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何以淪為阿里巴巴的戰略“棄子”

失落的“淘寶“
阿里巴巴也組織架構調整了,可沒淘寶什麼事。
1、戰略“棄子”
網際網路,心慌慌,即便如阿里,也慌!
2018年的網際網路,年初都慌著找人,年中開始慌著找錢,到了年底又開始為慌著尋找未來,在騰訊架構調整一個多月後,11月26日,阿里終於也按捺不住了。
讓阿里帝國擔憂的從來都不是眼下,那是缺錢的“戴威”們要做的事情,像阿里這樣的巨無霸,更多的時候都在思考未來。
可張勇對阿里未來的思考,與他的前任馬雲似乎有著不同的理解 ——馬雲擔任董事長的阿里巴巴,目標曾一度是打造“未來的商業基礎設施”,但不知他的繼任者張勇是從哪裡得來的靈感,上任伊始就要把阿里巴巴打造成“商業作業系統”。
在這個瞄準“商業作業系統”的新一輪組織架構戰略調整,阿里雲和資料中臺合併變身阿里雲智慧,新成立新零售技術事業群,天貓變身三位一體的“大天貓”(應該叫“全球貓”才夠霸氣吧),菜鳥物流對新零售業務和天貓業務進行雙線服能,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直接接受張勇的領導……
總體上,新的組織框架下,所有的業務都有條不紊的朝向“商業作業系統”的佈局在延展,但唯獨冷落了幫助阿里巴巴建立帝國的親兒子——“淘寶”。
淘寶,淪為阿里巴巴的“戰略棄子”,不知道這個阿里鐵軍一手奶大的親兒子,此時心中是何滋味。
2.“操刀者”張勇
阿里巴巴最大的全民狂歡節——“天貓雙11”的操刀者,是張勇,這是可以載入阿里史冊的。今年張勇又對雙11立了更大的flag,10000億。相信到那時,張勇的這張名片會是鋥光瓦亮的。
繼雙11之後,“商業作業系統”會是張勇的第二張名片嗎?
這得先看懂商業作業系統才行。馬雲的商業基礎設施還是比較好理解的,水、電、煤,但張勇的“商業作業系統”卻是一個玄而又玄的概念,微軟出過作業系統,收費的,賺得盆滿缽滿,谷歌也出過作業系統,免費的(頂多收點授權費),我們都在用,蘋果也有作業系統,收30%的“過路費”。
作業系統,就是化繁為簡,每個人都可以使用的通用基礎設施,它自身具有一定的基礎能力,同時又開放開發能力給到開發者,比如你可以在蘋果作業系統上開發遊戲,蘋果系統也會自帶一些自己開發的軟體供使用者使用。
阿里巴巴的確很像是一個潛在的“商業作業系統”,比如,客戶可以在阿里雲的基礎架構上進行開發,“茅臺雲商”就是阿里雲商業作業系統上誕生的產物,其他製造、金融、航運等很多行業企業也都在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上開發類似的“軟體”。
除了阿里雲,“菜鳥物流”也是商業作業系統,開放給四通一達等物流公司進行開發使用。新零售領域,阿里商業作業系統自己做了一個軟體“盒馬鮮生”,也在跟“銀泰”等企業進行著軟體開發。
這樣看來,從雲、物流到新零售,阿里巴巴的確在構建“商業作業系統”,一方面自己會開發“軟體”做試點,同時也開放開發能力給到合作伙伴。可以說,張勇是在網際網路的商業尺度上構建“Windows系統”,只不過開發的不再是“獵豹瀏覽器、QQ、谷歌搜尋”等軟體,而是一個個網際網路的商業體(注:“商業體”的概念來源於青年財經作家杜鳴皓的《末端爆發》一書,具體指的是接入了智慧商業或商業基礎設施2.0的企業或商業個體,比如接入了天貓的商家、接入滴滴的個體司機)。
但商業作業系統還是把阿里的生意做小了,我更喜歡馬雲的“水電煤”,就像蘋果系統和安卓系統一樣,這兩個系統會產生排斥,企業要麼選擇A系統,要麼選擇B系統,或者像很多開發者一樣在AB兩個系統上進行開發,如果把阿里的商業作業系統比作“蘋果系統”(“過路費”模式),那馬化騰的騰訊大概率會做一套“安卓系統”了(免費+授權的模式),阿里必然打不過騰訊。
通俗地講,商業作業系統是更具體化的商業基礎設施,是一個偏封閉的開放生態,這會讓阿里丟掉將生意做更大的可能。想想馬雲的EWTP吧,他怎麼可能只是做一個商業作業系統呢,相比做一個蘋果、微軟或者谷歌,馬雲要做的明明是整個“網際網路”啊。
無論如何這都是兩個“概念”。我只能說,張勇要做的事,比馬雲的願景更具體,但可能已經跑偏了。
3.無處安放的“淘寶”

相信任誰是張勇,也無法在“商業作業系統”中給淘寶一個位置。它的身份太特殊,這不是因為淘寶的宿命如此,而是在商業作業系統的佈局裡,根本就無法找到一個哪怕是勉為其難的安排。
淘寶有什麼?
淘寶裡有最原始的生存之道。網際網路商業文明中的糟粕與精華,在這裡罕見地雜糅在一起,這裡是原創的發源地,也是盜版的大溫床;這裡誕生了後來裂變成螞蟻金服的支付寶,也分離出過如日中天的大天貓;沒有淘寶,也不會有現在的阿里雲和菜鳥。
一直以來,淘寶就是老子眼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的“道”。
但現在的淘寶也可以說什麼也沒有。淘寶C2C的生態是產業網際網路的棄兒,淘寶的萬能在崛起的拼多多面前顯得很“無能”,農村淘寶並沒有顯著開啟淘寶增長的天花板,因為假冒偽劣的印象,全球化也壓根就沒淘寶什麼事,就連正在精心準備的雙12也是個“雞肋”一般的存在。
與其說淘寶已是戰略棄子,毋寧說,在張勇看來,已經別指望淘寶還能誕生什麼奇蹟。
格局決定淘寶被棄的命運。大概在張勇的眼中,“騰訊”正在成為自己前進路上的攔路虎,所以要加緊佈局自己的“商業作業系統”,要成為產業網際網路的終極入口,而馬雲的眼中才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建設EWTP和智慧化的商業基礎設施,張羅全世界的人一起做生意。
在我看來,淘寶就像是一片生機又原始的商業叢林,這裡是給了電商所有頂層設計的底層給養,可惜的是,張勇的商業作業系統版圖裡,已經沒有了淘寶的位置。
不知道,看到這篇文章之後,張勇會不會用“阿里巴巴不會拋棄淘寶,因為備戰雙12,不方便做架構調整”來搪塞過去。
如果是馬雲操刀的架構調整,絕不會讓淘寶成為戰略“棄子”。
——
在這裡,讀懂新商業
《末端爆發(商業向心力實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