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漢諾威展:COSMOPlat賦能全球豎起世界工業網際網路"燈塔"
4月1日,以“產業整合——工業智慧”為主題的2019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在德國漢諾威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來自中國的海爾COSMOPlat向全球釋出了首創的智慧+5G大規模定製驗證平臺,並攜28個應用場景及179項解決方案,全面展示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一系列新技術、新應用、新生態,共享創新海爾實踐經驗及服務能力,實現海爾COSMOPlat大規模定製模式的全球複製與增值分享,賦能全球企業轉型升級,以世界工業網際網路“燈塔”,開啟全球工業變革的中國時代。
展會現場:海爾COSMOPlat漢諾威展開啟工業網際網路的中國時代
展會亮點:全球首創智慧+5G大規模定製驗證平臺打造技術支撐
在2019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現場,海爾COSMOPlat推出了全球首創的智慧+5G大規模定製驗證平臺,能夠對多個工業環境下的5G未來應用進行測試,集聚大量工業資料進行“智慧+”的分析,輸出5G環境下的智慧製造升級解決方案,為製造業轉型升級帶來新的推動力。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平臺實現了多個世界級創新,為海爾COSMOPlat大規模定製模式的全球複製與落地提供技術能力支撐,滿足全球使用者體驗。一是全場景創新,即實現了在虛實融合、視訊監控、AGV智慧物流、數字化產品、機器視覺等30多個工業應用場景的測試實踐;二是整合融合創新,涵蓋了人工智慧、區塊鏈、5G、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先進智慧製造技術;三是持續迭代創新,從2016年第一代數字化定製加工線,到第二代“模組化柔性製造線”與第三代“大規模定製智慧線”,第四代已創新開放為驗證平臺;四是技術創新,體現在自動化、數字化、虛擬化、智慧化及自主化。
圖注:海爾COSMOPlat全球首創智慧+5G大規模定製驗證平臺
觀眾通過基於人工智慧影象識別技術的大螢幕實施個性化定製下單,並藉助貫穿整條線體上方的組合螢幕,檢視所有工位及裝置的監控、分析與聯動情況。當產品包裝完成後,系統會根據訂單資訊,對工藝流程在產品設計階段進行模擬測試驗證,並自動分配最佳倉儲庫位。最終,觀眾通過與平臺匹配互動資訊,拿到專屬定製的產品。
作為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詞,“智慧+”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下半場,通過新一代資訊科技與製造業深入融合,全面實現人、機、物互聯,達成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線。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是“智慧+”最重要的載體,將營造製造業數字化、智慧化升級的新場景。基於工業網際網路平臺COSMOPlat,智慧+5G大規模定製驗證平臺實現使用者資訊、數字化產品與技術場景應用的全面連線,展示了全球領先的世界級工業網際網路智慧製造解決方案。
賦能全球:從世界級創意到海外複製實現星際生態增值分享
海爾COSMOPlat在“人單合一”管理模式下,在使用者全流程參與大規模定製的模式創新上,在自動化、數字化、智慧化等技術創新上,積極探索實踐。作為全球率先探索工業網際網路轉型的企業代表,海爾COSMOPlat取得了創新成果,從三年前的世界級創意到三年後全球複製成果落地,通過共創共享的多邊融合生態平臺,實現使用者體驗升級,生態各方增值分享,令各攸關方價值最大化,並將融合模式、技術、生態創新的大規模定製模式,封裝成數字化解決方案,實現製造能力和工業知識的模組化、平臺化,賦能全球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定製化、智慧化解決方案,為世界貢獻了具有全球普適性的中國模式。
競爭優勢領域的世界著名學者理查德·達維尼在新書《泛工業革命》中指出,3D列印技術的廣泛應用將開啟大規模定製時代。在海爾調研後,他看到了另一條通往大規模定製的模式——以人單合一理論驅動的海爾物聯網生態模式,並指出“海爾COSMOPlat模式是他見過的唯一的真正實現數字轉型的模式”。
圖注:德國工業4.0之父、德國工程院董事會主席孔翰寧(左三)與德國工程院院士、弗勞恩霍夫光伏研究院院長Eicke R.Weber(左一)參觀體驗海爾展區
在2019年漢諾威展會現場,來自德國重要的工科院校之一的凱姆尼茨大學穆勒教授認為:“通過全流程資料貫通,海爾COSMOPlat展示了一個系統整合解決方案,一個能夠最快捷、最高效地為使用者提供最合適、操作性最高的解決方案。我認為,COSMOPlat是現有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中唯一已經進入物聯網概念實操階段並且取得成果的平臺。”
除了實現海爾自身轉型外,COSMOPlat正從家電行業向汽車、建陶、服裝等行業延伸,複製形成了15個行業生態,並在全球20多個國家跨文化推廣,踐行跨行業、跨領域生態賦能,實現全球企業轉型升級。在COSMOPlat工業網際網路生態品牌平臺全球成果的釋出現場,建陶、農業、房車、模具、機械等行業生態賦能實踐成果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
在建陶行業版塊,統一陶瓷董事長袁國樑向參展嘉賓、觀眾介紹了企業在賦能合作後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同海爾COSMOPlat合作後,不僅解決了工廠高能耗、高庫存、高不良的難題,幫助企業實現了成本下降7.5%,質量提升4.5%,售價提高17%,同時還吸引了100多家生態資源入駐平臺,令行業服務產品擴充了3倍。
“令人高興的是,我每年都來參觀海爾的展臺,每次都能看到新的進步。”德國工業4.0之父、德國工程院董事會主席孔翰寧博士在聽完介紹後表示,對海爾推出的智慧+5G大規模定製驗證平臺印象深刻,尤其是運用了5G、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提供了很多解決方案與工業應用。同時,他對建陶、農業、服裝等跨行業跨領域生態賦能與增值分享給予充分的肯定,他說:“海爾不是隻為大企業服務,而是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這點特別值得讚賞。”
隨著生態規模的不斷擴大,更多知名企業紛紛慕名而來。其中,世界領先的高科技聚合物材料供應商科思創、世界最大的集裝箱運輸公司馬士基航運公司、德國代傲電子控制集團等多家國際名企在現場與海爾COSMOPlat簽約合作,以藉助平臺迭代創新與應用賦能的能力,實現企業自身的發展升級。
在展會現場,德國工程院院士、弗勞恩霍夫光伏研究院院長Eicke R.Weber對海爾COSMOPlat所展示的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大規模定製解決方案感到非常震撼。他表示,海爾展現了多個應用範圍廣、創新性強的行業解決方案,並與全球企業進行賦能簽約,證明了“COSMOPlat能夠為大部分無法進行自主創新的德國中小企業提供幫助和服務,使其一同參與到工業4.0的程序中”。
目前,海爾COSMOPlat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大規模定製解決方案平臺,並被國際標準組織IEEE、ISO等批准牽頭制定大規模定製國際標準,這也是中國企業首次主導制定製造模式類國際標準。而基於COSMOPlat建立的海爾互聯工廠,被世界經濟論壇評為中國本土企業唯一的首批燈塔工廠。由此,海爾在現場聯合博世、菲尼克斯、ROLD、山特維、Tata Steel等5家“燈塔工廠”企業共同釋出了《燈塔工廠漢諾威倡議》,倡議各方加強相互間經驗交流,協同推動“燈塔之光”全球複製。
對此,世界經濟論壇未來製造牽頭人 Francisco Betti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在全球工業轉型的趨勢下,跨界的探索與嘗試,以及不斷的自我顛覆是非常需要勇氣的。“海爾COSMOPlat將作為數字化製造轉型的‘燈塔’,基於‘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大規模定製模式’,指導、幫助全球更多企業轉型。”
基於COSMOPlat為平臺,海爾將自身經驗對外開放,面向全球、全行業提供使用者全流程參與的大規模定製轉型服務解決方案,與其他“燈塔工廠”開展如標準共建、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等更多業務層面的交流合作,引領探索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方向和道路,讓世界工業領域亮起更多“燈塔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