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虧損中競爭 美團外賣的發展隱憂如何才能徹底解決?
近日,美團的支付業務被質疑存在違規經營,在網路上引起軒然大波。11月21日,職業打假人王海在微博舉報美團放著有支付牌照的錢袋寶不用,違規經營二次清算業務,其可能涉及挪用資金或吃利差。美團方面則做出反應表示已按有關部門要求進行了整改。
其實王海做出這樣的推測也並不是毫無根據,現階段美團仍然存在巨大的虧損,外賣市場仍然十分燒錢。美團釋出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期內虧損高達833億元人民幣(調整後虧損淨額為25億),說明美團今年仍然處於擴張時期。
與此同時,競爭對手餓了麼與口碑合併,並且在阿里巴巴的支援下與美團對抗,這場大戰顯然不可能速戰速決。美團的平臺規模和虧損數額都在快速擴大,在這一過程中美團能否順利地成為網際網路巨頭?面對餓了麼的繼續進攻,美團在外賣市場上又會採取怎樣的動作?
外賣市場美團仍然佔有優勢 業務擴張與虧損並存
上週,美團釋出了今年第三季度的財報。2018年第三季度,美團營收與虧損都在大幅增長,營業收入達到191億元,同比增長97.2%;毛利總額46億元,同比增長33.2%。其中期內虧損833億元,調整後淨虧損為25億元,與上年同期9.55億同比增加 。
從市場佔有上看,現在外賣市場上美團成功佔據了領先優勢。據DCCI釋出的資料顯示,今年8月,美團外賣、餓了麼與百度外賣市場份額分別為63.3%、29.1%和6.2%,餓了麼與百度外賣合併後也只有美團份額的一半左右。阿里方面緊接著將餓了麼與口碑進行了合併,並且將本地生活服務也加入了雙11活動,也是希望能夠吸引使用者,追上美團的市場佔有率。
在美團這邊,無邊界的理念還推動美團不斷進行戰略擴張,從團購和外賣擴張到外賣的上下游、到酒旅、出行等等。同時對不利的業務及時進行收縮,擱置了網約車的擴張,砍掉了松鼠便利和充電寶業務。在一定程度上,美團虧損的原因,也和這些業務的擴張、試水有關係。
在第三季度結束以後,美團還幹了一件大事。10月底,美團宣佈進行組織升級,將傳統業務更多地圍繞“到家”和“到店”兩個事業群組,並且更看重對於B端服務能力的發展。因為B端在盈利上有較大空間,同時對B端的吸引力最終又會通過商家間接影響到C端使用者,因此B端的爭奪在接下來也會是外賣市場競爭的一大重點。

規模增長背後仍然有隱憂 阿里系是最大對手
儘管美團有著很好的增長態勢,並且適時地探索業務延伸範圍,但是它要面對的問題也依然存在。美團的綜合實力畢竟有限,在其所涉及的領域裡,阿里系也在步步緊逼。
(1)阿里系成美團勁敵 餓了麼自帶生態優勢
隨著餓了麼和口碑合併為一家本地生活服務企業,阿里系與美團的競爭就完全超出了外賣領域,變成了阿里系在後面對準美團展開全面的追擊。從規模、資金、流量等方面看,雙方的實力都不容小視。
餓了麼的力量不在於其自身,而在於阿里系的生態力量。隨著阿里會員體系的打通、整合,餓了麼的會員服務消費也會隨之增長。美團這邊與騰訊的合作是有限的,整個生活服務領域美團是自己來做,也希望建築起自己的生態。這可以增強美團的穩定性,但當直接與阿里巴巴這樣的巨頭競爭時,還是沒那麼得心應手。
(2)現階段美團並沒有很高的利潤 摩拜等業務盈利機會也很小
另外,美團的虧損實際上也會影響市場對其的看好程度。從毛利率上升的趨勢看,美團佔有的市場未來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好,但是現在美團的整個市值能不能客觀反映其實際價值水平呢?美團上半年到店酒旅的毛利已經接近90%,但只是其營收的1/4。其真正的主營業務,佔營收60%的外賣,毛利率現在也只有16.6%。
新收購的摩拜單車業務,同樣也很難盈利,如果摩拜漲價,哈囉就會乘虛而入,在這一塊即使不說大肆補貼,但燒錢也還會繼續。至於其他方向的盈利手段,ofo已經試得差不多了,並沒有見效快的模式被跑通。再加上其他領域的擴張燒錢,美團在目前也還很難走出虧損的境地。
(3)發力B端市場爭奪上 美團既有優勢也有不足
本地生活服務對B端市場的爭奪多圍繞在供應鏈、信貸還有SaaS等方面。在供應鏈方面,美團通過快驢為商家進貨提供便利。從艾瑞資料顯示的月活來看,快驢15萬月活遠高於餓了麼推出的有菜,後者的月活在2萬以下。從抓住商家的上游環節來說,美團確實取得了一定的先發優勢。
如果美團只是對陣餓了麼,B端的事其實就還好說。但面對阿里巴巴,美團的B端服務能力恐怕就差點火候了。無論是對商家的服務能力,還是在信貸、SaaS等方面的產品實力,阿里巴巴都有較強的基礎。尤其是餓了麼還打算推出未來餐廳,提供一個培養孵化品牌商家的平臺,對小型商家的賦能作用十分明顯。因此接下來美團不可避免要在B端服務方面迅速提升能力,這樣才能在外賣市場的下半場競爭中游刃有餘。

競爭還會持續很長時間 誰能在發展中佔得先機?
因為美團現在還是保有更強的實力,因此還具備一定的緩和空間。在應對餓了麼的進攻時,有充分的時間來做出反制措施。在對方的合併或新業務並未磨合好的時候,應儘量提升自身實力,這些實力在未來會成為繼續維持現有優勢地位的重要資源。
(1)儘量搶佔B端市場 吸引商家使用美團的B2B服務
美團平臺對B端的服務水平會影響到商家的服務品質和效率,這是爭奪B端市場的重要資本。B端的提升還可以優化C端使用者的體驗,所以B端服務能力越來越成為市場競爭中的關鍵要素。
美團現在要儘快地開啟B端市場,不然就可能被他人取得先機。例如美團快驢固然具有對有菜的優勢,但是位居行業前列的美菜商城月活幾乎是快驢的3.5倍,如果美菜網倒向阿里系,對於快驢來說形勢就大變了。美團網手上有的是C端客戶資源,外賣又是一個雙邊網路平臺,如何利用消費者自願快速聚攏商家來使用自家的B2B服務,或許是美團可以考慮的事情。
(2)不斷提升服務品質 保障C端消費者市場基本盤
除了通過豐富的商家生態來吸引使用者之外,本身品質保障和服務質量也是影響消費者如何抉擇的重要因素。在外賣品質上,嚴格把控商家食品生產,保障外賣食品儘可能健康無害,這是平臺必須堅持的原則。像近期梨視訊曝光的外賣料包事件就暴露出外賣行業的很多缺陷,這種現象平臺應該及早介入,不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在服務質量上,儘量改善使用者的體驗,在打包、配送等環節做到安全、高效,自然能夠產生更強的競爭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新技術投入應用,對小象生鮮應用區塊鏈溯源技術,規避前段時間有的生鮮店面換標籤的這種亂象。在配送上如果無人配送能夠逐漸落地,也會成為提高效率的一條途徑。
(3)提升生態協同能力 提高使用者粘性和忠誠度
阿里系的生態協同除了在很多服務。資料上可以打通之外,一個很直觀的方面就是88VIP會員體系,可以有效地將阿里各個業務的忠實使用者進行互相倒流、轉化,同時讓他們的粘性和忠誠度都獲得提升,而不僅僅是在具體某個業務上獲得一點優惠。
這一做法在其他沒有太多生態協同體系的企業中同樣得到了呼應,京東、喜馬拉雅紛紛找到了自己的合作伙伴。其實美團也可以找這樣的合作伙伴,其自身也有外賣、共享單車等可以做文章的業務。如果和其他某個產品聯合起來推出會員,對使用者忠誠度的培養也是有好處的。不過,各企業之間的利益分配難題可能會是一個干擾因素。
總之,美團和餓了麼的戰事不會輕易平息,美團雖然處於優勢地位,但也面臨重重隱患。隨著戰場從C端擴充套件到BC兩端,美團和餓了麼的下一輪較量已經在路上。對於雙方來說,本地生活服務這一領域都是重要的核心業務之一,沒有誰會輕易放鬆。美團如果想要取得先機,就要看它能不能在商家和使用者服務方面做出成績來了。
文|凌晨六點,遊戲工作室(http://www.youxisenlin.com/)作者,多家科技媒體專欄作家,TMT行業自由撰稿人 微信聯絡:siquan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