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John Roese:新IT時代,以創新驅動成長
在雲端計算、大資料等IT技術日益進步的今日,傳統意義上的基礎架構正在成為新時代IT發展的瓶頸,隨著時間的推移,勢必會驅動著IT架構的轉型,現實中,我們會發現以全新的架構完全取代舊有的架構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在這個階段中,舊有架構與新的架構的共存成為必然,這也是我們常說是“雙模IT”。
那麼在這一情況下,如何才能更好的適應當前的IT環境?企業需要怎樣的基礎架構來解決實際問題?在戴爾科技峰會上,筆者得到了一些答案。
以創新塑造未來基礎架構
戴爾易安信總裁兼首席技術官John Roese表示,過去的15年IT服務直接或者間接的在提升生產力,現在已經開始進入新的時代,一個現代化IT時代,數字化轉型成為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特徵,而這一時代技術發展也是迅捷的,技術面臨著標準化和重新構建,而這個階段,將涉及到每一個行業、每一個業務的轉型和架構的更新。
John認為,在這個新的變革時期,企業需要學會更多新的技能,要抱有旺盛的創新能力,要對新的概念保持關注,這也許能夠有利的幫助企業適應新的階段。他表示,戴爾易安信一直致力於整個IT行業的研究,通過多雲戰略、分散式IT以及軟體定義來改造IT架構。
具體而言,在多雲戰略上,戴爾易安信一直認為,公有云並不能滿足當前客戶的多種需求,客戶的需求也許會涉及到公有云、私有云,進而形成混合雲,而單一的公有云或私有云也未必能夠適應使用者需要,所以多雲戰略成為戴爾易安信的IT策略之一。
John特別強調,戴爾易安信是一個大體量的公司,能夠提供計算、儲存和資料保護等雲端計算的構成基礎,並使得雲能夠保持一致性。在多雲溝通的跨環境整合中,又擁有VMware的技術支援,所以通過硬體和軟體的結合,使得戴爾易安信能夠提供給客戶更為連貫的多雲環境。
此外,John認為雲服務應當具有更多的層次,雲服務不是集中式的,將會形成從公有云、私有云的資料中心到邊緣裝置的一種分散式結構。John介紹說,在未來,不會只通過一個大的資料中心提供IT服務,從一些研究表明,大部分的行業中會出現通過至少四個層次的IT服務相結合建立分佈雲。
戴爾易安信總裁兼首席技術官John Roese
由於在裝置端將提供更多的計算和資料處理功能,將會形成一個新的邊緣雲,而目前這一目標的實現還受限於當前的網路環境,在未來5G將有效的支援這一情況。
針對軟體定義,John認為不能片面強調軟體定義的重要性,而忽視高新能硬體的作用。詳細而言,資料中心通過模組化和可程式設計化開發、運營和部署,硬體的作用非常關鍵,沒有高效能硬體的支撐,軟體的部署未必成功,相對而言,軟體的重要性也不用贅述,一個簡單的例子,眾多的移動應用構建於雲原生環境,就可見一斑。
以創新驅動技術成長
新技術推動了基礎架構的變革,而這裡特別要提到IoT和AI兩個技術的重要推動作用。
其中,IoT將各種裝置、各類終端進行連線,使得成百萬上千萬的裝置互聯,而這些裝置出現於基礎架構,使得網路正規化需要更多的連線、更具有靈活性,以及更大的容量等等。據瞭解,戴爾科技集團將大力推動IoT的發展,通過投資10億美元,去研究相關技術,將現有架構環境推向邊緣。
具體到AI,John認為AI提升了整個行業的生產率,但是還需要去區分AI可以完成的任務,未來AI也將推動自動化的基礎架構。而這裡仍然需要重視的是,人工智慧是複雜的,通過機器智慧改變使用者體驗,利用人工智慧優化業務流程,或者是將AI代替人實現駕駛等都是不同的研究趨勢。
現在AI的作用越來越明顯,John介紹說,通過AI來優化基礎設施,將更多的解放人們的工作量,許多繁重的工作都可以實現自動化,要實現這一點,人工智慧以及機器智慧在基礎架構的應用必不可少,對此戴爾科技將從三個方面來實現這一目標。
第一,計算是AI的核心,通過對計算領域的持續創新,解決計算能力的問題。John表示,高密度伺服器,以及與英特爾合作成立新的半導體公司,都是為了進一步實現這一目的。
第二,戴爾易安信將繼續在資料管理和資料保護方面投入新的研究,通過更高效能的儲存幫助企業實現人工智慧中資料核心的儲存,同時要兼顧降低產品的成本,方便更多的使用者使用。
第三,由於AI使用資料的同時,也產生資料,而這些資料的價值將更高,而如何提供更安全高效的資料保護架構也將成為戴爾易安信工作重點。
John表示在今天和未來的世界當中IT要深入到現實當中,要做到這一點就得繼續在終端使用者、基礎架構上進行創新。也許正是這種持續創新的理念,使得戴爾科技集團一直處於不斷的成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