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跑路謠言四起,EOS未來引眾人擔憂
文|蘇勇
編輯|文刀
BM一連串“ What if I told you…….”的表述,拉響了國內幣圈媒體和EOS社群的之間的“造謠VS闢謠”賽。
11月28日,人稱BM的EOSIO創始人Daniel Larimer現身電報群,分享有關“無限可擴充套件的去中心化私有交易系統”的想法。在討論解決高TPS費用、RAM或磁碟問題、抵押和投票等問題時,他用了“假如我告訴你…….”的句式。
社群將此視作BM的一些有趣想法,傳到國內幣圈,就變成了“BM拋棄DPOS機制、將發新幣”的中文訊息。很快,“BM這是要跑路”的擔心開始在市場蔓延。
緊接著,EOS在短時內跌了6%,各節點社群趕緊出來闢謠,連BM本人也坐不住了,再次現身表態“我不會離開”。
雖然EOS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系統,已經有了21個節點來維護開發,長出了不少DApp,但創始人的這個角色仍然被投資者視作專案成敗、幣價漲跌的關鍵。這在區塊鏈的理想化世界裡顯得諷刺。
BM一連串的遐想背後,恰是EOSIO面臨幣價下跌、節點維護成本增加和開發資源緊張等現實焦慮的投射,焦慮從此次資訊偏差裡集中爆發,傳遞給市場。
BM遐想引發“造謠VS闢謠”賽
11月29日一大早,一條“BM聲稱找到了取代DPoS的新共識,將在2019年開發新幣”的中文快訊給本已萎靡的市場帶來了新一輪波動。
BM是EOSIO創始人Daniel Larimer簡稱。有區塊鏈媒體訊息稱,11月28日,BM在EOS電報群發聲,他打算打破自己原來的設計,拋棄DPoS,已經找到解決隱私性和終極擴容的方法,能達到一千萬的TPS、零手續費.....“新的代幣比起EOS有更好的安全性,也沒有中心化問題。”
訊息開始演變為“BM這是要跑路”的猜測,進一步引發了投資者恐慌,EOS幣價應聲小幅下跌,24小時內最高跌幅為10.7%,成為加密貨幣市值排行榜前十名中唯一下跌的幣種。
EOS多箇中文節點、社群出來闢謠。生態媒體IMEOS.ONE不得不再次擴散他們頭一天就發出來的一條訊息,HelloEOS節點的負責人梓岑一早上就發了4條朋友圈,表示有媒體造謠。
IMEOS 11月28日的訊息顯示,當天,BM在EOS電報群中出現,使用一系列“What if”調侃的句式發言。蜂巢財經發現,在Reddit上,EOSGO也以“Dan Larimer’如果我告訴你怎麼辦’—高度可擴充套件的分散交易系統”為主題, 釋出了BM在群裡的“有趣想法”,並晒出了聊天截圖。
EOSGO和IMEOS展示了BM在電報群的發言
“造謠與闢謠”賽熱鬧了一上午,BM本尊再次出現在電報群裡“重申”,他不會離開EOSIO和Block.one團隊,“在處理EOS安全姓和可擴充套件性的過程中,我偶然發現了一個對於加密令牌的新想法,我只是在探索是否存在這些權衡的市場。”
他說,那個假想中的Token即使實現,也是不可變的,“不可程式設計的,並且僅限於貨幣角色,絕不會損害EOSIO應用程式的更大用例。
“甩手”前科難平“再走”的隱憂
BM及時出面闢謠,可EOS投資者心裡滋味並不好受,在Telegram EOS群中,對於BM可能跑路的擔憂也並沒有隨之消散。
這種情緒和BM的歷史表現不無關係。今年3月份,也出現過BM將在EOS測試網上線後離開EOS團隊的傳聞。“BM離開團隊”的字眼很輕易地就會觸動投資人的心絃,很大程度上歸咎於BM的“甩手”前科。
作為BTS、Steem和EOS的聯合創始人,BM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連續開發三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系統的人。雖然他頭頂“天才程式設計師”的光環,可他兩次在專案成型後撒手走人,另開爐灶的做法帶來諸多爭議。
2014年,BM建立了BTS(位元股)。由於他解決了當時加密貨幣領域的幣價波動大和轉賬速度太慢的兩大難題,受到幣圈眾多投資者的青睞。但由於BM執意增發5億BTS,導致信任危機出現,幣價大跌。2015年底,BM選擇出走。
離開BTS不久後,BM再次起航。2016年初,他基於對區塊鏈技術的新認知,創立了區塊鏈社交平臺Steem,希望用這個平臺降低人們進入加密貨幣領域的門檻,平臺以產出優質內容教育了很多小白使用者。運營過程中,一些使用者依靠關係互相點贊,嚴重破壞了平臺的執行規則,這背離了BM的初衷。加上2017和合夥人鬧翻,BM捨棄股份,又頭也不回地走了。
在離開Steemit後,BM將視角轉向了更巨集大的方向:投身於開發一款類似作業系統的區塊鏈平臺,EOSIO由此誕生。BM是否會在某個節點因為某件事出走,像一枚不定時炸彈,埋在EOS投資者們的焦慮中。
早年參與過BTS執行的HelloEOS負責人梓岑說,此前BM的兩次出走,他都走得蠻受傷,走得時候還發表了巨傷感的文章,“大意是你們不懂我啊,不要我了……”
此次風波出現後,BM再次出來表態,除非EOS持有者投票趕他走,不然他“不會離開”。表態也被網友把歷史翻出來調侃,每次BM走前都會說“不會離開”。
IMEOS上列舉了網友的段子
事實上,EOSIO今年6月上線主網後執行DPoS機制,按照原計劃競選出21個超級節點維護網路,產生了諸多DApp,時不時還冒出諸如EOS畫素這樣的現象級遊戲。
對比人們對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理想世界,一個去中心化系統創始人的一言一行,依然被視作左右幣價波動和專案成敗的現象,也多少顯得有點諷刺和滑稽。
在很多EOS愛好者看來,或許BM在某種意義上早就離開了EOS,只是充當著意見領袖的角色。在Telegram EOS群中,有人指出“BM是eos最大的隱患,現在不爆發,以後照樣會爆發。如果BM真去做新專案,是一件好事。”
EOS社群成員也表達了類似觀點。EOS原力負責人孤矢認為,社群不應該總是關注BM跑路不跑路的問題,“社群早就該把開發的活兒當成自己的事兒,EOSIO還是有很大的改進空間。BM的願景是讓人類通過自由市場獲得自由掌握自己的命運,意味著他不會All in到某條鏈上,甚至都不一定一直All in區塊鏈,沒必要拴著他。”
BM假說投射諸多EOS生態焦慮
此次BM的一連串遐想中,也涉及了一些當前圍繞在EOS上的各種爭議和問題,包括TPS(每秒交易次數),EOS技術的實現場景,可擴充套件性和RAM、CPU等系統資源的高成本,節點投票和EOS抵押等等。
Eosnetworkmonitor上顯示的實時TPS資料
雖然還無法判斷BM會用何種技術達到假設中的千萬級TPS,但目前EOS一直要挑戰的百萬級TPS還遙遙無期。
公開資訊顯示,目前EOS實測TPS峰值超過3000。XDAG開發者、共識之道聯合創始人謝銳認為,目前的TPS夠EOS用,“EOS作為一個Dapp平臺,需要比較高的、可以滿足Dapp執行所需的TPS,才能做到所有處理邏輯都在鏈上進行。目前EOS上的Dapp並沒有爆出來太大問題,說明TPS夠用。”
謝銳認為“跑路”傳言會造成對EOS的傷害。他對蜂巢財經說,傳聞發酵會為TPS下降埋下種子。據瞭解,隨著幣價下跌,EOS各節點維護存在成本壓力,如果維持TPS速度的這些節點“跑路”,可能會帶來整個公鏈崩塌的情況,TPS就會存在下降的可能性。
11月23日,BM就在電報群裡提到了關於節點薪酬下降的問題,他認為節點應該發展一些副業來抵消部分成本,如果僅僅是依靠通脹收入,很可能導致節點對於市場的彈效能力下降。
目前,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超級節點做EOS網路資源CPU、RAM出租的生意。超級EOS42就推出了P2P CPU租賃市場,EOSBiXin也走了此路。
在EOS整體系統中,網路資源CPU、RAM和硬碟儲存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於近來EOS網路中游戲類DApp發展迅猛,CPU和RAM的價格持續暴漲,引發了囤積和炒作。
對此,梓岑對蜂巢財經迴應道:“沒有所謂炒作,CPU和RAM價格暴漲,正是市場在發揮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
相比TPS、可擴充套件性這些技術問題,EOS似乎更擅長利用市場來解決一些問題。
在與BM討論節點降薪時,EOS NewYork的負責人 Kevin Rose 認為,稀釋對EOS節點薪酬的依賴可能會產生利益衝突。而BM回覆稱,如果超級節點之間有利益衝突,那麼節點之間共謀的機率就會降低。
除此之外,EOS一直最為人所詬病的就是DPOS機制,通過選舉21個超級節點作為區塊生產者。掌握大量EOS的大戶在選舉中擁有絕對的投票權,很多人認為這違背了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宗旨。
梓岑認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已經成為黨同伐異的工具。在他看來,目前EOS利用DPOS投票機制,進行股東之間的制衡、博弈與協作,也採用POW機制的算力護城河,通過不同的機制達成規避單點作惡風險的結果,足夠去中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