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首次闡述人工智慧輔助教育AI連線線上線下教育場景成趨勢
騰訊科技訊 “AI當助教老師現在已經在微信上實現了,這是微信與教育行業合作伙伴共同探索的成果。”
11月29日,在財富全球科技論壇(FORTUNE GLOBAL TECH FORUM)上,微信支付運營中心副總經理雷茂鋒首次對外闡述微信應用人工智慧在教育行業的創新及趨勢。通過AI技術幫助提升學習效率、如何讓教學變得更“智慧”等教育創新話題成為“後課室時代:人工智慧輔助教育”的圓桌會討論焦點。
開放微信AI元件全面連線 為教育機構提供技術與平臺支援
以前在學習培訓時,要現場測試,手工批卷,非常耗費精力,對學生的評價體系也很難做到精準。現在,在小程式上做測試,AI來閱卷分析,通過資料直接生成學生的報告,不僅效率更高,也更加準確。”對於微信用技術創新解決教育行業的各種難點, 雷茂鋒在回答財富全球論壇聯席主席賴新基的提問時舉例道。
據介紹,對於AI在教育行業應用上,微信將實現全面連線。微信會把AI能力作為工具輸出給合作伙伴,包括大學、中學、小學、幼兒園,以及培訓機構。運用微信的能力連線老師、學生,教育培訓機構。在技術能力上,通過合作伙伴的優勢,將語音識別、評估、反饋、適應性學習等人工智慧實現為機構、家校、師生“減負”。
一方面,諸如AI閱卷、OCR智慧識別等微信AI元件,幫助教師反饋了備課的不足以便於推動教學研發的迭代;另一方面,打卡、智慧測評、自適應題庫等智慧服務,通過對選錯項進行定點知識,智慧推送課程資料,錄播回放等也能讓教育機構實現為學生們提供更有針對性的難點突破。
微信開放基礎數字化技術能力,和生態行業合作伙伴發現教育行業痛點並探索解決方案,和其他行業一樣,是微信推動教育行業創新的策略。“我們的思路是通過不斷豐富合作伙伴的能力,給教育機構提供技術與平臺支援,”微信希望與更多教育行業夥伴共同探索AI在課堂內外的運用。
挖3萬億教育市場規模 微信支付成消融線上線下壁壘最大入口
微信支付作為微信商業端最大的入口,已經為教育培訓機構提供非常豐富的支援,例如引流、獲客、對學生的管理和觸達。
資料顯示,線上教育截至到2017年達到接近2000億的規模,預計到2019年會達到4000億規模,而線下會從12000億一直膨脹到23000億左右的大資料規模。
未來的教育隨著科技與大資料發展,不分線上和線下將成趨勢。而微信將幫助行業打破和消融線上跟線下之間壁壘。
微信像一個顯示屏,而各類機構和教育人更像是主機。作為開放平臺,微信將AI、支付等API介面平臺全部開放,也通過微信公眾號幫助教育機構資料沉澱,讓教育機構更瞭解學生和使用者;在小程式裡搭建AI能力正成為諸多教育機構的新選擇。
雷茂鋒舉了個例子,在少兒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家校互動為少兒創造口語環境是關鍵。運用微信開放的AI影象與語音識別技術,家長將孩子口語視訊上傳到小程式中,就能由AI識別孩子的口型與讀音,幫助孩子糾正。
當成功消融了線上線下的壁壘後,線上線下教育的優點將結合在一起。在未來教育,客單價更低、交易頻率更快、並且使用者觸達能力更強的線上,會承載更多公益化的內容;而線下定製化則會一步步孵化具有針對性的獨特產品。
雷茂鋒表示,基於微信開放生態能力,將不斷探索人工智慧數字化創新和教育行業的多樣化場景應用,幫助教育行業從業者從效率和效果上滿足師生、家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