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以來,二次元科幻作品都在說基因編輯會帶來的可怕後果
文章轉自公眾號:有飯YouFun(ID:YouFunLab),作者:有飯蛋包飯
露、娜、基因改造、特殊能力,關於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事讓人想起高達。
在露露和娜娜之外,你能看到《機動戰士高達SEED DESTINY》裡的露娜(Lunamaria·Hawke)操縱紅色扎古禦敵,並思考著生死和人類未來的場景。

除了露娜,如Xmen、Lucy、Wade也在各自的世界裡體驗過關於基因改造的事兒,這些故事結局各異,作者們各有各的觀點。或許50年後,這些觀點都將被現實挨個驗證。
美、日漫中的基因改造
基因改造是實現進化的方式,幾乎是科幻文藝作品的必備情節。
對創作者來說,基因改造是創造有趣故事、高能戰鬥的邏輯基礎。而在眾多相關作品裡,這項技術多處在政府或極端科研機構手中,是權力爭奪戰的核心。
更高超的基因改造技術,意味著有可能產出進化程度更高的生命體,帶來更強大的力量以及金錢和權力收益。
在以漫威為代表的美漫和《高達》為代表的日漫世界裡,基因改造的故事有很多,思考的主題包括基因改造形成的個體命運改編和新人類與舊人類關係兩個方面。
死侍——漫長到讓人絕望的生命

如《死侍》中的Wade,身患癌症,為了求生植入了金剛狼的基因,獲得自愈能力和超強的力量和反應,後因紫薯怪詛咒有了不死之身。
在漫畫和電影中,死侍被塑造成一個性格乖張而永恆孤獨的人物。
因為基因改造,Wade獲得了盡丈夫、父親責任的機會,但無力干預守護物件們正常的生老病死。如果懷孕的女友未死,死侍可能面臨目送兒孫、好友相繼去世而自己要無限苟活的命運。
在《死侍2》中,他救出了被醫生虐待的超能力少年,自己卻帶上項圈,希望以此終結生命。後來的“為和平而戰”,大概只是Wade為漫長而孤獨的生命找個樂罷了。
浩克——不可控帶來的自我懷疑

班納博士屬意外情況發生的基因改造,因被伽瑪射線輻射產生異變,情緒激動時即變為浩克。
班納和浩克被塑造成兩個性格的人物,前者謹慎剋制,後者單純隨性。為了不傷害他人,班納捨棄了所有在研科技專案隱居,並對本體存在的意義產生懷疑。(7個博士學位不如一個會亂砸的浩克有用)
同樣的,浩克的人格也對自我價值有所疑惑,在《雷神3》裡定居在薩卡星,因為“地球討厭浩克”。
在變異之後,無法正確使用和控制特殊能力,對普通人世界造成傷害,是《綠巨人》對再進化的思考。
神奇四俠——新能力和新鬥爭

《神奇四俠》是最早的超級英雄漫畫之一,四個主角因太空輻射發生變異,擁有隱身、石化等能力。
這種特殊能力也啟發了反派角色毀滅博士,通過科研變異和研究魔法,毀滅博士試圖主動為自己增加特殊能力,以更高階的進化和力量,換取更大的權力。
可以說神奇四俠變異能力是對抗博士的英雄之力,也是這場波及大量普通人類的大戰的種子。
Xmen——多數人的恐懼

作為《死侍》的連線篇,《Xmen》先提出了變種人的世界觀。
變種人Mutants是一種因基因突變產生的人類進化分支,除人類基本能力外,擁有更強的特殊能力,如金剛狼的自愈、綠妹的少食長壽等。
在《Xmen》中,由於變種人被認定為“更強的人類”,引起了普通人的恐慌,因此受到當局和大部分普通人的敵視。
面對這種敵視,X教授一行選擇證明自己種族的友善和存在價值,萬磁王一行則選擇奪權。故事以變種人中善惡對抗為主,但實際上講述著不同生命體之間的求同存異。即便萬磁王一派被徹底消滅,X教授一行人仍會活在普通人的敵視之中。
有些時候,更強的力量和差異性,帶來的是多數人的恐懼和排擠。
高達SEED——新人種的繁衍

高達SEED系列作品中,獲得SEED能力的人類被稱作Coordinator,中文譯名為“調整者”。
調整者由普通人類經過遺傳基因調整而成,具備比普通人更優的能力,包括智力、體力等多個方面,是舊人類和新人類之間的過渡人種。在C.E.紀元裡,調整者的後代可以遺傳父母已有的基因,逐漸進化成新人類。
在故事中,調整者因能力突出,很快成為舊人類世界中的精英階級,自詡為新人類,並對普通人抱歧視態度。
這種基因形成的階級化在C.E.紀元裡產生了諸多矛盾。首先,調整者為保障血統,被規定只能與調整者結婚生子,部分非調整者開始反抗“精英階級”,主動攻擊調整者。
另一部分想升級為調整者的人,為了打破技術壟斷,開始發起掠奪行動,反派更在其中利用調整技術牟利並坑害部分普通人。
兩個人種之間不能實現全面的進化,最終形成對立,影響了紀元的安定,這與技術發明者的初衷背道而馳。

除此之外,如《EVA》人類補完計劃中也提到“人工促進的進化,以犧牲遠古生命為代價”的觀點,將否定舊人類作為孕育新人類的基礎。
在已有的關於基因改造的作品中,所有打破現有“人類”概念的嘗試,都被劃入雙刃劍的行列。通過科學技術加速自然進化過程的方法,到底會對個體、社會和整個人類產生哪些影響,還都處在猜想階段。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在基因編輯嬰兒訊息釋出的當天,有122位科學家釋出聯合宣告譴責此事。他們認為,基因編輯技術本身脫靶的不確定性暫未解決,技術所造成的倫理和其他巨大風險無法估量。

如《科學怪人》裡的弗蘭肯斯坦,他認為自己有以科學手段征服死亡,創造新物種的能力,他確實成功了。但新生的怪物難以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並殺死了他的弟弟和妻子。
關於某項技術的應用,核心問題從來不只有技術本身,更重要的,是技術應用之後所造成的難以想象的,且不能退檔重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