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科技助力實體經濟:城市管理智慧化 農業生產數字化
JDD—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會場外景。/資料圖片
今年4月,京東金融安全魔方產品亮相北京國際網際網路科技博覽會。/資料圖片
第二代京東智慧巡檢機器人正在開展巡檢工作。/資料圖片
依託智慧科技的京東農牧飼餵機器人與伸縮式半限位豬欄。/資料圖片
目前,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正深度融合。業內人士認為,數字科技服務實體經濟大有可為。
京東數字科技是服務實體經濟的先行者。“數字科技可以服務實體產業網際網路化、數字化、智慧化,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發揮作用大,市場空間大。”京東數科執行長陳生強說。
數字經濟規模躍居世界第二
11月20日,在JDD—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陳生強宣佈,“京東金融”品牌正式升級為“京東數字科技”。京東金融將與京東城市、京東農牧、京東鉬媒、京東少東家等品牌,一起成為京東數字科技的子品牌。
從“金融”到“數字科技”,這種變化有什麼必要?背後又有什麼邏輯?
“隨著我們數字化業務覆蓋更多領域,‘京東金融’已經不再適配現有的業務,品牌也必須要進行自然進階。”陳生強說。
數字科技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將成為引領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27.2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2.9%,數字經濟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二。
京東數字科技從金融數字化起步。從2013年開始,京東數字科技用了兩年的時間,搭建了一整套服務於零售產業鏈的數字金融服務體系,這套體系以風險定價為核心,提升了金融服務的效率,降低了金融服務的成本,改善了客戶體驗。
“數字科技既服務於金融,也服務實體產業。”陳生強說,今年以來,在產業數字化的路上,京東數科已經創出自己的模式。
基於城市計算平臺,京東數字科技打造了“城市作業系統”——京東城市,自今年2月開始佈局,僅僅9個月的時間,京東城市就拿出了一套多方共同服務於智慧城市建設的作業系統,可以高效支撐多個領域的垂直應用,涵蓋城市交通、環境、能耗、民生政務、公共安全、規劃和商業運營等,為城市打造從合理規劃、高效運維再到精準預測的閉環可持續發展生態。
系統的核心是城市計算平臺,該平臺利用時空資料模型解決資料結構化和標準化問題,讓海量多維資料變得可應用,同時能夠彼此“對話”。系統所掌握的時空資料運用AI演算法進行模組化、積木式輸出,解決了不同場景下智慧應用的開發問題,提升了開發效率。另外,平臺利用開放式架構,相容城市管理部門以及其他智慧城市服務商,實現共同開發利用,包括雲端計算公司、智慧硬體公司、解決方案提供商等等。
京東鉬媒則是京東數科推出的基於物聯網的全新數字營銷服務體系。在過去近1年時間裡,京東鉬媒升級改造並連線近200萬塊的線下螢幕,使其線上化,並把基於數字科技的營銷能力開放給整個傳媒產業鏈,共建數字化營銷服務體系。
數字科技助力農牧業增效
京東數科旗下子品牌“京東農牧”亮相後,同樣引發不小的關注,甚至被解讀為又一進軍傳統養殖業的科技巨頭。
“京東農牧的初衷和目標,就是通過產業數字化的實踐,助力農牧產業提質增效。” 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技術研發部總經理曹鵬說,京東農牧的智慧養殖解決方案,通過整合網際網路管理系統和智慧監控攝像頭等先進裝置,打通養殖全產業鏈,實現農牧產業的智慧化、數字化和網際網路化,幫助大中型養殖企業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節省飼料8%—10%,縮短出欄時間5—8天。據不完全統計,如果整個中國養殖業應用這一解決方案,每年至少可以降低行業成本500億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李德發認為,生豬養殖中的生長速率、繁殖能力、豬肉品質、料肉比例等關鍵環節,都受到智慧化程度的影響。中國農大與京東農牧聯手打造的“豐寧智慧豬場示範點”,利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大資料等,實現豬場精細化管理和智慧化決策,促進農牧業的轉型升級。
曹鵬介紹,京東農牧依託於京東數字科技核心技術,通過與中國農大、中國農科院等單位深入合作,自主研發並推出整合“神農大腦(AI)” “神農物聯網裝置(IoT)” “神農系統(SaaS)”三大模組的智慧養殖解決方案。
京東農牧智慧養殖解決方案能夠在巡檢、環控、監控、飼餵等四大場景中,將數字科技與傳統農牧業高效結合。神農大腦能夠實現養殖企業的智慧化管理,實現飼餵量的精確控制,保證每頭豬的生長平衡。
京東農牧自主研發的適合豬場環境使用的現代化神農物聯網裝置,包括農業級攝像頭、養殖巡檢機器人、飼餵機器人等,讓飼養人員擺脫日常繁重又簡單的重複性勞動。神農系統(SaaS)能夠連線神農大腦、神農物聯網裝置與一線飼養人員,通過規範、標準的任務流程和指令釋出取代人工決策,避免決策失誤。
“未來,京東農牧將進一步優化豬場落地方案,並打通全產業鏈環節,實現數字科技與實體經濟的有機結合,助力農牧業實現網際網路化、數字化、智慧化。”曹鵬說。
共建共生將成主流生態
數字科技怎樣助力實體經濟?將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這些話題成為JDD—2018京東數字科技全球探索者大會上嘉賓討論的熱點話題。
“大資料與人工智慧如何改變產業未來”主題論壇彙集了京東集團和京東數科的多位技術高管,從物聯網、智慧供應鏈、智慧城市、無人機、自然語言和語音處理等不同領域,分別闡釋了數字科技將引發各產業的革命性變革。
“決戰下半場,資管‘智’變之路”主題論壇,就數字科技對資管行業的影響展開了深入討論。嘉賓指出,數字科技在資管行業的應用已進入全新階段。“AI 城市”圓桌論壇達成共識,智慧城市將成為人工智慧應用重要場景。專家指出,人工智慧將讓城市高效、可持續地執行。
陳生強說,數字科技的本質是以產業既有知識儲備和資料為基礎,以不斷髮展的前沿科技為動力,著力於“產業×科技”的無界融合,最終實現降低產業成本、改善使用者體驗、增加產業收入和升級產業模式。數字科技是實現數字經濟的手段,本身也是一個新的行業形態。
數字科技使產業數字化的路徑由“單邊”走向“共建”。“單邊”的網際網路公司推動的產業網際網路和傳統的產業技術升級都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突破,產業數字化需要數字科技和產業的融合,走一條“共建”的道路,真正實現產業與科技間的乘數效應。
從離線“記錄過去”轉向線上“預測未來”,數字科技在對產業資料進行線上化、標準化、結構化處理的基礎上,實現對所有生產要素和運營流程的數字化改造,對生產和經營環節進行精準預測、優化佈局、精細運營、實時反饋並進行修正,從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可持續發展的閉環,突破產業增長的既有模式和邊界。
“大會上知識和觀點相碰撞,給了我們全新的思維,讓我們重新審視科技與產業的過去和未來。”陳生強說,未來的京東數科將共建市場生態,期待能與金融機構、科技公司、企業服務公司、傳統產業公司等共同努力,共創數字科技的美好未來。(林含)
責任編輯:李蘭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