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微信做到月流水百萬的經歷
告訴你是做微商你肯定不信,也確實不是。
以微信為推廣方式,用旅遊類的農業作為承接。15年3月份的流水已經過百萬了。毛利潤差不多在40%左右。
自己有一個公眾賬號,是本地類的,關注的人不多。但是各家內容都很匱乏,寫軟文會吧,週末去哪裡玩啊,去哪裡吃啊。然後過幾天就可以轉載的滿天飛。城市不大,不出一段時間,該知道的都可以知道了。產品的投入週期比較長,我們是第三年做,但是還是會有季節的空缺,現在基本上從3月到9月能有東西做。剩下的半年還是沒有特別好的東西。
先說一下遇上的坑:
團隊問題
團隊是最重要的。因為合夥創業,我最初因為各種原因對於團隊的控制力度不夠,導致了很多的思路無法執行下去。浪費了不少時間,也承載了不少壓力。
本身我是希望能夠放慢一些賺錢的速度,去做到對於市場的控制力度。而團隊的另一位成員由於對於賺錢太過於渴望,導致沒有去執行我的思路,或者是給我施加了不少壓力,在一些事情上做了妥協。好在後期,完全可以盈利,讓我控制住局面,並且成功的把團隊成員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去做事情。
不然,後果不堪...
一、淘寶賣貨一些事
記得是13年秋天開始操作的,最初的想法僅僅是在網上賣農產品。
第一個月前途一片光明,第二個月月底的時候我們就到了淘寶這個產品銷量第二名,但是被第一的那個人黑了。
黑的方法是這樣的:在平臺上幫你刷好評。
但是內容很差,寫的很長,所以這個評價很容易排到最前面,而且淘寶好評解釋顧客在電腦端是看不見的。從那一天起銷量就直線下滑,而且無論做什麼努力,也拉不上來。
後來知道是誰,讓中間人找過幾次,對方雖然不承認,但是後來也沒在搞;因為無論做什麼努力,銷量都拉不上來。每個月只有幾百塊錢的盈利。所以來自團隊的壓力就特別大。
渾渾噩噩的到了14年的這個時候,年初過去幾個月了,還是沒有好的進展,不得不說淘寶不是那麼好做的,團隊商量再虧一下大的,把銷量在做大一點。
不斷把產品的價格拉低,因為產品的盤子不大,所以沒有虧1萬塊錢,我們就做到了同行的第二,原來的第一還是很堅挺。因為拉低價格讓其他的同行除了第一的那個,其他的淘寶都沒了銷量。有一些企業找到我們做代運營,好在,通過代運營我們補上了我們之前虧的錢,能夠維持收支平衡。
ofollow,noindex">這個時候團隊中那個對賺錢渴望很高的人 ,總是給我各種壓力,讓我關掉虧錢的網店,只做代運營,或者拉高價格。我也嘗試的拉幾次,對銷量影響很大,也就沒敢繼續拉高了。
後來我們即將超越第一的時候,我把淘寶前幾名同行的描述頁面,註冊了美術作品著作權,讓我有了安全感。
超越第一的時候,我想如果,那個人敢黑我,我就用大招了,不然我不會用,下不了狠心,所以到現在也沒有用。
14年8月份,儘管還是不賺錢,但是我們的銷量做到淘寶包括外地的同行在內的前五名了!每個月2萬多斤的量,而我們自己的產量不過幾百斤。讓我們有吃掉一個非主產區,卻想成為主產區鄉鎮一半產量的能力,也為今天做了一個重要的鋪墊。
原本想著,靠低端去推廣高階。一個價格區間一個價格區間的突破。但是實際上肯定突破不了,淘寶可能就是那樣。
好在團隊都忙碌碌的,無暇給我壓力,通過各種方法,這個時候每個月還能剩下一點錢。可是相比原來的那個排名第一的人,我們銷量雖然高了很多倍,但是賺錢還不如人家的零頭。因為人家的價格要比我們高很多,可是我們賣不上。
這當然不是我最初想的那樣...在嘗試了幾次推高階失敗後,我謀劃轉型。
如果當時手裡有足夠的錢的話,我會重新開一個只賣高階的店鋪,或者天貓。但是那個時候沒錢去推廣,唯一的資源就是巨大無比低端的不能再低的銷量。
我辦事拖拉,粗心的毛病一直伴隨著。
謀劃轉型一直就一直謀劃著。
因為前面的鋪墊,我在這個鄉鎮還有有知名度的。
經常有機會被當地一些小老闆去請去吃飯幫忙,雖然不善社交,但是正因為如此,不知道怎麼拒絕,一般都是去了。
二、轉戰微信瑣事
接下來,先介紹一下這個鄉鎮的情況。
我們這個地方城市不大,當地最大的水庫是由幾座小山圍起來的。有山自然交通不便。和我合作的鄉鎮中的某個村正好是區委書記的家鄉,靠山靠水,儘管交通不便,村裡好幾家有門路的人搞起飯店,主打方向肯定是水庫野生魚,野菜還有山雞,野外的蟲子之類的。週末的時候很火爆,多是通過朋友帶朋友這種方式來的。
一直到14年底,我們原來的做的那個淘寶,產品在這個季節不生產了,要等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左右。所以從14年底我們的團隊就開始閒下來了,這個時候問題就出現了。
那個特別渴望賺錢的那個人又開始給我壓力了;每天都好幾個電話給我,QQ上給我留言,真的好煩。
我們合夥人每個月都是發工資的。加上我一共3個人合夥,到這個時候每個月都可以發到5000塊錢。雖然那時候業務因為季節的原因已經沒有了。
現在來說一下這個團隊成員。
這名成員我是最不喜歡的。因為了解不深就入夥了。後來發現這個人經歷豐富,但是能力不強,因為之前的經歷,喜歡主導,但是又主導不好。每週例會的時候,都是說我們增加銷量啊,我們要增加粉絲啊,我們現在的問題是粉絲太少啊.....之類的,但是從來沒有方案。
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出銷量不夠,粉絲少啊。你給他執行方案,他又執行不好。但是這個人並不是一無是處,搞關係特別會搞。
到現在如果讓我再一次選擇合夥人的話 ,我不會選擇這個人。 合夥人真的是個坑,如果錢允許的情況下,合夥人越少越好。
在開頭的時候講清楚分工和任務,同時不要過分的估高創業的期望,創業前全部說醜話,實際上你的每一個競爭對手都不是吃素的,而且你會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事情,讓你的預期晚一些達到,如果提前講明白會好很多。
我這個人就是過分自信,在淘寶上有一點點小成績。所以在預估這個創業的時候,我確實做出了一些沒有完成的承諾,是導致合夥人給我施加壓力的原因之一;另外一方面,預估過好,也導致了合夥人進來一些準備賺快錢的人,也會造成壓力。
好了,這個時候該說微信啦。我們的微信終於要開始了。
選擇做微信有幾個原因:
有一個朋友做了微商的一個產品的代理商,兩折進貨。據說賣了幾千快錢,就回本了,剩下的貨是自己賺的。
另外一個原因是有個帖子,說他能發動微商,好牛逼的樣子;說是做本地公眾賬號的,感覺做的好牛逼。
我們就選擇了公眾賬號,這個時候我要說服合夥人同意了。
之前說了,我們有三個合夥人,一個是我,一個上面介紹過了,還有一個是個什麼都好的人。你說什麼,他也說好好好,這樣的。
我們這個時候只是加一個盈利的專案的目的。
在說服合夥人的時候,遭遇了那個人的反對。一晚上的談話中,問的最多的是這個怎麼賺錢,為什麼賺錢,這也與他之前的工作經歷有關,他沒有接觸網路方便的工作。甚至之前在淘寶購物都很少,只是聽說別人通過網路賺錢很簡單,加上我有些不切合實際的預估,所以入夥。
還好有那個什麼都好的人幫忙,在那次談話中,我們才達成了做這個共識。
儘管後來我是受到更多的壓力,怎麼賺錢,怎麼做,怎麼粉絲那麼少,快加粉絲。就像一個上班族每天被領導催著一樣。
當然我也基本摸透了他的習性和優勢。如果一個事情必須要他做,我就給出做完的時間,達到的目標。儘管這樣還是出疏漏,但是總算好些了。
他交際面廣,善於交際,對於賺錢渴望。每當他催著我賺錢的時候,我都要告訴他我們還需要做什麼,這些你能分擔哪一些,然後我會把一些適合他做的分擔過去,然後量化目標。
因為他在每週的例會上催著我想辦法賺錢,我反而利用了這一點,把原來合夥人引入考核機制。大家都想賺錢,可是大家如果繼續鬆散下去肯定就完蛋了,咱們要量化目標,分工協作。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事情。我們列出了我們要解決的問題,當然我又預估了一個大大的預期,如果之前的預期是因為自信,而現在這個預估絕對是吹牛逼了,可是沒辦法,不然事情就開展不下去。
這個人在這期間談了好多出租車,給放上二維碼。也做了幾個店鋪,幫發傳單。週末也領著大學生去發了幾次傳單,實際帶來粉絲不多,1000多人。
到此,團隊還在用各種渠道加粉,包括給店鋪裝wlan,發傳單等。
直到3月的一天,我一個海歸朋友聊天之後,覺得這個是一個很不錯的話題。當晚就發了那個內容。
對,就是 xx城市的xx,10年了,我來找你了。用了6個小時的時間,轉爆這個城市的朋友圈,獲得了35萬的閱讀量。到現在從XX上可以看到總計近80多萬的閱讀量。
截圖的這個
第二天發生了幾件事情:
1.不說了,大家能猜到。
2.全市的同行都開始扒皮。有的挑出我文中的小毛病,然後用虛假的證據證明是假的。這個城市在這一天分成兩派,一派認為是真的,一派認為是假的。認為是假的的人甚至為了證明給認為是真的人看引用其他公眾賬號發出來的那些假證據。
因為這樣原因,到了中午的時候有人加我們罵我們.......
3.因為此事,我們的粉絲增加了3萬左右。
4.全國各地的公眾賬號都開始找XXX了,10年我來找你來了。後來搜尋了一下,網易還報道了,呵呵 (網易報道的這個是太原的,各種城市的都有)。
其實事情的男主角就是我的那個海歸朋友,文章是真的,只是文章在寫的時候為了直觀,有些事情沒有一一交代而已,這也是被認為假的證據之一。
通過這個事情,我突然明白了:
1.你別指望別人都對你是正面評價。一次大的事件發生時,你是正面,必然會有給你唱反調的,無關乎正確與否。因為後來有人指責我們是假的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全國都出現了這個文章,只不過地名和人名不同而已。他們明知道文章是我們最早釋出的,卻裝做看不見。
2.傳播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一個只有1000粉的賬號,在6個小時內引爆一座城市的話題,是可以做到的。
實際上現在覆盤來想,這種快速切入模式風險還是極高的。
前面已經介紹了那個鄉鎮的一些情況。加上一座城市都在找XX這個人,我們公司或者公眾號在這個城市已經很出名了。
就包括前些陣子,我們這裡一個公眾賬號因為亂髮資訊,宣傳部的人叫我們所有的本地賬號去開會,我介紹自己的時候,宣傳部的人說:就是你們是吧,XX書記都關注了,就是找XX的那個。
憑藉著之前在農業領域的成功經驗,儘管沒有賺到錢,但是出貨能力的強大,電商也逐漸深入到農村當中,很多的農民也特別想走這一條路。而這個時候,正是草莓採摘的時候。
當天吸粉的成功,我們團隊中有那麼一個像賺快錢的人,所以為了團隊的穩定,我想該立馬賺錢了。自第二天我還沒有處理好找XX的事情,就找了一個村的村委,告訴他我們要做草莓採摘。這件事也使我犯了一個錯誤,結果第二天所有的公眾賬號都圍攻我,也吃了一點虧。
採摘草莓的合作,他們還是有顧慮的,因為新媒體到來的時候,他們還是寧願相信網站才是新媒體的主角,報紙,電視,他們依然希望通過這個來宣傳自己。在我們去合作的時候,村裡也有人註冊了農業觀光性質的公司,都是通過網站,報紙,電視在宣傳,不算成功。那麼公眾賬號有那麼大的威力嗎,我覺得有,因為我看見之前的同行平時發的資訊沒多少看的,而發週末去哪兒看花,遊玩的卻好多轉載的。
村裡想做觀光農業,卻不知道怎麼做,全村200多戶,100多戶有大棚,還有幾十戶開飯店,做農村特色菜的。所以村裡願意拿出幾個大棚做試驗,很快敲定了幾個,約定成功價格比市場價格略高,失敗按照市場價格。
我們週五早上發的,週末去哪裡,XX草莓熟了,可以採摘。結果不到晚上,本地的幾個大號,都轉載了,改名字,還有附上草莓怎麼做法的,怎麼吃的。我去呀,各種各樣的。不得不說,公眾賬號內容真的是匱乏的,之前我們就找其他城市不錯的文章,把城市名字改了,換成我們城市的。 一篇好的文章儘管都知道是廣告,只要能帶來粉絲,帶來閱讀量 ,大家還是願意轉載的。
第一期我們成功了。朋友圈的巨大威力,真的讓人不可小看。 總結下來,一個是內容,一個是粉絲。
後來看到微信公眾賬號是去中心化。我不知道微信怎麼解釋,我的理解是,他不會和論壇一樣,越活躍的越活躍,到最後不活躍的會死掉。而公眾賬號,是你有一個粉絲,一個分享就有這一個的價值。
永遠不會出現一個城市只出現一個入口網站的情況。
至今回想所經歷的事歷歷在目一樣,好了也回顧分享寫這麼多了,覺得不錯,點個贊哈。
作者:落伍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