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式創新理論之父為何力薦格蘭仕的開闢式創新?
[釘科技述評]哈佛商學院被稱為美國“企業高管工廠”,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則是其標誌性符號之一,致力於為全球專業人士提供縝密管理見解和管理實踐參考,其中選擇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常被捧為圭臬。
2019年第2期《哈佛商業評論》中刊載了有關“開闢式創新”的文章,這一理念被認為是顛覆性創新理論提出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的最新力作。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章舉出了兩個開闢式創新經典案例,中國家電品牌格蘭仕對微波爐的普及正是其中之一。
20餘年前,格蘭仕在中國用優秀品質和親民價格開啟微波爐市場;現在,其提出“‘國民家電’大規模普及攻堅戰”,致力於可靠、易買、易用的品質家電的普及。開闢式創新,依舊是打贏這場戰役的底氣。
開闢“品質產品+親民價格”賽道
開闢式創新,被認為能夠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長並促成包容性可持續發展。按照前述文章中重點探討的內容,這裡的“開闢”,不僅指向了產品和服務,還指向了市場層面。如果說顛覆性創新更多表現為一種主動出擊的產品思維,開闢式創新則可以被認為是一種目標明確、自我引領的市場策略。克萊頓·克里斯坦森認為,這種開闢市場的創新力同樣重要。
釘科技總結認為,克萊頓·克里斯坦森提出的開闢式創新有以下三個最重要特徵:其一,根據當地市場具體狀況設計策略,並服務於當地市場;其二,讓更多人獲得此前負擔不起或因並不存在而無法獲得的產品及服務;其三,讓某一產品或服務容易使用、可以負擔,從而進一步實現普及規模的擴大。
格蘭仕的品牌崛起,恰恰伴有這些特徵。
1992年,格蘭仕進軍家電業,致力於讓微波爐進入中國百姓家庭。在當時,格蘭仕的目標算得上“巨集遠”,因為從彼時狀況來看,微波爐的普及面臨著不小的阻礙:
雖然當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根據世界銀行給出的相關資料,格蘭仕進入家電業的1992年,中國的人均國民收入僅約為370美元,還低於迦納50美元左右,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整體狀況不算樂觀。微波爐在當時的平均售價為3000元人民幣左右,結合約為5.515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匯率,這個售價相當於部分居民一年半的收入。
價格對比收入表現出的“昂貴”,讓微波爐成為了奢侈品。當時,微波爐在國內看起來並不是容易實現高回報的品類。格蘭仕的做法是,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用1500元左右的價格銷售微波爐,這是市場平均售價的一半。在當時的中國市場,這個價格相對親民得多,讓更多居民可以消費得起。正是在此基礎上,格蘭仕得以擴大銷售和生產規模,並逐漸在全球家電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格蘭仕不僅在國內為自身打開了微波爐市場,也進一步在全球為自身打開了家電市場,從而實現了20餘年的高速發展。但更重要的,其實是格蘭仕開闢了微波爐“品質產品+親民價格”的賽道,把握了開闢式創新的核心,並將它融入到了自身的日常執行中。這才有了普及國民家電理念的誕生。
2019年格蘭仕主攻三大方向:國民家電大規模普及攻堅戰、品質家電和差異化家電創新攻堅戰、智慧化和IoT多元化成熟應用攻堅戰。其中,國民家電大規模普及攻堅戰是尤為關鍵的一役,因為三大戰役其實都是格蘭仕2018年正式提出的“國民家電”戰略目標的具體延伸,而普及是基礎。
國民家電,指絕大多數消費者能夠用得起且用得好的家電產品。從這裡來看,格蘭仕要實現的國民家電普及,其實是在進一步開闢“品質產品+親民價格”的獨特賽道,說進一步,是因為它不僅限於微波爐。同時,這條賽道的拓寬也體現了其開闢式創新的慣性。
消費近年來在國民經濟“三駕馬車”中一騎絕塵,使得中國經濟向新的發展階段邁進,“消費升級”持續成為經濟大戲的核心背景之一。作為製造業的主要代表,家電業也被消費升級浪潮席捲。
在這個過程中,“升級”被品質化、高階化指代,而後兩者很多時候被直觀地打上了價格符號,即“高價才有高品質”“高價才是高階產品”,這其實是一種偏見,或者說是對“消費升級”的刻板印象。格蘭仕則持有不同理解,在格蘭仕的理念中,品質與高階代表的是產品能夠賦予使用者的價值的擴充套件,而不是單純的價格的提升,這也是消費者的真正訴求。
所以,在家電市場,格蘭仕提出“國民家電”理念,將高品質與親民價格結合,致力於普及可靠、易買、易用的品質產品,“開闢”意義,顯而易見。
科技實力貫穿國民家電開闢式創新
格蘭仕年產超過5000萬臺品質家電,從中國廣東走向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可以說,“品質產品+親民價格”的獨特賽道讓格蘭仕暢行無阻。不過,賽車跑出驚豔成績不能僅靠賽道的平穩,也要強勁動力,格蘭仕的發展同樣如此。
儘管延續開闢式創新的慣性,有微波爐普及的成功經驗可複製,但國民家電的普及被格蘭仕稱為攻堅戰仍是有依據的。可以看到的是,隨著技術進步週期的持續縮短以及商品流通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家電業本身走向成熟,品牌間的較量也愈發硬核與激烈。同時,新的跨界競爭者也參與進來,他們可能帶著更貼近時代前沿的思維方式與多元化的創新技術,期待對已有行業實現一次顛覆。
當然,格蘭仕的開闢式創新從來不是單純的從市場需求出發並貼近,而是始終將軟硬實力貫穿其中。
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的微波爐推廣階段,格蘭仕就開創性地採用了知識營銷的推廣方式,通過大眾媒介普及微波爐挑選、使用等方面的知識,同時介紹新品詳情。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廣告和營銷成本,也通過知識性、趣味性與互動性讓更多消費者和潛在消費者認知了格蘭仕品牌,反覆傳播而不會導致受眾的資訊疲勞。同時,在國內多數微波爐製造商產能利用率僅為40%的時期,格蘭仕工廠已經實現了7天24小時運轉。
與20餘年前不同,家電業已經從普及紅利期進入了換新期,消費者早已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轉向從有到優的追求,品牌的硬實力愈發顯得舉足輕重。在這個階段,格蘭仕更注重自身科技力量的建設,以科技實力貫穿國民家電的開闢式創新:
創新投入與人才積累,帶給格蘭仕持續不斷的研發動力,直接塑造了格蘭仕產品的創新力。
近五年來,格蘭仕投入約30億元用於全產業鏈智慧改造,以效率驅動和品質提升為基礎,賦予中國製造品質化、智慧化、科技化的新內涵。格蘭仕在中國總部設有家電研究院、家電技術研發中心、國家級實驗室、博士後工作站;在日本、德國建設研發中心;在發達國家和地區與當地專業科研機構、知名企業研發中心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
成果顯而易見。例如,今年新推出的ICEWORLD網際網路冰箱第三代,擔當智慧家居的核心中樞,不僅有手機遠端控制和可識別144種命令的語音互動,有食品管理、自助菜譜,更有AI智慧變頻節能技術、雙製冷系統。
智慧製造能力的建設,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好地保障了品質,還能進一步實現個性化定製。
自2012年,格蘭仕實施全產業鏈精品戰略,對標國際一流的質量標準,從電子元件等到整機生產線,引進一流的精益製造人才和管理理念,持續實現產品品質的提升。格蘭仕持續進行著智慧化生產的升級改造,定製的全球第一條微波爐全自動化裝配生產線,生產節拍高達12秒/臺;引進全球領先的滾筒洗衣機箱體、內筒自動化生產線,生產節拍高達12秒/臺……
此外,格蘭仕持續推動“自動化+網際網路、工業化+資訊化、精益生產+大資料應用”的全新智造方式,基於Galanz+智慧家居穩步推進自動化工廠和網際網路工廠建設,以全面響應世界各地使用者的不同消費需求。
從終端到軟體服務再到開放平臺的構建,則讓使用者得以實現軟硬一體的完整體驗。
格蘭仕釋出的 “Galanz+智慧家居平臺”,支援格蘭仕全品系家電的雲接入,讓家電實現真正的互聯互通,具備人機互動、智慧管控、粉絲互動、大資料互動等功能。目前的Galanz+,集合商城、社交、服務、IOT應用等多元化生活場景,允許多終端、跨平臺接入。通過Galanz+App,使用者可以線上選購家電,線上呼叫售前、售中或預約品牌售後服務,線上與其他使用者共享智慧生活內容,線上管理家中所有的智慧生活用品。
以科技實力為支撐,可以看到格蘭仕國民家電普及的持續落地:今年的“3.15品質生活節”,融超大容積、風冷無霜、智慧保鮮、時尚設計於一身,作為高品質產品出現的“閤家歡”冰箱,預售僅1998元;Wa KOO復古冰箱、G1臺式洗碗機、迷你蒸烤爐R60、Mini滾筒洗衣機等貫穿了飯前、飯中、飯後生活的品質家電,不僅凸顯實用能力,也彰顯藝術氣息和個性追求……
優質的終端+軟體服務,結合親民價格,同時儘可能適應不同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這樣來看,格蘭仕的國民家電普及戰將會迎來勝利,而從市場策略到技術能力的開闢式創新正是底氣所在。
顛覆式創新理論自1995年被提出便被看作一種關於創新驅動型增長的強大思考方式,特別是隨著iPhone橫空出世,顛覆性創新收穫了更多擁躉。但需要注意的是,破而後立,很多時候是創新意願、創新能力和客觀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全球範圍的技術升級積累到一定程度完成的爆發。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就曾提醒注意:不要濫用“顛覆式創新”概念,也不要盲目進行“破壞式”創新。
相較而言,在更長的時間裡,以格蘭仕等為代表進行的開闢式創新會凸顯價值:如果顛覆式創新是從0到1,開闢式創新更多地可能是從1到100,但它讓更廣泛的群體享受到了技術升級帶來的紅利,更能體現技術躍遷帶給人的平等權利,讓更多的人體會到參與感與獲得感,而這恰恰可能是在為下一個顛覆式創新積蓄力量。對於格蘭仕而言,開闢式創新不會停止,因為讓更多的人享受美好生活是他的願景,而美好生活,沒有終點,普及國民家電只是一個開始。(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