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8 Havven 一支骨骼清奇的澳大利亞穩定幣
Havven奇葩之所在於雖然它採用了超額抵押模式, 但卻採用了轉賬手續費作為抵押率的指揮棒,通過這個指揮棒來保證穩定幣的穩定,emmm~。每天產生的轉賬手續費,會分給發行穩定幣的人。而能獲得多少手續費,不僅僅跟發行穩定幣的數量有關,還跟抵押率有關。系統會設定一個最佳收益的抵押率,不管你是高於或低於這個抵押率你分到的手續費都會減少。
如果他的穩定幣價格跌破了一美元,他就把能獲得最佳收益的抵押率調高一點,鼓勵大家去買市場上的穩定幣,歸還到智慧合約裡面,以達到提高自己的倉的抵押率的目的,相當於通縮。
如果人民幣價格漲了,超過了一美元,系統就會把最佳收益的抵押率調低一點,鼓勵大家發行穩定幣以調低抵押率。這樣總體來說,市場上穩定幣的流動性就大,產生通脹。
那麼這個指揮棒到底有沒有真實的效果呢?我們從資料獲得的分析結果看,應該是效果不大的。從官網手續費的圖表來看,每天手續費高達2500美金。

但即使是以當前階段hav價格來算,存進去所得的年化收益大概在5%到10%。這個銀行存款或保險理財並沒有太大區別。而在熊市,收益將會遠遠低於這個數字。也就是說真正拿hav來抵押發行穩定幣的散戶,主要動力絕對不會是為了拿這個手續費,而更多的是出於別的類似於增加槓桿這樣的理由。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現在他的穩定必是穩定的呢?因為他有可能在自娛自樂,大部分穩定幣都是他自己發的,自己同時在做市,高拋低吸。也就是說它的穩定幣籌碼分佈並不廣泛,並沒有太多人用,可以理解為是一個高控盤的穩定幣。
——————當我通過區塊鏈瀏覽器,查詢他每天的轉賬數量時,計算髮現七八月份他的轉賬手續費是3%,我以為我算錯了,於是咱又拿了11月份的轉賬資料進行統計,而11月份轉賬手續費是10%!!——————
原來他那個圖指的是累計且沒有領取的種子手續費,不是每天你的手續費。那麼我們假如以手續費1‰來計算,七八月份平均每天全網轉賬80筆,平均每筆7000多hav,hav均價一塊錢人民幣,由此可得每天全網的手續費只有560塊人!民!幣!
整個11月份,平均每天轉賬100筆,平均每筆轉3000多hav,均價七毛,按1‰的手續費率來計算,每天能發給抵押人的手續費是?多少?我都不忍心算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每天用幾百塊錢就能調節市場抵押率行為、保持穩定比穩定?emmm?
通過持幣地址,我們發現前三名佔據了大部分流通量。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三筆基本都是團隊和相關的核心投資人持有,不產生市場散戶行為。

下面再來看一下,穩定一下市場裡的表現。目前只上了一家交易所,最近的成交總量是十幾萬人民幣。

於是我們得出結論,這個穩定幣平臺和穩定幣沒有被用起來,並沒有真正的落地,或者說沒有獲得市場的接受。
我認為他的穩定機制設計有著明顯的缺陷:
1. 穩定機制過於簡單乃至單純,盲目相信市場行為是理性的和快速有效的。更何況一點點手續費起不到行為激勵作用。
2. 對於抵押資產跌破的情況沒有應對機制。即使發行之初 債倉裡有500%的抵押率,隨著熊市的到來和hav的下跌,資產縮水百分之八九十,我有理由相信不少人的債倉已經跌破100%了。但由於hav資料不夠透明,我們並沒有辦法拿到準確的資料進行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