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了得資本又來了:3、4天投資一個專案 ICO佔比超8成
文丨互鏈脈搏 作者丨李秀琴
10月底的某天,了得資本創始人易理華在某媒體大咖群釋出一則“了得資本戰略投資海鏈”的訊息,微信紅包炸群后,久已沉寂的區塊鏈媒體老師紛送祝福,大有恢復此前盛景之勢。
根據互鏈脈搏記者觀察,距離上一次“熱鬧”場景,已經間隔兩月有餘。而在今年4月到8月,了得資本團隊還在此群保持著一個月5次以上的“捷報”頻次。
近半個月,了得資本又在群裡上演“三連發”,火速投資了Contents protocol、51Token和幣貝。
在比特幣崩盤及“嚴酷寒冬”的境地下,了得資本劍走偏鋒、頻頻投資,難免引人注目。
交易所專案佔了金融領域的一半
2018年1月,了得資本成立,在一批Token Fund中,其歸屬於成立稍晚的那一陣營。易理華是其創始人,其同時也是雄兵資本實控人。
易理華早前透露,截至今年5月,了得資本投資的區塊鏈企業超120家。但從其官網資料來看,實際成功投資84個專案,資產規模超40000個BTC。按照目前已崩盤近70%的幣價計算,其資產規模也接近13億元。
互鏈脈搏從其官網和IT桔子等不完全渠道,整理統計了了得資本投資的有名有姓的44個專案, 發現其中ICO(首次代幣發行)的專案佔了35個,比例接近80% (詳見文尾列表)。與杜鈞的節點資本所投專案54%的發幣比例相比,高出一大截。

(資料截止至2018年11月17日 來源IT桔子、了得資本官網)
從投資領域來看,了得資本更傾向於金融和企業服務這兩大領域的專案。其中,金融為18家,佔比41%;企業服務為16家,佔比36%。位居其後的還有遊戲、社交、文化娛樂、內容等領域的專案。

(資料截止至2018年11月17日 來源IT桔子、了得資本官網)
從融資輪次來看,了得資本投資的專案還遠未及節點資本成熟,絕大部分處於剛成立不久的狀態。其中,參與戰略投資的專案達20家,佔比45.5%;天使輪為17家,佔比38.6%;種子輪及A輪所佔比例分別為9%、6.8%。

值得注意的是,在了得資本投資的金融領域的專案中, 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數量佔了一半。 GRE、幣歲、BitForex、Bitgogo、Citex、BIUP等皆在此列。而放在44個專案的總量中,佔比20.5%。這在Token Fund所投專案面前,都屬於不低的比例。
如上圖所示,了得資本投資了9家交易所,其中進行通證發放的有7家。只有GRE、BitForex和Bitgogo三家交易所的Token實現上幣交易或場外交易。其他則是一些剛成立沒多久,發放了Token但還未上幣交易或者ICO還未完成的小型交易所。
平均每月投資8個專案,3到4天搞定一個?

(資料截止至2018年11月17日 來源IT桔子、了得資本官網)
在2018年以前,了得資本即投資了一個企業服務領域的專案IoT Chain。資料顯示,這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物聯網安全服務共享平臺。了得資本臺子搭建好了之後,易理華隨即帶領團隊迅速開啟殺伐之態。
成立當月,了得資本連投三個專案,包括MXC、aelf和SpherePay。然後一路以平均每月投資3個以上專案的速度“高歌猛進”,在今年4月 摘得“連投8個專案”的“桂果”。
隨著幣市行情漸趨回落,了得資本的月投資事件數量在今年5月到8月均保持在5個專案以上。而後,在“9.4一週年”的關鍵節點上,了得資本收攏手速,在今年9月只投資了CITEX、TOP鏈和Bitgogo三個專案,其中兩家為交易所。
到今年10月,了得資本投資事件數降至冰點,直至月底才悄然投資海鏈專案。
從公開的時間軸來看,今年9月了得資本投資的最後一個專案止於當月18日,直至10月29日才有新的投資動向,此中靜默長達40日之久。
而進入11月以來,不到半個月時間,了得資本再以“了得”姿態,殺向熊市中生存可危的區塊鏈專案,接連投資三個專案。
靜默之後的熱鬧,藏著大寫的慾望。
截至發稿前,互鏈脈搏曾數次嘗試聯絡易理華,以問及10月份投資的靜默和目前的發力“反差”,但遺憾未獲得迴應。
事實上,若是按照84個專案總量計算,了得資本在不到一年時間裡,投資頻次接近於7-8家/每月。暫不論前期盡調時間,這種3至4天即敲定一個專案的投資速度,或許正是“幣圈一日 人間一年”的另類佐證。
專案發幣比例近八成:空氣幣專案方跑路惹圍觀
在這種投資速度下,很難不帶有投機性和“快錢心理”。
以今年2月鬧得沸沸揚揚的“SAY專案方跑路”事件為例,了得資本也參與了該專案SpherePay的A輪投資,投資金額1000萬美元,SAY是SpherePay公開發行的代幣。
SpherePay於2016年在新加坡成立,是一家金融和生活服務公司。打著“東南亞支付寶”的定位,該公司自稱在東南亞地區已接入合作商家數量近1萬,註冊使用者超500萬。
乘著2016年底至2018年初的幣價狂飆的東風,SpherePay在2018年1月至3月,接二連三獲得了得資本、初鏈True和水滴資本等的融資。
而與此同時,專案方內部對於代幣發行發生了嚴重分歧。先是讓投資人將手裡的SAY幣換成新的代幣SPH,隨即是SPH上線交易後價值幾近歸零,甚而發生了“石一(DotC創始人)詐騙、侵佔SAY資金、跑路”、“ICO總代投王凱歆高調維權”等系列“精彩故事”。
一來二去,幾個人將幣圈的腌臢演繹得淋漓盡致。
然而,若細究起來,這些站在其背後,對專案未作詳細盡調和研究即實施投資行為的Token Fund,就“光明磊落”到毋需承擔一丁點責任嗎?恐怕未必。
聯想到易理華之妻樓霽月在今年年中接受《時尚先生Esquire 》的採訪,談及二人投資ICO專案的打法時,其坦言“一個專案投10萬20萬30萬,翻倍了就出來”。雖然後續夫妻二人對此說法做出多次澄清,但依然難掩當時的逐利心理。

(資料截止至2018年11月17日,來源IT桔子、非小號)
而這,自然也反映在了了得資本投資的專案形態中。如前文所述,在了得資本44個可查投資專案中,ICO的專案佔了35個,佔比接近80%。在此其中,已實現上幣交易或場外交易,以及每日有交易量和成交量的專案為19家,佔比54.3%。而其中發幣專案中幣價跌幅超80%以上的為9家,佔比47.4%;跌幅位於60%-80%之間的,專案數量6個,佔比31.6%。
其他則是一些還處於私募/公募輪階段、還未上幣所交易,或者已遭清退及證實為空氣幣的專案。
結語
此前,易理華接受區塊鏈媒體鏈捕手專訪時,曾談及自己的投資邏輯——“不給任何專案下定義,只看進化速度”。同時,他還介紹了了得資本的投資決策流程,直言“投資決策時間很短,大家認為哪個專案好,討論沒問題就立馬投,一天就可以做決策。”
這可能就能解釋,為何了得資本成立不到一年,就能投資近百個專案。
然而,速度之下,難以避免質量的問題,尤其是在幣圈魚龍混雜的當日。
聯絡近日主流幣種全線崩盤,不少區塊鏈“大V”又開始喊話“99.9%的專案會歸零”等現況,或許,這批“率性而為”的Token Fund所投資的專案,將率先充當歷史車輪的“人肉推手”。
本文為【互鏈脈搏】原創,原文連結: ofollow,noindex">https://www.blockob.com/posts/info/6274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