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種子使用者,敗也種子使用者,啟動市場全靠它!
作者:王Miss先生
新產品問世前,越來越多的企業更願意培養自己的第一批忠實粉絲進行入水“實驗”,即種子使用者,利用種子使用者進行市場啟動,也同樣是更多企業的共識。種子使用者的使命就是為了讓產品能夠更好的融入市場,打好基礎再建樓。

一部分企業先把雛形產品做出來,讓種子使用者進行測試是否可以跑通使用者需求和運營模式;另一部分企業則是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已經和種子使用者打好關係基礎,一同來討論需求和功能,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發。但不論哪種方式,都說明了種子使用者的重要程度,既然這麼重要,那為什麼還說“成也種子使用者,敗也種子使用者”呢?
種子使用者對於產品正式投入市場之前的試水工作固然重要,但切不可盲目或一味的採取種子使用者的意見和建議,畢竟你的種子使用者不一定完全符合你的產品定位,一旦在初期就選錯了種子使用者並聽取了錯誤的意見,你的產品就會偏離方向,就會與真正的使用者需求所背離。
種子使用者的選擇很重要,可以這麼說:種子使用者是真正的產品早期使用者,但產品早期使用者不一定是真正的種子使用者!
既然稱作種子使用者,也就如同真正的糧食種子一樣,能發芽的才是好種子,但基礎還是要建立在撒向正確的地方才行,不然依舊很難獲取豐收!

如何確定種子使用者
種子使用者雖然是大眾的一部分,具有普遍性和隨機性,但仍是可以有某些規律可循的。我認為種子使用者至少滿足兩點: 1、可以代表大眾使用者;2、能夠影響更多的人。
既然是從大眾裡選出的種子選手,必然能夠代表大眾的意願,不能具有特殊性,不然很難抓取到普遍使用者的真正需求。將產品在種子使用者(小範圍)內進行測試,驗證技術、運營等方面,然後再推向大眾,不但可以降低風險,提高容錯率,還可以節省試錯成本。
種子使用者要選取能夠影響更多使用者的人,這部分人在話語權上有一定的權威,通過他們進行傳播,可以有效減少前期推廣成本,不但傳播面積廣,而且傳播效率也會大大增加。
這兩點是種子使用者的基礎,在挑選種子使用者時從這兩點出發是沒有錯的,在符合的基礎上,下一步就要符合產品和市場定位了,什麼產品符合什麼使用者,讓產品去篩選使用者,讓市場去篩選使用者。如果美顏相機APP新款釋出前種子使用者定位老年人,那肯定是不行的,並不是老年人不能用,而是無法甚至完全反映出市場中的使用者真正需求。
種子使用者尋找的過程中,進行區域性篩選是比較便捷的一種方法,選在一條繁華的街道,一個擁擠的快餐店或者一個班的學生都是可以的。另外,在競品中也可以找到適合你的種子使用者,而往往這部分使用者質量都比較高,畢竟在競品中已經熟知了部分功能,而且當同樣的產品設計中,如果你的產品更勝一籌,會讓這部分種子使用者眼前一亮,更容易被吸引!

種子使用者的“特殊”管理
當找到第一批種子使用者時,及時的管理非常必要,這種“特殊對待”直接影響到使用者的真實發言權,俗話說的好:伺候的好,才能講真話!通過產品設計吸引點同種子使用者牢牢繫結,建立社群,有條件的甚至可以一對一“服務”。
在管理時,三點要注意:
1、及時剔除不符合的種子使用者。對於那些誤入進來的,要及時剔除,以防帶偏或影響其他種戶使用者的正確決策。
2、定期的反饋很有必要。種子使用者給予的意見及建議對於產品初期是及其寶貴的,有的甚至改變了產品定位,對於正確的、積極的指導性意見,要及時反饋給使用者,並且給予適當的獎勵措施,鼓勵使用者多發真言,多講真話。
3、種子使用者是經過企業挑選和市場篩選出來的,作為首批使用者,同樣要給予適當的成就感和優越感,也是鼓勵使用者多產出的一種方式。
產品以後“擴張”的好壞,在於種子使用者的基礎有沒有打好,種子使用者需謹慎對待!數量重要,質量更重要,因為你要知道小米手機剛開始的種子使用者也只有100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