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夜拍小王子——OPPO R17 Pro 上手測評
OPPO的華麗蛻變
OPPO Find X無疑是2018年最具突破性的手機之一,也是OPPO的轉型之作,第一款量產3D結構光模組安卓手機、首款雙軌潛望式攝像結構、93.8%最大屏佔比、3.4mm最窄下邊框、以及35分鐘充滿一部手機的SuperVOOC等黑科技,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最特別的是沒有找任何明星站臺,曾經依靠明星代言、收割廠妹的標籤,正逐漸被科技感、未來感所代替。OPPO還是那個OPPO,不一樣的是OPPO的產品定位與使用者對它的看法,正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變化。
最新上市的OPPO R17 Pro,同樣是黑科技驅動型產品,沒有明星來站臺,它在R17的基礎上,升級高通驍龍710處理器,新增了霧光漸變色、50W SuperVOOC 超級閃充、後置TOF鏡頭、以及可變光圈等科技元素,效能整體有所提升,尤其對夜景拍照有較大的提升,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體驗呢,下面我們就一起看一下這款產品。
OPPO R17 Pro 簡單開箱
OPPO R17 Pro 的包裝保持了R17的紫色主色調、抽屜式抽拉結構,正面是手機的彩色大圖,以及OPPO R17的標識很醒目,視覺上給我的感覺神祕而華麗。本次體驗的正是喜歡的霧光漸變色版本,採用3D霧光玻璃搭配全新凝光漸變工藝相結合,效果非常漂亮。
開箱全家福。包括OPPO R17 Pro手機*1、手機殼*1、卡針*1、超級閃充電源介面卡*1、超級閃充USB資料線*1、Type-C介面耳機*1、說明書*1、質保卡*1。
從耳機的Type-C介面來看,OPPO R17 Pro取消了熟悉的3.5mm耳機介面,老耳機就得考慮轉接線了。如果配件中多送一條Type-C轉3.5mm耳機線就更貼心了。
SuperVOOC 超級閃充套裝,最大50W輸出,35分鐘充滿一部手機,想想就期待。
一面色魔霧光漸變 / 一面水滴全面屏
第一眼看到OPPO R17 Pro真機,有一種被“驚豔”的感覺,首先是機身的藍紫炫彩、其次才是全面的水滴屏,外在識別性非常高。
不曉得什麼時候開始,OPPO把“色彩”玩的這麼溜,R17 Pro的藍紫漸變視覺效果非常震撼,有種光線穿過薄霧的朦朧質感,工藝上是由3D霧光玻璃搭配全新的凝光漸變,所呈現出的炫彩漸變,如同一件”藝術品“讓我的眼睛一直沒離開過後殼,以至於忽略了正面 的水滴屏,還有種不忍去摸的小心翼翼,怕破壞了這獨特、細膩的美感,事實上磨砂材質的後殼握在手裡也是一種享受,觸感非常的細膩,並不會有擔心的指紋,贊。
與R17稍微有些不同,R17 Pro的後殼新增了曲面的設計元素,後殼與中框的結合處嚴絲合縫、過渡平滑,不僅提升了手持的握持感,還讓整機看上去更薄、更有層次感。
OPPO R17 Pro搭載了一塊6.4英寸的”水滴“全面屏,與今年流行的”劉海“全面屏有些不同,它把”劉海“切割掉的區域最大程度的縮小,僅留出了一個前置攝像頭的區域,用曲線勾勒出一個弧面,看上去像是一顆水滴即將落下的瞬間,有一種活力、靈動之美,這也是”水滴屏“這個名字的由來。
螢幕的表面搭載康寧剛剛釋出的第六代大猩猩玻璃,抗跌落效能有較大改進,降低了碎屏的機率,顯示引數方面保持了與R17一致,對角線長度6.4 英寸,三星 AMOLED顯示面板,解析度2340X1080,91.5% 屏佔比。結合實際效果來講,文字、圖示顯示非常細膩,通透感很強,水滴屏給我的感覺比劉海屏有所進步,第一是實際顯示的面積更大,第二是曲線過渡看起來更和諧。
事實上為了達到91.5%的高屏佔比,R17 Pro在內部堆疊上採用較多的“隱藏“設計,比如把光線感測器隱藏在了水滴右側的螢幕下方,距離感測器也延續了Find X 的”TP+屏下紅外“方案,隱藏在螢幕下方,完美解決了”水滴屏“感測器堆疊的侷限性。
R17 Pro的”窄邊框“表現也很優秀,尤其是下邊框有較大進度,目測僅有4mm左右,與採用 COP 封裝的 Find X 非常接近,同時也是得益於更窄的下巴與邊框,為R17 Pro 91.5%的屏佔比打下基礎。
相對於感測器的”隱藏“,R17 Pro 指紋感測器更是”藏“出了新高度。R17 Pro搭載了前置光感螢幕指紋感測器,原理上是通過螢幕下方的影響感測器給指紋”拍照“、進而識別解鎖,然而螢幕會遮擋進光量怎麼辦呢?R17 Pro採用CMOS+MicroLens的方案,12.5μm單畫素尺寸搭配3P鏡頭,大幅提高了進光量,進而實現了官方給出了0.41秒的解鎖速度。
實際解鎖方面,手指按上去解鎖體驗非常流暢,識別準確率表現也很優秀,指紋解鎖的動畫效果也很炫,很有科技感,贊。
但美中不足的是在解鎖速度方面,相比較傳統的物理指紋感測器模組”一碰即解鎖“還有一些差距,需要把指紋按上去半秒鐘左右,不過對於這個結果樓主表示已經很滿意了,目前微信和支付寶均可正常使用。
中框頂部、底部設計有一條凹槽,與Find X的”月牙彎“非常類似,揚聲器、Type-C 介面、SIM 卡槽被”圈“在這個凹槽內,視覺上更有看頭。值得說明的是,R17 Pro 去掉了傳統的3.5 毫米耳機插孔,新的Type-C介面支援 USB 3.1 Gen1,還支援DP視訊輸出。
左側是音量加、減鍵,右側是電源鍵。
R17 Pro手機的背面,可以看到後置相機有三個鏡頭,莫非有新出的”三攝“?從上到下依次是:1200 萬畫素攝像頭+2000 萬畫素攝像頭+TOF 3D 立體攝像頭,從拍照功能上來說,它仍是雙攝相機,最上面一顆鏡頭是TOF 3D立體攝像頭,能夠通過紅外在較大範圍內獲取精確3D深度資訊,從而拍出3D立體照片。
Hi~請叫我夜拍小王子
拍照一直是OPPO手機的強項,OPPO R17 Pro除了TOF黑科技之外,相機配置同樣看點十足,軟硬體結合致力於打造完美的夜拍效果,在硬體層面1200萬畫素 + 2000萬畫素後置雙攝、搭載”F1.5/F2.4靈動光圈“、1/2.55大感測器尺寸IMX362、1.4μm大畫素尺寸、OIS三軸光學防抖組合,前置一顆2500萬畫素AI美顏攝像頭,在軟體層面包括AI超清引擎、RAW HDR等,不論軟體、硬體均處於行業前沿。
這個靈動光圈就意思了,它可以讓光圈在F1.5/F2.4之間切換,AI監測到外界光線較好的情況時,自動切換至F2.4光圈,以獲得更好的畫面解析度,而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自動切換至大光圈F1.5,以提高光圈進光量、保持相對低的ISO,讓照片保持亮度的前提下減少噪點,尤其適合光拍攝,非常期待R17 Pro的實際表現。
不囉嗦,直接看樣張。
先來張夜景鎮樓,手持拍攝的室外霓虹燈,模式:夜景模式。注:以下所有照片均為原片經過壓縮尺寸、裁剪後貼出,未做調色等處理。
結合樣張來看,成片在畫面亮度提升的情況下,夜幕中未看到明顯的噪點,樓層窗戶上的細節也保持的較為清晰,大樓上的霓虹燈的光影也處理的恰到好處,紅綠藍色彩還原的也比較自然,沒有過曝帶來的模糊,很難相信是在夜間八點用手機拍出的照片,最重要的是純手持長曝光拍攝沒有糊片,樓主標識由衷的滿意,贊。
拍夜景時,可以直接用”拍照模式“,系統智慧偵測環境亮度、並給出對應的曝光值、快門等引數,也可以直接選擇“夜景模式“,區別在於按下快門後”夜景模式“下會利用長曝光提升畫面亮度、利用演算法進行合成處理,整個過程大約3秒鐘的時間,能在3秒內不糊片也非常不容易,除了OIS三軸防抖的作用外,不曉得演算法上做了多少優化,讓R17 Pro能在暗光下拍出漂亮的效果。
下面送出多組”拍照模式“與”夜景模式“的效果對比,大家感受下。從結果來看,前兩組AI拍照效果好一些,而第三組夜景模式好一些,只能說在不同的場景下,各有各的優勢。
拍照模式(室內、AI開啟)
夜景模式
拍照模式(室內、AI開啟)
夜景模式
拍照模式(室外、AI開啟)
夜景模式
AI開啟拍照模式下,除了根據環境調整拍照引數之外,還能智慧檢測拍攝物件,比如食物、植物、建築、人像等等。
下面再來一組室內夜景,拍攝模式:手持,夜景模式。
拍攝場地在一個音樂餐吧,環境光線非常複雜,頂上有氛圍燈與軌道射燈,背景還有LED電視牆,同時也有綠色植物、紅色的花、以及金屬的管道等,手機拍照想要同時兼顧到高光、地光、以及材質的細節,十分困難。而R17 Pro拍出的這張照片,光圈F1.5、ISO142、快門速度0.1秒,畫質解析度很清晰,猜測OIS三軸防抖後臺預設開啟,也沒看到明顯的燈光過曝,綠色紅花的色彩還原也很優秀。
拍照模式(AI開啟、微距開啟、HDR自動、炫彩關閉)
微距模式、HDR開啟、炫彩開啟,對比度更高一些。 結合以上虛化樣張來說,首先是拍的時候非常快捷,鏡頭靠近鮑魚、並留出一定景深,系統便會自動調出微距模式,其次是虛化的效果比較自然、柔順,過渡部分沒有生硬的撕裂感,色彩還原度也不錯,由衷的感到隨手拍出好照片不再是難事,整體表現滿意。
此外,R17 Pro的人像模式是傳統強項,也是妹子們最喜歡的功能,內建有智慧美顏、以及自定義美顏等,可以針對臉型、眼睛、鼻子等具體部位進行區域性優化。光效有自然光、膠片光、影調光、雙色光、特寫光、抖光等6種光效,非常的貼心,可以拍出不同風格的人像。與之相關的,萌拍是利用人臉識別、AR技術進行的趣味拍攝,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體驗一下。
最後送出R17 Pro拍攝的小哥哥小姐姐熱舞表演,蠻熱鬧的。
R17 Pro拍攝的熱舞視訊。
ColorOS 5.2——AI智慧加持下的小清新
系統方面,R17 Pro搭載了最新的ColorOS 5.2系統,清爽、小清新仍是系統的主打風格。不同的是ColorOS 5.2引入最新的AI人工智慧的元素,智慧分析使用者最開啟的應用,並提供專屬優化來提高程式的響應速度,提供更為合理的系統能耗佔用,致力於讓系統越用越快、提供智慧化的操作體驗。
負一屏類似使用者的智慧助手,是一個集大成的智慧資訊中心,包括出行資訊、天氣資訊、飛機火車行程提醒、快遞進度更新等等,可以根據時間、地點的變化給使用者提供及時的提醒,比如關聯到手機號的快遞都可以在這裡一目瞭然,蠻貼心的,卡片式的介面也很簡潔,看起來不費力。
智慧側邊欄是R17 Pro的一個實用快捷功能,類似於Macbooke的Dock欄,不用的時候可以隱藏在側面上,使用的時候手指向左滑動拉出即可,習慣了之後手機操作省了不少步驟。此外,側邊欄根據快捷的不同分類卡片式顯示,進一步提高了操作效率。
如果你的手機側面沒有側邊欄,也不要著急,可以在系統設定中的智慧便捷頁面啟動,橫屏豎屏都可以拉出智慧側邊欄,在任意介面快速切換應用或使用快捷工具,還能以浮窗形式開啟特定應用,同屏之下邊看小電影邊撩妹,咳咳算是很奇妙的體驗吧~
R17 Pro同樣內建了智慧語音助手,長按電源鍵0.5秒即可喚醒助手,之後可以通過語音與手機進行互動、聊天、查詢天氣、導航等操作。
結合實際體驗來說,語音助手“小歐”的語音識別速度、準確率都非常優秀,體驗也比較流暢,美中不足的是語音互動的深度學習邏輯還有待提高。
下面舉兩個例子加以說明,比如我說“小歐導航區附近最近的酒店”,小歐第一步先丟出來一堆酒店列表,然後問我“想去哪一個”,然我我說“第一個”,小歐就調出導航設定第一個酒店為目的地;但如果我說“小歐最近的酒店有哪些?”,小歐可以丟出來酒店列表,但我接著說“導航去第一個”,小歐可能就沒辦法對上下文資訊進行關聯。
三指下滑截圖、三指上滑分屏。
安全性方面R17 Pro也做了不少努力,畢竟個人隱私愈加重視的當下,使用者購買手機時安全性是個重要指標。R17 Pro提供了應用層面、個人層面的、聯網層面、基站層面等的安全措施,針對OPPO商店之外的APP安裝做了重重防護,畢竟這是木馬後門建立的最快方式。此外,R17 Pro還提供一想SOS緊急呼救,緊急情況下連按電源鍵,便可觸發緊急呼叫,如果滴滴出行出事的妹子有這個功能就好了。。。
微信支付寶支付防護。
解鎖是手機安全的重中之重,OPPO R17 Pro提供了指紋解鎖、以及面部解鎖兩種方式,除了解鎖之外,可以用於應用加密、私密保險箱、安裝與簡訊扣費驗證等方面,大大方便了日常操作體驗。值得說明的是,R17 Pro的面部識別是2D視覺識別解決方案,而非3D結構光解決方案,效率以及安全性方面不如後者。結合實際面部解鎖體驗來講,白天光線好的情況下識別速度快且流暢,晚上光線不好的情況下識別效率有所下降,還好在面部設定中開啟補光可以彌補。個人經驗而談,R17 Pro的面部識別 + 抬手亮屏功能組合體驗非常棒,日常拿起手機不需要按鍵,直接就面部解鎖進入桌面。
屏下光學指紋解鎖,提供了三種解鎖動畫效果,效果很炫很有科技感。
顯示方面除了三星的AMOLED屏,R17 Pro系統層面提供了字型大小、夜間護眼、OSIE超清視效、冷暖色調自定義等方面的調整,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需要、喜好進行調整。
鎖屏雜誌。
解鎖介面。
遊戲層面,R17 Pro同樣提供了手機專屬遊戲空間,對手機安裝的手機遊戲智慧識別,並提供了效能(高效能、低功耗、均衡)、亮度(亮度鎖定、跟隨系統亮度)、免打擾(遮蔽來電、遮蔽通知、遮蔽所有、顯示來電與通知)等方面的優化,並與業內主流遊戲引擎Unreal Unity cocos達成了意向及合作關係,從底層對手機遊戲進行效能的優化,下文會結合吃雞及農藥進行介紹。
遊戲空間優化。
吃吃雞、跑跑分,努力做一部流暢手機
硬體方面,R17 Pro 搭載了驍龍 710 + 8GB記憶體 + 128GB內建儲存,8G大記憶體保證了多開多工、大程式同時執行不崩潰,128GB的儲存也夠良心,足夠大的空間讓使用者放肆使用不擔心不夠用,驍龍 710是高通新推出的一款10nm工藝價效比”神U“,提高了運算速度、降低了功耗,再一個是強化了AI處理單元,但其在運算處理及圖形處理方面,跟驍龍845仍有不小的差別。
不過,熟悉OPPO的朋友都清楚,硬體配置一直不是OPPO的長項,同價位的一加總會比OPPO配置上高一些,不過換個角度來說,手機嘛外觀顏值夠高、操作流暢、順手就好了,畢竟也沒多少人去質疑過iPhone的手機配置 。
下面不免俗套,丟出安兔兔、AI效能測試、GeekBench等跑分資料,大家自己感受下。
安兔兔
AI測試
GeekBench
下面結合熱門的手機遊戲《絕地求生:刺激戰場》看下R17 Pro的表現如何。
啟動遊戲,OPPO遊戲空間後臺預設載入圖形加速,並釋放585MB記憶體、開啟免打擾。
遊戲畫質級別越高、幀速越高,對系統的負荷越大,測試效果會更加明顯。畫面設定上,OPPO R17 Pro在均衡畫質下,可開啟超高幀執行,而在高清畫質下,只能開啟高幀執行,下面結合高清高幀模式下游戲進行體驗。
實際吃雞過程中,OPPO R17 Pro高清高幀模式下運行了1個小時左右,全程絲般順滑無卡頓,畫質、流暢性都沒有問題,最讓我驚喜的是,吃雞過程中手機沒有熟悉的燙手感,莫非OPPO 也有類似“液冷”的黑科技?
10分鐘充滿40%,雙電池續航1.5天
OPPO R17 Pro 配備了3700mAh鋰聚合物電池,容量看起來並沒有優勢,但值得說明的是這3700mAh電池由兩塊1850mAh電池組合而成,這就有點意思了。原來這個OPPO為自駕的超級閃充SuperVOOC而定製設計,充電器最高功率接近50W。
結合實際充電效果來說,充電時剩餘電量5%,大約10分鐘已充滿45%,大約30分鐘已充滿100%,歎為觀止,也許是目前充電最快的手機了。
充電電壓曲線
充電溫度曲線
充電介面動畫挺好看的。
經過實際測試,R17 Pro的實際續航表現優秀,聊微信30分鐘、看了一個電影約1.5個小時、打電話約20分鐘、吃雞1.5個小時之後,電量剩餘42%,R17 Pro基本可保證一天的使用,輕度遊戲使用者用上1.5天應該問題不大。驍龍710晶片雖然在遊戲、效能上不足驍龍845,但是低功耗低發熱方面有不少的優勢。
總結
OPPO R17 Pro獨特的霧色漸變外殼,帶來極高的辨識度、或者叫存在感,走到哪裡都是一道不可忽略的風景,偶爾還會有妹子上來“搭訕”,不過是問手機的型號。
就像文章開頭所講,曾經的OPPO如小家碧玉的少女,而今已華麗蛻變而風姿卓韻。隨著體驗的深入,R17 Pro持續給我帶來驚喜,如果說最初是被藍紫霧光漸變後殼所炫到了,那麼後來的91.5%屏佔比水滴全面屏、屏下光照指紋解鎖、TOF 3D鏡頭、以及可變光圈鏡頭等,則在日常使用中帶給我更加暢快的體驗,尤其是R17 Pro出色的夜拍效能,讓夜間拍片不再是難事讓我倍感受用,另外35分鐘充滿一整部手機電池的SuperVOOC 超級閃充,又為其增色不少,非常適合喜歡自拍、追求時尚的年輕人。
說起不足的話,自從用上了OPPO R17 Pro樓主感到由衷的糾結:霧面漸變後殼帶套真心可惜了,不帶套裸奔又怕碎;再一方面手機用起來不錯,但4299元的定價有些高了,身邊有不少朋友經歷了雖然喜歡、只因囊中羞澀、所以望而卻步。
本文作者極果見習體驗師:軒轅
本文由極果見習體驗師軒轅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