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闢蹊徑的新銳 Markdown 編輯器:Strike
Airmail 團隊在去年釋出了一款文字編輯應用,名為 Strike 。我在其 Mac 版內測階段用過一段時間,作為 Markdown 編輯器來說,當時的基礎體驗問題很多,完全沒法用。
四月中旬的時候,我注意到其 iOS 端限免了,發現 macOS 端也在不久前限免,於是就下載來用了半個月。經過體驗,雖然仍有一些瑕疵,但因為滿足了我的重要需求,所以對它的整體印象很好。
這次限免的時間跨度之長,讓我一度以為它徹底免費了。所以和 @文刀漢三 討論選題的時候就決定寫一篇它的測評。有些尷尬的是,在我提交稿件的當天,這次限免結束了。

不過,諸位還是不妨一看,瞭解一下 Strike 這款文字編輯器的獨特之處。
其它工具未滿足的需求
對於一名本職是產品經理,業餘還寫專欄的我來說,最主要的輸出內容就是文件。所以,文字編輯與文件管理對我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過去一年的時間裡,我日常的文字處理分別用到了 Ulysses、Typora 以及去年開始測試 macOS 版本的 Drafts。

這 3 款應用各有所長,配合使用已經可以滿足我絕大部分需求。但是我在工作裡,包含圖表的文稿處理還是需要依賴 Pages 作為補充。還有一些移動端的處理場景也沒能很好滿足:
- Ulysses 、Typora 對於 :chart_with_upwards_trend: 圖表(Charts)沒有支援,只能以圖片形式新增,不利於修改。
- Typora 能夠很好的生成和處理 Markdown 檔案,但是在移動端缺少能夠很好相容,接力編輯的應用。
- Ulysses 的儲存及備份機制,導致文庫佔據電腦的硬碟空間越來越多,同步到 iPhone 和 iPad 以後,我的 64GB iPhone 已經空間告急。
在產品工作中,有很多產品分析、工作總結之類的文稿,需要新增很多圖表來表達資訊。例如產品使用者量的變化趨勢、某個功能的使用人數變化等。我會在處理這類文件的時候選擇用 Pages,儘管滿足了需求,但又少了用 Markdown 輸入時的暢快感。

Strike 打動我的功能特性
作為一款新應用,Strike 在基礎體驗上雖然有很多瑕疵,但是恰好迎合了上述的這幾個需求:
- 原生支援 7 種圖表的輸入和編輯 ,其中的柱狀圖、折線圖、餅圖都是我十分常用的型別。
- 使用「檔案」來呼叫文件,以及通過 iCloud Drive 進行同步 ,對移動裝置的儲存空間佔用大大減少。
- 它同時有 Mac、iPhone 及 iPad 客戶端 ,並且核心功能是完全同步的,可以多端接力工作。
Strike 的基本使用方法與我們熟悉的 Markdown 編輯器大同小異,所以我不會在基礎功能部分著太多筆墨。會分別講講打動我的功能,之後再介紹幾個 Strike 相比其它編輯器的差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