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又賣了316億元土地,共有產權房地塊被開發商拒收了
2018年11月26日,北京土地市場共計13宗地塊同日出讓,總起始價295億。經過各房企激烈的角逐,僅一宗流拍,餘下12宗土地全部成功出讓, 成交總額為316.46億, 創下單日成交地塊數量的新記錄。
根據《北京市2018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來看,今年北京土地供應和成交情況不容樂觀,流標與流拍頻現,房企拿地的積極性一直不高,成交溢價率也整體偏低。為吸引各大房企,北京規土委此次降低了競拍門檻,競拍分組進行,競買人也只需交納規定金額的共用保證金即可參加競拍,這大幅度增加了房企拿地的積極性,今日土地的成交成績應該也得益於此。
圖:36氪記者整理
其中比較受各大房企青睞的是位於豐臺花鄉白盆窯的兩宗地塊,也是此次拍賣土地中面積最大的兩塊地。其實這兩塊白盆窯宗地已經不是首次掛牌了,早在去年就以共有產權地塊的形式掛出,卻慘遭流拍。
這一次與之前相比,他們不再是共有產權房,而是被劃定為限競房,土地性質、起始價等多方面都發生了變化。BPY-L010、L013地塊被中鐵諾德在經過64輪的鏖戰後,以70.2億收入囊中,溢價率25.36%。另一塊BPY-L011地塊,經過49輪,最終被中鐵置業以58.4億拍下,溢價率為26.29%。雖然爭奪激烈但是溢價率偏低。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這兩宗地塊處於南四環和南五環之間,且有北京新機場、第三階段城南計劃等的加持,區域有很大潛力。
溢價率最高的地塊為大興區採育鎮01-0128A地塊,住總、興創+興展+興福+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大興 城建、陽光城、城建等4家企業及聯合體參與競拍。歷經58輪的激烈爭奪,最終被住總以17.7億元、自持2%地塊面積奪下,溢價率高達49.3%。該地塊限定了商品住房銷售價格,並設定土地合理上限價格,當競買報價達到土地合理上限價格時,則不再接受更高報價,轉為現場競報企業自持商品住房面積比例程式。
相比其他地塊的順利拍出,順義新城第30街區的共有產權房地塊,卻無人問津,因沒有房企出價參與競拍而遺憾流拍,成為北京土地本年度的第七宗流拍。共有產權房的購房者要具備很多條件,銷售過程本身要比普通商品房更加繁瑣,這也在無形中增加了成本。房企掙錢主要靠高週轉模式,這也是共有產權房地塊頻遭流拍的原因。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這有可能是北京最後一宗流拍土地,土地出讓模式已經改變,未來土地供應將變成勾地定金制度。
從房企的拿地情況來看,雖然12塊土地都成功出讓,但各大龍頭房企卻紛紛缺席。對此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認為,全國TOP10房企中,只有華潤以聯合體方式參與白盆窯地塊、萬科參與北七家地塊,但最終卻顆粒無收。與TOP10房企冷對北京土拍不同的是,揆違北京已久的富力、佳兆業迴歸,謀求千億的華髮、新城現身土地二級市場,抄底北京的意圖顯露無疑。房企分化局面的出現,源自TOP10房企去年在土地市場斬獲頗豐,但同時庫存負荷增加,而今年地市的轉冷,則為中小房企騰挪出難能可貴的佈局北京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