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市場激烈競爭,企業如何才能脫穎而出?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流量成為了各個企業的爭奪物件。企業通過做活動,做宣傳等各種手段來搶奪流量。可是,隨著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被市場的淘汰的速度也變得越來越快。那麼,企業如何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呢?
市場環境異常嚴峻,僧多粥少成常態
如今的傳統電商增速放緩,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中心化電商平臺已經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這種中心化模式的本質就是平臺方匯聚流量,提供並掌握消費者購物的第一入口,商戶通過這個入口獲得流量銷售商品,平臺以此分成。但是,這種模式如果是處在平臺的快速發展期,商家是可以通過這個入口獲得巨大流量的,確實是能夠幫助商家提高銷售額。
可是如今,這些大平臺已經如今已經進入了發展的瓶頸期,平臺流量增速放緩,平臺使用者量趨於穩定。可是入駐到平臺的商家卻越來越多,商家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最終導致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從而使得商家的獲客成本越來越高昂。

中小微企業處境尷尬,陷入惡性競爭
本來平臺的流量和商家就已經處於了僧多粥少的境地,更讓中小微企業尷尬的是,流量的分佈非常不均勻,幾乎大多數流量都聚集在頭部商戶。據估計,天貓的20萬頭部商戶買走了平臺80%的流量,淘寶的900萬中小商戶只能瓜分剩下的20%流量。中小商家的銷售增速跟不上流量成本的增速,大部分中小微企業都面臨著虧損。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中小微企業為了刺激交易,便陷入了價格戰和低品質的泥潭中。可是商品的質量可以直接影響到使用者的使用體驗。使用者體驗不好,自然對企業的印象是一跌再跌,使得企業的品牌形象大打折扣。這對企業的長久發展也有著非常不好的影響。

中心化模式弊端大,企業需要另闢蹊徑
其實這種中心化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商戶和使用者之間缺乏直接的溝通渠道,流量都是平臺的流量,而不是企業自己的流量,最終導致了中小微企業為了獲取流量而陷入了惡性競爭的尷尬境地。
所以沉澱企業自身的品牌流量是中小微企業破局的第一步。雖然企業的品牌流量不如平臺的流量多。但是,企業的這些品牌流量會成為企業的忠實客戶,他們信任企業品牌、非常活躍,也願意幫助企業在自己的朋友圈進行分享傳播,從而可以促進企業使用者裂變式傳播。所以說,打造企業的品牌流量才是企業的長久發展之道。

企業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流量!
企業要想打造自己的品牌流量,需要一個在載體來幫助企業圈住自己的流量。這個載體可以是一個H5、也可以是一個小程式,或者是一個APP。可是,企業如果通過自己來開發企業的線上移動微商城,會耗費企業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這對企業來說,前期的投入成本過於巨大。所以企業可以藉助第三方服務商幫助企業打造自己的線上微商城。
得有店便可以幫助企業低成本地打造自己的線上移動商城,重新定義營銷形式,樹立企業的品牌形象,沉澱企業的私域流量,推動中小微企業實現線上和線下場景無縫聯動,賦能企業客戶服務。

得有店的微商城服務主要是通過從企業的展示、營銷、交易三大場景入手,通過提供豐富的場景化模板以及多樣化的營銷元件幫助企業建立個性化的移動商城,樹立企業良好的品牌形象;通過拼團、秒殺等各種營銷外掛,幫助企業引發裂變式傳播,擴大企業的知名度;通過強大的資料分析功能以及標籤化地管理使用者,讓企業能夠更加精準地把握使用者需求,提升使用者的購物體驗,從而提高使用者的復購率。
所以說,打造企業的品牌流量真的很有必要。只有企業擁有了自己的品牌流量,商家才能夠逐步構建自己的業務壁壘,才有可能長久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