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與增長,美團二選一
導語:一直以來,我都以為資本市場可以容忍網際網路公司暫時的虧損,以換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不過,美團點評近期的股價暴跌,顛覆了我的這一認知。
美團點評的三季報表現出了非常積極的擴張性,但股價卻出現重挫。上週五和本週一,美團股價分別下跌11.79%和2.23%。股價下跌或許是源自其虧損的加劇,又或者是面臨競爭對手更大壓力。
文| 趙騏
來源| 東哥解讀電商
隨著美團在11月22日公佈18Q3財報,國內主要網際網路公司均完成了三季報的釋出。股價在財報釋出後迅速做出反應,幾家歡喜幾家憂,唯品會、小米、拼多多的股價大漲;京東、攜程、美團的股價則出現明顯下滑。
這其中,唯品會和美團的股價變化最有意思。
雖然一直維持盈利,但從去年開始,唯品會每次財報釋出後股價均會出現大幅下挫。整體看來,這家特賣電商在三季度的表現並不算搶眼。營收增長進一步放緩至16.4%,淨利潤增速為-32.4%。毛利率下跌2.5個百分點,至20.4%。
唯一的亮點是使用者增速,從二季度的6%上升到11.3%。這是唯品會在連續多個季度使用者增長放緩後,首次迎來反彈。股價在財報釋出後的第二天(11月15日)上漲5.79%,並在第二天繼續拉昇3.18%。納斯達克在那兩天的表現分別為1.72%和-0.15%,由此可以斷定唯品會當時的股價表現和市場大環境沒有太大關係。
使用者增速反彈而推動股價上升。這一現象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說並不奇怪,使用者數一直是資本市場對網際網路公司估值的重要參考。
同樣在美國上市的京東就是很好的例子。2016/2017年,雖然一直處於虧損階段,但飛奔的GMV、營收、使用者增速支撐起了京東的估值。之後,隨著增速放緩,京東股價也開始下跌。
現在的拼多多某種程度上就是兩年前的京東。三季度虧損進一步擴大,Non-GAAP淨利潤達到-6.2億元,去年同期為2.2億元。但憑藉144%的使用者增速、697%的營收增速和386%的GMV增速,拼多多股價在11月20日逆市大漲16.63%。
另一方面,美團點評的三季報表現出了非常積極的擴張性,但股價卻出現重挫。上週五和本週一,美團股價分別下跌11.79%和2.23%。雖然那幾天大盤表現也不怎麼樣,但拼多多和小米已經證明,只要財報獲得投資人認可,股價依然可以逆市上漲。
接下來,我們就來回顧一下美團三季度的財報。
►美團18Q3:業務高歌猛進,虧損擴大
截止到9月30日的三個月,美團點評實現營收190.8億元,同比增長97.2%。公司各項業務火力全開,餐飲外賣錄得111.7億營收,增長84.8%;到店、酒店及旅遊收入為44.4億元,同比增長46.8%;新業務及其他收入34.7億元,上漲471.3%。
毛利率24.0%,去年同期為35.5%。經調整虧損淨額24.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9.6億元有所擴大。
來源:美團點評18Q3財報
再來看經營資料,截至到9月底的三個月,美團點評完成交易金額14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0%。其中,餐飲外賣800億元,增長51.8%;到店、酒店及旅遊493億元,同比增加13.9%;新業務及其他164億元,上漲83.1%。
綜合來看,三季度美團營收增長迅猛,但利潤率下滑,虧損擴大。同時,收入增長高於GMV增速,代表收入增長動力主要來自take rate上調。財報披露,公司take rate由去年同期的9.3%上升至現在的13.1%。
核心的外賣業務成為了分析師在電話會議中關注的焦點。根據易觀的資料,18Q3國內網際網路外賣市場規模1275.4億元,環比上漲24%。美團在第三季度的外賣交易額達到800億元,以此估算,他們的市佔率約為63%。這比招股書中所披露的59%(18Q1)更高。
來源:Analysys易觀2018年第三季度《中國網際網路餐飲外賣市場報告》
三季度,美團外賣營收增長84.8%,達到111.7億元。毛利率大幅提升至16.6%,去年同期為7.9%。交易筆數為17.9億筆,增幅48.5%。每單成本從去年同期的4.62元上升到5.21元,可見毛利率提升的動力並非成本控制,而是源自收入(take rate、交易額)上漲。本季度,外賣業務的take rate上升至14.0%,去年同期11.7%。
來源:美團點評18Q3財報
綜合來看,三季度,美團點評營收和市場份額同時上漲,唯一不足的就是虧損加劇。虧損主要來自新業務,包括供應鏈解決方案和餐廳管理系統、非餐飲外賣服務、網約車服務、共享單車服務等。新業務的收入為34.7億元,上漲471%。毛利-13億元,拖累公司整體毛利率至24%,去年同期為35.5%。
根據唯品會、拼多多、京東、甚至亞馬遜等網際網路公司來看,當業務處在高增長階段,虧損並不影響公司市值。所以,財報釋出後,美團股價創下上市以來單日最大跌幅,大大超出了我的意料。
►投資者到底更看重公司的盈利能力還是市場份額?
整理包括外媒在內的各方觀點,人們把股價大跌的主要原因還是歸咎於美團虧損擴大。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團點評顛覆了我之前對網際網路公司估值的認知,就算業務增長迅猛,但如果不能盈利,依然難以獲得市場認可。這顯然和此前的京東、唯品會、拼多多不同。
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差異,可能來自以下幾個原因:
1. 京東有亞馬遜做對標,淘寶的成功打消了投資者關於拼多多能否盈利的顧慮,唯品會則一直在盈利;而美團點評則是一個全新的物種,沒有任何參照物,人們因此對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產生質疑。
2. 投資者擔憂來自阿里巴巴的競爭。
餓了麼新零售業務負責人熊斌此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這時候拿多少錢去打它(美團)都是非常划算的。餓了麼之前在新零售的投入其實不太大,因為對手是一家上市公司,它這半年的日子其實很難過,你要麼要利潤,要麼要市場,你要利潤我就打你市場,你要市場我就打你利潤”。
就以三季報的表現來看,美團顯然是要市場拋利潤。
根據阿里巴巴18Q3財報,餓了麼在三季度的營收約為50.21億元。假設其佔據了美團以外的全部市場份額,即475.4億元(還是參考易觀的資料),那麼餓了麼的take rate大概是10.6%。
相較於美團外賣14%的take rate,商家在餓了麼平臺上的運營成本低了3.4個百分點。餐飲行業的利潤率也就10%左右,在這樣的差距下,美團守住或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的難度不小。
3. 外賣市場或已見頂。根據艾媒諮詢的資料,2017年線上外賣市場規模增速為23.5%,2018年將進一步下滑至18.4%。疊加巨集觀經濟的不確定性,令投資者擔憂加劇。
4. 投資者擔憂新業務拖累公司盈利能力。
5. 不同於美國的投資者,香港投資者可能更加關注利潤。
無論如何,如果二級市場渴望看到的是美團的盈利能力,那麼美團是會做出相應的調整?還是無視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繼續自己既定的戰略?
【關於商道】 派代商道 定位為中小創業者的決策參考, 內容集合電商業界評論、熱點解讀、高效資訊,聚焦創新創業、經營之道。 派代網微信訂閱號——為中小電商創業者提供最鮮活、最乾貨的知識!電商大爺——全網電商精選內容,電商人必備APP,即刻掃碼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