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0萬美元收購社交APP積目背後:映客謀局三層產業價值
今年3月,映客在釋出完上年財報時,特別提到“基於公司良好的資金儲備,投資併購亦是映客2019年的重點之一,公司將重點關注國內外與公司業務具有較強協同效應的產品及公司,尋求投資和併購的機會。”
當時業界猜測紛紛,短視訊和社交領域的多款新銳APP被列入映客“翻牌”的候選名單。
現在,映客官方揭開了謎題。
2019年7月15日上午,映客發出公告,宣佈以8500萬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新生代社交產品“積目”。
公開的訊息顯示,積目於2016年啟動上線,定位95-00後人群領域的新生代高質量社交平臺。不久前,積目剛剛完成來自紅杉資本的數千萬元B輪融資。目前,積目APP在蘋果應用商店社交類榜單排名第15,高於多閃等熱門同類產品。
積目APP進入映客大家庭,有朋友問我怎麼看待此事,映客為什麼選擇積目而非其他產品?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量:
①價值觀一致,使用者群體吻合。當下,廣大消費者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他們呈現出五花八門的喜好和使用習慣,這就導致了單個產品無法滿足所有使用者需求,對於映客來說,要想為年輕使用者提供更多維的服務,顯然積目APP是一個上佳的標的。
這款產品定位95-00後青年人群,以積極向上的姿態不斷向前發展,不管是使用者定位還是核心價值觀,都是和映客吻合的。積目在極少進行市場推廣的情況下,依靠口碑傳播,今年以來快速進入IOS社交榜單前10,總體榜單前100,這樣的成績自然受到各方資本的親睞。而反過來看積目選擇映客而非其他巨頭,也是出於雙方可以戰略協作的原因,而非簡單的資本交易。
②積目的產品形式新潮、奇趣,代表未來趨勢。
社交的風口一波接一波,到了今天百家爭鳴,但呈現出千篇一律的產品模式。積目的出現,一改傳統社交的品牌老化、使用者年齡跨度過大、下沉偏廣等積弊,產品特點上突出了“潮”、“酷”等年輕群體的興趣文化氛圍,面對的使用者群體是對藝術、音樂、潮流、時尚有追求的青年一代。
比如“使用者匹配”這樣的功能,傳統APP會通過查詢附近的人、搖一搖、漂流瓶等方式來實現,而積目基於“目的”的社交方式,通過分析使用者畫像、LBS、目的語言等資訊,科學計算出符合調性的同類使用者進行匹配,無疑提高了匹配效率和精準度,自然受到年輕人的喜歡。由此,很多使用者成為積目的“自來水”,積目才得以通過自身長迅速成為各方矚目的社交新銳。
③協同其他產品,形成社交閉環。
映客深知獨守一畝三分地無法持續增長,因此這一兩年來不斷通過新品發力,擁抱更廣闊的使用者群體,為不同喜愛的使用者提供產品和服務。而收購積目,進一步連線了年輕的95後甚至00後用戶群體。
收購積目可以讓映客更好地服務現有使用者,滿足現有使用者更多維度上的需求。積目未來將會和映客的其他產品一道,共同形成產品矩陣,構建閉環社交+娛樂生態。
當然8500萬美元的對外投資,算映客一次大的資本動作。但我們縱觀映客的戰略佈局,收購積目APP也只是映客“尋求投資和公司有較強業務協同產品”的第一彈而已,後續隨著映客的各項戰略目標推進,還會有更多社交服務產品進入映客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聊這些話題。
上市一年動作頻頻 自研+併購雙核構建產品多元矩陣
去年7月12日,“做直播的”映客赴港上市,引起了各方關注。
當時抖音、快手等社交短視訊平臺已經崛起,“直播風口已過”討論見諸報端,映客作為行業領頭羊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我當時作了行業第三方分析人士,接受了《法制晚報》、《新京報》等多家媒體採訪,提了我的一些觀點,呈現在報紙上。彼時在我看來,直播行業轉型的時刻已經到了,單純的直播風口的確已經過去了。映客較早地踏入了移動直播這個行業,併成為頭部企業,它的品牌價值、使用者價值、投資人關係、研發技術團隊都是它的優勢。至於上市以後前景幾何,則要看映客能否抓住下一波浪潮。
現在看來,果不其然。映客在上市後,為了抓住“下一波浪潮”,這一年來動作頻頻,不斷轉型升級,從產品、技術、組織等層面不斷突破,逐步由“做直播的”升級為了“全景式社交網路生態服務商”,橫跨直播、短視訊、社交等多個領域,年齡群體從00後到中老年全線覆蓋。如果今天還有人說“映客是一家做直播的企業”,那就是對映客最大的錯誤認知。
為了業務多元化發展,這一年來映客通過自研+併購雙核驅動,構建產品矩陣。不就、種子視訊、老柚等產品如開鍋下餃子一般,陸陸續續和我們見面,極大地擴充了映客新的發展想象力。而剛剛又宣佈8500萬美元收購積目,則代表了映客繼續下探使用者年齡群體、並且和上述產品形成合力的決心。這款APP我也下載做過試用,它的表現形態更年輕化,彈幕、社交、超酷等風格無疑更適合當下的95後和00後群體。
映客方面也表示,積目融入映客生態後,可以提供多維的服務來滿足使用者需求,釋放使用者價值。從商業層面來看,這個天生愛嚐鮮,願意為服務付費的使用者群體,也將助推映客探索新的商業變現模式。
打造全景閉環社交新生態 映客謀局三層產業價值
一切態勢都在表明,今天的映客正在打造一站式、全景式、多元化的閉環社交生態系統。
不管是推出主打語音社交軟體“不就”,還是定位中老年人的直播平臺“老柚”,以及這次8500萬美元戰略收購00後熱衷的“積目”,再加上映客此前開啟的直播+綜藝、直播+迷你劇等產品創新模式,都是映客進入轉型發展時期,全力探索全景閉環生態的體現所在。
那麼映客率先代表行業打造多元發展新生態,到底為哪般,最終將給映客帶來哪些產業價值?在我看來,主要有三個層面:
第一層是技術價值。 映客多年來一直是中國視訊直播領域的“技術擔當”,當年涉及直播基礎技術方面的應用,幾乎都是映客首創的,比如秒開、美顏技術、三連麥、直播PK、千人千面等。現在這麼多新產品陸續上線,必然倒逼映客在AI、視覺特性、大資料等領域的技術迎接突破,進而滿足這些產品和服務的升級,進而助推映客再次引領行業技術變革。
第二層是資料價值。映客、種子視訊、老柚、積目、不就等產品,累計使用者早已經超過3億,隨著時間的流逝,通過社交網路平臺,使用者頻繁地進行互動,產生了巨大的資料價值。 這些資料一方面可以服務於映客運營本身,比如根據使用者畫像,推出不同的產品和服務,精準匹配;另外一方面在保障資料安全前提下,可以和諸多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合作,用資料所裂變出來的價值,對外賦能。
第三層是平臺價值。我們可以展望,映客的未來將是一家平臺化的企業,開啟平臺化之路後,將會由“映客的映客”轉型為“行業的映客”,站在更高的視野,看待行業發展和產業變革。未來到了一定程度,映客甚至將會把其技術標準、服務標準開放出來,成為行業的基礎設施伺服器提供商,帶動整個產業升級。
進入高效發展新階段 樹立行業參考借鑑範例
到了今天,尤其是經歷2018年陣痛過後的2019年,我們所有企業都應該轉變思路,將高速增長轉化為高效增長。進入高效發展新階段,我們的企業應該順應大局,更注重發展質量而非發展數量,積極地進行業務和技術的投入,不追求短期利益,為長遠發展做考慮。
映客日前公佈的這份公告,也提前釋放了“不追求短期利益”的預警訊號。映客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出現微虧,虧損金額將不多於6000萬元人民幣。
在我看來,這個虧損應該理解為戰略性虧損,而非燒錢性虧損。我們以當年(2012年前後)的京東為例,資料報表顯示京東淨虧損為17.29億元。這麼大額的虧損當然引發了媒體的質疑,但我們的媒體忽略了一個事實,京東的所謂虧損其實是“偽虧損”,把錢換成了比錢更值錢的物流基地和倉儲中心罷了。換句話說,雖然紙面報表上顯示了虧損,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京東實質上反而是盈利的。
同理,隨著公告的釋出,我們再來看業界所認為的“上半年映客或將虧損數千萬”。這其實也是一種“把錢換成比錢更有價值的技術、資料、使用者、市場價值”罷了。雖然紙面報表上會顯示虧損,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實質上反而是利大於弊的。
換句話說,這其實就是映客主動調整發展節奏,通過多元佈局和投入,進入了高效發展的新階段。
在映客的所謂“虧損”中,有相當一部分用做了技術投入(備註:從2018年以來,映客提升了技術投入的幅度佔比,映客的研發開支由2017年的1.93億元增加至2018年的人民幣2.35億元)。而現在隨著映客戰略收購積目的同時,進一步宣佈了對包括5G、AI等前沿技術的探索和投入,提前代表行業佈局新一代互動娛樂場景。
無疑,進入高效發展新階段的映客,通過其身體力行,不僅僅為自己的後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也對其他同類型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借鑑範本,行業意義更為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