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規則和制度,才能築起企業基業長青的長城
人民財經報刊載一篇文章: 只有 規則 和 制度 ,才能遏制人性的陰暗! 同樣對於企業,只有有效的規則和制度,才能使企業得以有效的運轉,得以基業長青。
秦始皇統一中國,創立了郡縣制、 統一度量衡、 統一貨幣、修建萬里長城抵禦外敵、 修築類似現代高鐵的四通八達的驛道,這些關鍵規則和制度的確立,確保了中國兩千多年亂而不散的一體化、 統一化。
對於企業來說,也是如此。那些世界一流的企業,能夠上百年保持全球行業第一的領先,也是有效的規則和制度促使組織能夠長久不衰的運作,促使組織基業能夠長青。
如何建立有效的規則和制度?並能做到知行合一?很多企業有很多的制度和規則,但是卻無法發揮效力,無法知行合一。這與很多的因素有關。其中重要的有三點,一是沒有系統化,統一化,制度和規則之間經常掐架,相互矛盾,哪個職能部門在企業裡最受到重視,哪個職能部門的規則和制度就佔據上風。企業沒有統一對標進行有效的系統化是企業制度亂象和無法有效執行的根源。二是缺乏流程化。以傳統的部門職能為架構的企業經營管理,需要以客戶為導向的業務流程化存在天然的衝突和矛盾。職能管理模式以職權掌控為主,領導和上級的話往往可以突破制度規則的約束,將制度規則放在腦後,經常出現領導者帶頭違反制度和規則的情況,企業的制度和規則就存在兩張皮的現象。流程導向模式是以客戶需求為主,在客戶需求下,職能或職權必須讓步與業務流程,以業務流程的運作為首要原則。職能或職權的要求必須在建立有效的規則和制度約束機制下才能有效。三是缺乏專業系統能力,這也是比較普遍的現象。ISO 組織不斷的制定出很多的標準,管理標準,引導標準。但真正有實際知行合一的理解和貫徹又能有多少?被普遍用於業務認證的兩大標準ISO9001 和IATF16949 能夠有效掌握和有效運用的企業又有多少?市場上有著很多的這些專著或書籍,理解和執行起來也千差萬別,而能夠有效的和具體的行業結合應用,發揮有效的效力則往往是那些比較認真執著的優秀企業。
ISO9001 作為基礎的質量管理體系保證適用於各行各業,但以產品製造為主的製造業具有產品製造嚴密的邏輯性、 系統性和關聯性,要想使製造企業交付高質量的產品給客戶,需要對標IATF16949 的管理原則和要求,將企業的規則和制度對標這個國際先進的管理標準進行系統化和統一化,對於很多製造企業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如果將企業的業務流程打造和資訊化技術應用實現進行結合,將組織績效,流程績效,崗位績效進行有效的匹配化,則更具有任務的艱鉅性。製造企業要從粗放管理,經驗主義為主的管理模式蛻變為一家規範化,流程化的行業標杆企業,無疑需要企業完成思維模式,學習模式,管理模式,工作模式的巨大轉變。但行業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日益增長的消費者高質量的要求使得企業必須接受這種挑戰,完成管理變革的突破。
只有建立起統一的先進質量管理系統,建立有效的規則和制度, 以客戶為導向的業務流程模式,輔以資訊化,資料化手段,企業就一定能快速駛向追趕世界一流企業的發展軌道,築起企業基業長青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