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物聯網標識公共管理平臺中心參觀記錄
11月21日到國家物聯網標識公共管理平臺中心(IO/">NIOT)進行參觀,對物聯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參觀過程中,看到了一個“新型物聯網智慧輾米機”,賣點是原產地直供新鮮食材,在機子裡現場輾磨的,可以保證營養和新鮮。現場有同事購買了,輾米的過程中香味四溢,還是挺誘人的,價格在12元/斤左右,問了下一臺這樣的機子成本是5萬。

還有一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智慧冰箱。放入冰箱前先在螢幕上掃描貨物資訊(物聯網有個應用就是對貨物進行溯源),從而儲存食物的資訊。此後,冰箱會自動對食物過期或緊缺等情況進行通知,此外,如果有食物缺貨了,還可以直接在冰箱顯示屏聯網淘寶進行購買。

智慧冰箱-檢視食物資訊

智慧冰箱-購買頁面
最後參加了由中科院工程師進行的講座。記錄如下:
一、物聯網概述
1、物聯網的歷史
1990-物聯網的實踐-施樂公司的網路可樂售賣機
1999-物聯網概念首次提出-由MIT的Kevin Ash-ton教授
2005年11月-國際電信聯盟(ITU)釋出了《ITU網際網路報告:2005》
2009年1月-IBM執行長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建議政府建設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當年,美國將新能源和物聯網略為振興經濟的兩大重點。
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關於“感知中國”(可理解為中國式的“智慧地球”)的講話,把我國物聯網領域的研究和應用開發推向了高潮,無錫市率先建立“感知中國”研究中心,物聯網被正式列入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什麼是物聯網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
-核心和基礎仍然是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充套件的網路
-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資訊交換和通訊,實現智慧化識別和管理
總體而言,物聯網的本質特徵是網際網路的應用拓展,與其說物聯網是網路,不如說物聯網是業務和應用。
3、物聯網的層次架構
-平臺層:處理資訊
-應用層:進行工作、學習等
-網路層:傳輸資訊
-感知層:獲取資訊
比喻成人體,很形象:

4、物聯網的應用場景
可以分為城市、家庭、人體三個方面:

物聯網的應用場景
5、物聯網的特點
目前我國物聯網主要具備三個特點:
一是全面感知,就是利用二維碼、感測器等隨時隨地獲取物體的資訊;
二是可靠傳遞,通過融合各種電信網路,將物體的資訊實時準確地傳遞出去;
三是智慧處理,利用各種智慧計算技術,對物體實施智慧化的控制。
6、物聯網的連線方式
物聯網從網路看,主要分為三類連線方式:
(1)蜂窩通訊技術,也即 2/3/4/5G 技術;
(2)LPWA 技術(Low Power Wide Area,低功耗廣域通訊技術,廣義上也屬於蜂窩通訊技術,為簡化表述特意分開,下同),包括 NB-IOT(Cat-NB1)、LTE-M(eMTC,Cat-M1)、LoRa、Sigfox;
(3)局域物聯網(Short-range IOT),通常定義為 100 米以內,包括 Wi-Fi、Bluetooth、ZigBee。另外,廣義物聯網還包括工業匯流排、PLC(Power Line Carrier,電力線載波)等多種連線場景。
二、物聯網的發展現狀
對於物聯網,目前主流的觀點是會經歷四個階段:融合賦能——自動智慧——智慧智慧——無所不能。實際上,現在全球的物聯網發展還處於融合賦能的階段,潛力巨大。
1、全球運營商積極推進物聯網路建設
全球主要運營商均積極推進物聯網路建設。全球已部署 8 張 NB-IOT 的商用網路和 3 張 eMTC 的商用網路。其中沃達豐、中國和韓國運營商是 NB-IOT 技術的主要推動者,美國運營商是 eMTC 技術的堅定擁護者,而澳洲、日本市場的運營商則致力於 NB-IOT 和 eMTC 的聯合部署。預計到 2017 年底,將有 21 張 NB-IOT 網路和 4 張 eMTC 網路建成、具備商用條件。
海外 AT&T、Vodafone(沃達豐)、Verizon 連線數佔比明顯領先。截至 2017 年 6 月底,AT&T 物聯網連線數達到 3600 萬部,佔其總連線數超過 25%,超過 3G 連線數。Verizon物聯網連線數佔比超過 13%,增長較為平穩。Vodafone(UK)物聯網連線數佔比 22%左右,2014 年初開始提速,目前也已經超過 3G 連線數。對比國內三大運營商,從連線數佔比角度看明顯落後。
CMP 平臺以海外三巨頭為主:思科 Jasper、愛立信 DCP、沃達豐 GDSP。其中 Jasper作為全球最大的 CMP 平臺已經和包括 AT&T、Telefonica、NTT Docomo 在內的超過 50 家移動運營商集團開展合作,覆蓋全球大部分國家與地區。Jasper 通過宜通世紀與中國聯通簽署排他性戰略合作協議。愛立信與中國電信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共同為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全球物聯網連線服務。AEP 平臺具有一定行業屬性,截至 2017 年 6 月底全球知名的 AEP平臺近 450 個。

應用逐步湧現,從綜合價值看廣域物聯網在個人穿戴、車聯網、工業領域的收入規模位於前列。到 2020 年:從收入規模來看,佔據收入前三位的是個人穿戴、車聯網、工業領域應用;從增長趨勢看來, 車聯網(92.5%),健康醫療(77.5%)和智慧城市(32.2%) 排名靠前。AT&T、Verizon 等海外運營商在車聯網深入佈局,與整車廠商合作前裝市場。國內目前物聯網連線數較多的領域包括 智慧家居、共享單車、遠端抄表、畜聯網 等。
2、5G 支援物聯網的擴充套件升級
國內力爭“5G 引領”,支援萬物互聯的拓展升級。5G 標準制定按計劃推進,預計 2018年 6 月份 R15 標準完成,將支援 eMBB(超大頻寬);預計 2019 年底 R16 標準完成,增加對 URLLC(超低時延)、mMTC(超大容量)的支援。在 5G 產業化之前,工信部等部委持續推動智慧網聯汽車(V2X)、低功耗物聯網(NB-IOT)的研究和落地,培育和壯大中國產業力量,在向 5G 切換過程中掌握更多主動性。
最近幾年來,我國的物聯網產業規模已經達到7500億元,機器間相互連通規模也已超過1億元。中國移動已建立起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物聯網體系,服務超過9100萬名使用者。
據統計,目前,國內物聯網連線數已達16億個,預計2020年將超過70億個,市場規模達到2.5萬億元。預測 2022 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物聯網連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