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喝咖啡邊買進口商品,他融資1500萬聚100萬用戶
原標題: 邊喝咖啡邊買進口商品,他融資1500萬聚100萬用戶
吳悅寧創立的“KK館”是一個進口商品O2O平臺,銷售國外完稅及免稅食品、日化等商品。2016年2月,該專案獲得1500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截至2016年2月,“KK館”SKU近1萬,移動平臺使用者近100萬。
2014年,為趕上O2O的風口,吳悅寧曾連開4家社群商鋪,並上線PC網站,銷售國內零食、個人護理等產品。不到一年,兩任門店總監提出辭呈,4家社群商鋪同時關閉,他損失了近1000萬元。
之後受方所書店的啟發,他決定要做一家感性的、充滿網際網路思維的進口商品O2O平臺——“KK館”。
2014年10月份,吳悅寧著手尋找進口商品供應商,但由於進貨量小,他被很多國外品牌商的國內總代理拒絕。為此,吳悅寧不斷給總代理打電話,甚至提出預支貨款的合作方式。被他的誠意打動,部分總代理許諾供貨,有的則給他省級代理的聯絡方式。
2015年1月,吳悅寧籌辦3個多月的“KK館”開業了。PC端及移動端同時上線,覆蓋70~80家供應商提供的3000多個SKU,品類為食品、個人護理。店鋪商品銷售價與線上相同。
吳悅寧用“場景比較誇張”形容當天開業的人流。“咖啡館沒有空位,400多平方的店擠滿了人。”當日店鋪流水近10萬元。
5個月之後,吳悅寧把商品的品類從完稅商品擴充套件至免稅商品。“進口商品的稅要自己負擔,免稅商品不需要交稅。前後一對比,進口商品能比市面便宜30%。”
尋找海外供應鏈上,吳悅寧依靠的是公司的一位合夥人——後者有10多年進出口貿易經驗,通過朋友關係對接到少量東盟的食品廠商、日韓的化妝品廠商等。同時,他與國外品牌商在當地的貿易公司達成進口合作。
解決供應鏈問題之後,吳悅寧在國際物流方面同“遞四方”合作。商品從海外運至國內保稅倉,每公斤運費約為20元,單價高的商品運費較貴。
吳悅寧在廣州設有一個1500平米的保稅倉。海外商品進庫後,再由德邦、圓通等快遞公司配送。
截至2016年2月,“KK館”SKU近1萬,其中約5000個SKU來自國外品牌商(數量較少)或國外貿易商,產品涉及食品、個人護理等6大類,線上、線下的消費額比例近1:1。平臺使用者近100萬,日活不到20%,首日留存率近40%,使用者復購率超40%。
2015年12月,“KK館”落地廣州、羅定、深圳。這是“KK館”的第一批加盟店。截至2016年3月,“KK館”已在廣州、深圳等地擁有4個加盟店。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業家系授權釋出,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