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比Q2更“stronger”,激進轉型的百度扛起AI大旗
「創業最前線」旗下「子彈財經」原創出品
主筆: Ahuo
對於百度而言,Q3財報帶來了一股新力量。
這股力量刺破納斯達克的陰霾,讓投資者在陰沉沉的股市裡,看見一屢進軍人工智慧的新曙光。
猶記得Q2財報釋出時,Robin用了“strong”這個詞,說明管理團隊對於Q2財報相當滿意。
令Robin興奮的是,Q3業績增長比Q2更加亮眼。Q2百度營收260億元,同比增長32%;淨利潤64億元,同比增長45%。
環比資料顯示,百度2018年Q3總收入為282億元,環比增長8.5%。Q3營收同比增長27%的同時,淨利潤為124億元,同比增長56%。
如果拆開來看,Q3淨利潤從Q2的64億元增加至124億元。這樣的增幅確實讓投資者刮目相看,在如此糟糕的市場環境下,百度的Q3增速震驚了整個華爾街。
李彥巨集在財報會上總結說,“百度第三季度在搜尋、資訊流和新AI業務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增長,DuerOS、Apollo等新業務也取得較大進展。隨著人工智慧從生態佈局到落地加速,百度率先吹響了AI產業化號角。”
1、衝擊千億俱樂部:Q3比Q2更“strong”
面對這一份財報,Q3營收282億元創下百度單季度的最高記錄。
百度今年前三季營收分別為209億、260億元、282億元,這意味著前三季總營收達到751億元。只需要Q4營收達到250億元,百度今年即可晉級“千億俱樂部”。
在四季度營收指引方面,財報預計Q4總營收為37.1-38.9億美元。按照39億美元計算,Q4總營收預計將超過270億元。也就是說,今年百度突破千億營收幾無懸念。
回顧往昔,2016年百度單季度營收甚至出現負增長,當時的緊迫局面讓Robin非常糾結。2017年出現新的拐點,百度的營收與淨利潤均出現躍升,Robin終於喜笑顏開。
2017年Q2開始,百度經營利潤跳高近10個百分點,此後連續五年季度經營利潤率保持在20%以上。
值得說明的是,2018年Q3毛利潤141億元,毛利潤率高達50%。
財報釋出後,另一個核心資料引發業界討論,這個資料正是2018年Q3的經營利潤率降至15.7%。為何出現這一情況呢?
有關分析指出,從財報看百度加大了內容及市場營銷方面的投入。而這樣做的目的,正是準備再次“換檔”爬坡,加速推進百度從戰略層面向AI轉型。
實際上在成本支出方面,百度營收成本包括四大塊:內容成本、流量購買、折舊及其它及頻寬費用。其中最沉重的負擔是內容成本,2017年全年累計支出134億元,而2018年前個三季度支出已經達到161億元。其中,Q3支出67億,佔廣告收入的30%。
此外,百度一直在增加研發投入。比如2018年Q3研發費用39.2億元,佔總營收的13.9%。
總體而言,2018年是百度的成年禮。
18年前的2000年1月1日,李彥巨集抱著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辭掉矽谷高薪工作,決意回國在中關村建立百度。
18年時間,李彥巨集以搜尋引擎起家,帶領百度穿越牛熊週期,奔向“千億俱樂部”。
這是一個新臺階,顯示百度打開了更高一層的市場空間,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經營業績都突破了一個天花板。
2、合併愛奇藝財報,帶來哪些影響?
百度Q3財報顯示,營收同比增長27%,利潤同比增長56%。投資者紛紛慨嘆——百度做對了什麼,讓第三季度財報如此亮眼?
有關分析指出,百度與愛奇藝合併財報,最終出現了百度Q3營收增速達到27%。
至於利潤為何同比增長56%?據財報資料顯示,這個靚麗的資料包括了90億元的投資收益,主要來自處置金融業務(度小滿)和國際業務的資產。
如果解剖百度的核心業務收入就會發現,愛奇藝提供了一筆巨大的營收。
百度Q3的核心業務為216億元,相比上年增長25%。其中關鍵的地方在於,第三季度愛奇藝收入69.1億元,增長了48%。由於合併財報中,愛奇藝Q3營收接近70億元,直接拉昇了百度Q3的營收增速。
我們再一起來梳理一下,百度三季報的成本支出,這直接影響到百度Q3的淨利潤。
百度三季度內容成本支出67億元,同比大增73%,增速超過二季度的68%,這主要源於愛奇藝的內容成本增加。另外,百度對百家號和資訊流內容網路也有投資。
這說明為了拓展愛奇藝的內容,百度增加投入推動內容生產。這直接體現在財報上,以內容開支為主的營收成本從第二季度開始飆升,導致收入已無法覆蓋成本。
特別是第三季度,營收成本同比增長66%至76.6億元,愛奇藝的毛利率隨即轉負。第三季度,愛奇藝的淨虧損擴大到了-31.4億元。
也就是說,通過優質內容吸引使用者,付出的代價很“慘痛”。報告期內,愛奇藝內容成本佔近78%,更多版權攤銷和自制內容使其內容成本持續走高。
愛奇藝對內容重金投入影響了百度財報表現,Q3財報資料顯示,百度的內容成本同比增長73%至67億元。
對此,愛奇藝CFO王曉東坦誠,內容投入的增加使愛奇藝利潤承壓,但他認為這很必要,並在其預期範圍內。Q2財報電話會議時他曾預計,下半年內容成本將佔總營收比的80%。
雖然目前的資料並不好看,但是看好愛奇藝的長線投資者則會注意到其多元化業務的良好走勢。
除會員和廣告營收外,愛奇藝剩餘約23%營收來自內容分發和包括直播、線上遊戲和 IP 授權在內的其他收入,這部分佔比持續增長,Q2、Q1分別為18%、14%。
具體而言,愛奇藝內容分發營收8.35億元,同比增速高達220%,較Q2季度18%的增速大幅提升,這主要受益於愛奇藝分發的優質內容;而其他收入項報告期內營收8.3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7%,主要原因是垂直業務線的較好表現。
愛奇藝對未來業績進行了展望,他們給出的預期是: 2018年第四季度預計總收入介於64.8億元人民幣至67.5億元人民幣之間,同比增長在43%至49%之間。
長遠來看,愛奇藝仍然是推動百度總營收增長的“功臣”。事實上,愛奇藝獨立上市、資訊流廣告崛起、加大投資構建內容生態,李彥巨集的這些舉措都獲得了機構投資者的認可。
交銀國際預計,愛奇藝2019年毛利或可打平。該行首次給與愛奇藝買入評級,目標價32.7美元。
3、從“All In AI”到“Everyone can AI”
Q3傳遞一個新的訊號,投資機構把對於百度的期待歸納為兩點:一是AI技術提供更大的驅動力;二是提高內容生產的“價效比”。
這意味著資本市場對於愛奇藝帶來的短期虧損,並不認為是經營層面的惡化,而是為了加大原創內容而增加了前期投入。
從“All In AI”到“Everyone can AI”,李彥巨集正在帶領百度轉型,並且在轉型中重新發現了自己。
2018年剛開完AI大會,百度更新了戰略定位,從“All In AI”到“Everyone can AI”,並提出每年投入總營收的15%進行AI研發。大家都記得,2017年的青年節,百度“廠長”李彥巨集發出了一封信——《致我們的17歲:用科技讓複雜的世界更簡單》。
進入2018年,此前被業界認為短期盈利不明朗的AI業務,包括智慧駕駛也有了明確的商業化落地切口,那就是車聯網業務。
隨著AI業務的快速推進,百度在AI業務上仍然很需要資金,但是其本身的營收保持了健康增長。在業績強勁增長的情況下,百度能夠支援研發和人才投入,併為營收提供持續的驅動力。
在Q3財報會議上,李彥巨集稱DuerOS的增長十分迅猛,預計這種高速增長要一直持續到2019年,商業化將在2020年開始。
對於2019年的戰略部署,李彥巨集表示:
“其實和今年很相近,我們會繼續為收入增長進行投資,會繼續拓展手機移動端並保持人工智慧技術的領先。比如DuerOS,Apollo等,除此之外還有視訊和其他應用,這些都需要市場運營費用。”
另一個問題在於,是市值重要還是經營業績更重要?顯然,投資者會選擇後者,因為只有經營業績做好了,市值才會有紮實的根基。從這一點而言,百度保持了穩健增長的速度,這一點仍然值得信賴。
三季報披露,百度APP、百度視訊日活使用者分別達到1.6億和1.1億。李彥巨集的策略是:
一方面,通過AI技術優化使用者體驗,穩步提升高質量搜尋結果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