃程度,首先是模擬白天室內使用的 100 nit 亮度時頻閃:

頻率為 243.1Hz, 波動深度 92.3%, 閃爍指數達到了 0.399 按照國標對於照明燈具的要求,是有損視力健康的,不過手機畢竟不會是照明光源,所以在 100 nit 亮度測試環節,模擬的也是有環境光的情況下使用手機,手機不是主光源,所以也不能完全等同於照明光源頻閃給人帶來的影響。

第二項測試則是最低亮度的頻閃測試,此時頻率依然是 243.1Hz, 波動深度為 100%, 由於螢幕亮度已經低至 1.52 nit, 亮度波動絕對值反而低了一些,閃爍指數也就也變低到了 0.313. 由於最低亮度模擬的是夜間睡覺前沒有環境光的場景,手機就成為了主光源,所以我們建議大家還是儘量使用黑色背景來減小波動深度對視力的影響。
4/4解析度測試

通過顯微鏡,我們可以發現 P30 Pro 採用的是 Triangular PenTile 排列,也被稱為 RGB-Delta 排列,以及… 周冬雨排列,特點就是綠色子畫素被分割成兩個小部分。
由於 P30 Pro 的螢幕尺寸達到了 6.47 英寸,而解析度為 2340*1080, 所以最多的吐槽也就是大果粒,以及不如千元機螢幕等等。大有當年 iPhone XR 被黑成 720P 大果粒的架勢。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請從上圖的四個屏攝中找出螢幕 ppi 最高的那個。
我估計拋去蒙對的,只有 5% 的人能真正看出來哪個更加清楚一些,正確答案從左到右依次為 Reno 變焦版,iPhone XS Max, P30 Pro, iPhone XR.

找不出區別也沒關係,我們上顯微鏡,順序和剛剛那張圖一樣,在這樣的放大倍率下能看出區別嗎?估計看小圖大家也還是看不出區別,也就右邊因為是 LCD 排列明顯不同所以比較顯眼一些。

那我們再放大一些,可以清楚的看到字母 a 下邊的形狀是如何又每一個子畫素顯示出來的,放大到這個程度,能一眼看出區別了嗎?

客觀的來說,這塊螢幕的解析度肯定不如 1200P 或者 1440P 級別,但是它的等效 ppi 也處於 328 這個當年 iPhone 4 定義過的視網膜螢幕分界線上,所以不管是理論的結果,還是我實際觀感, 在正常的使用距離上都不存在所謂的大果粒現象,文字不會出現明顯鋸齒。
總結:
P30 Pro 作為華為手機 P 系列的旗艦,在螢幕方面客觀的來說確實不如 Mate 系列的旗艦 Mate 20 Pro,主要差距也就是在解析度和畫素密度,以及頻閃的波動深度高一些上。
實測鮮豔模式下幾乎能覆蓋全部 P3 色域,所以在顏色的鮮豔程度上不輸於其他旗艦,只是鮮豔模式下的色準一般,當然如果不在乎精確的色彩還原,只想要顏色討喜,P30 Pro 是可以做到的。

標準模式下色準明顯更好,就是藍色部分有明顯偏差,所以只能覆蓋 93% 左右的 sRGB,我們推測可能是標定的時候有一點問題,不過畢竟色準更高,所以如果對色準有較高要求,MDT 也依然推薦使用標準模式來保證所見畫面在分享給其他人或者裝置時不會失真。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話總結 P30 Pro 的螢幕,我覺得應該是這麼說: 客觀來講螢幕達不到旗艦機應有的頂級水準,但是也絕不會像黑子嘴裡的瞎眼屏不如千元機那麼慘。
只要你不是一直與頂級的螢幕一同使用,並且每次都會貼近著看而不是在正常距離,我相信對於大多數人,P30 Pro 的螢幕雖然不夠頂級,但是能夠滿足需求的。
好了到這之後就是主觀的題外話了,我想插播一條今天的新聞:
「根據協議,華為與京東方將在成都加大合… www.zhihu.com
根據協議,華為與京東方將在成都加大合作力度,華為旗艦手機等智慧終端將與京東方AMOLED柔性屏展開合作。這標誌著中國柔性顯示西南基地的形成,將有力提升我市電子資訊產業生態圈能級,為我市電子資訊產業發展提供新動力。
我無意把買 ** 品牌與愛國繫結,但事實是如果中國的企業無法得到發展的機會,那麼在電子資訊產業這個未來對於國家發展和經濟都會有很深遠的領域,無疑是一個打擊。
就像之前華為堅持採用自研麒麟一樣,在一開始的時候兩者的客觀差距會讓產品整體很難受,不過現在麒麟已經成為了旗艦的 SoC 之一 ,如果我們現在完全依賴海外產業,那麼在 LCD, OLED 以及未來的 MicroLED 顯示技術上,就只能永遠受制於人。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所以加上了主觀之後,朋友問我 P30 Pro 的螢幕到底怎麼樣,我會說: 與其他的旗艦手機相比確實有差距,但絕不是看了會瞎眼的次品,買它不代表愛國,不買也不是不愛國,只不過京東方有了大家的支援會更好。
認清現實,正視存在的差距,然後努力彌補它,未來才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