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 Instagram 還能用來看書了???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Voicer」(voicer_me),少數派經授權轉載,僅對排版略作調整。 ofollow,noindex">點此閱讀原文
承認吧,我們不看書了。
儘管如今推銷圖書的方式無奇不有,可無論是附送五花八門的贈品,還是知名設計師操刀的封面,甚至是打上了超限量(到底是真限量還是根本沒印那麼多 )的編號,一年到頭也騙不了你花錢買兩本書。什麼,你說電子書?就別提有多少人的 Kindle 拿去蓋泡麵了吧 :ramen:。
我們的時間都花在社交媒體上了 ——碎片化閱讀(如果能稱之為閱讀的話)能讓你讀到了一丁點兒茶餘飯後的談資,還是讓你的大腦被資訊量擠到爆炸?你到底有多久沒有好好看完一本書了?
紐約公共圖書館(NYPL)為了讓我們看本書,可花了不少心思。 既然我們只願意刷手機,它就把世界名著拆解成一張張圖片,推送到我們面前。行吧,我們就來看看它到底使出了什麼招數。
現在 Instagram 還能用來看書了?

NYPL 在代表速食文化的 Instagram 上,做了件看似「背道而馳」的事,他們推出了 #InstaNovels(Insta 小說)計劃,讓我們用刷圖的時間讀完一本書。

這才不是什麼 Instagram 與 NYPL 合作的特別專案,而是聰明的 NYPL 運用 Instagram 的功能,想出了讓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看書的妙招。
它把經過數字化的圖書變成一張張圖片,沒有「循規蹈矩」使用一般張貼圖片的方式釋出,而是選擇釋出在介面頂端更為搶眼的 Stories 限時動態。

原本釋出 24 小時後即自動消失的 Stories,最近有了 Highlight 功能,點開某個賬號頁面,就能看到之前釋出過的 Stories 被歸檔到頭像下方,以圓圈的方式呈現,如此一來也比正方形的圖片更讓人有點選慾望。
NYPL 順手把 Highlight 功能當作「書架」來用,把釋出過的圖片統統集合起來,方便讀者隨時再開啟閱讀。 還真沒想到這個以看圖出名的平臺,竟然可以變成一個可以看書的地方。
《愛麗絲夢遊仙境》改頭換面了?

我們對《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耳熟能詳,卻沒有多少人真的讀過這本由數學家 Lewis Carroll 在 1865 年出版的小說。
現在開啟 NYPL 的 Instagram 頁面,你就可以看到,《愛麗絲夢遊仙境》變成了圓圈停留在介面上方,正等著你去翻閱。

可是白紙黑字的電子書是不會有人理睬的,那麼這本「古董書」如何誘惑我們點進去呢? 和 NYPL 合作的獨立創意公司 Mother New York,從 Instagram 上找尋最能吸引注意力的新穎視覺,相中大受歡迎的設計師 Magoz(@magoz)。
印象中傳統的愛麗絲經他之手,變成了現代風的穿著藍色裙子的金髮女孩,一步步走向前方的奇妙圈圈。

別以為設計師只是畫個封面就好了,這回 Magoz 可是為《愛麗絲夢遊仙境》創作了整套視覺,包括封面動畫、各個章節的封面和書中的小部件等等。
Magoz 還透露,他從《愛麗絲夢遊仙境》中找到許多靈感,小說當中對超現實畫面的描寫栩栩如生,超乎邏輯的想象力誕生出比例誇張的變形生物,與 Magoz 的創作風格一拍即合。

為了讓自己沉浸在異想世界,他在創作期間反覆聽著 Jefferson Airplane 的名曲《White Rabbit》,這首迷幻之歌的靈感正是來自《愛麗絲夢遊仙境》。
Magoz 透過插畫,將永遠充滿好奇心的愛麗絲重新呈現在我們眼前,再次提醒我們,只要鼓起勇氣張開懷抱,那麼你將會開啟一個超乎想象的奇妙世界。NYPL 選擇這本書打頭陣,或許也是想為當今的「厭世代」打打氣呢。
電子書竟然有這麼多設計巧思?
右下角的小動畫

用過 Stories 功能的朋友都知道,每張圖片上方都有進度條,會自行翻頁,而即便你有一目十行的超能力,也很難在進度條跑完的短短几秒鐘看完一頁書。
因此,Insta 小說特別在頁面的右下角設計了一個翻頁小按鍵,把你的拇指放在上面即可停留閱讀,輕輕點一下則是翻頁,這樣讀者就可以自己控制閱讀的節奏啦。

還有一個彩蛋,只有認真讀完整本書的人才能發現! 那就是這些小圖形快速翻動起來就像連環畫一樣,變成了俏皮的小動畫。在閱讀過程中,你可以看到這個小按鍵從圓點 :large_blue_circle: 變成了眼睛 ️,又從蘑菇 :mushroom: 變成了撲克牌 :black_joker:。
字型是加分關鍵

想到在螢幕上看那麼多字,不免讓人覺得有點吃力,Insta 小說當然有考慮到這點,因此,特別在更便於螢幕閱讀的暖白底色上,選擇了 Georgia 字型 。
這款襯線字型是由字型設計師 Matthew Carter 在 1993 年為微軟設計的,Matthew Carter 有多厲害呢,隨便翻開一本書(哦不,你不看書)……那麼隨便開啟一個網站,你看到的很有可能就是他設計的字型。

Georgia 字型誕生在數字時代的開端,它的設計初衷正是為了方便在螢幕上閱讀,即便是小字號也能清晰辨認,怪不得它是 Insta 小說字型的絕佳選擇呢。
有的段落會跳舞

是不是用吸引人的視覺把我們騙進來之後,只有白紙黑字的篇章? 才不是呢,當閱讀過程中出現 Animated Page 的提醒,便代表可以與之互動的段落將在下一頁出現。

有的段落只要你抬起拇指,便會接二連三地輕巧躍出;有的段落有如繚繞的思緒,彎彎曲曲地溜出一串文字。如果沒有認真讀下去,這些有趣的小細節你可就統統錯過咯。
還有什麼好書即將出現?

如此有心的設計,還真讓人有繼續看下去的動力了呢。看完前面提到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如果覺得不夠過癮,那麼還有兩本即將推出的 Insta 小說值得我們期待。

一是小說家 Charlotte Perkins Gilman 的代表作《黃桌布》。 它以懸疑小說的外在包裹著女性獨立的核心,在保守的 1892 年一經出版便引起激烈討論,至今仍是備受推崇的性別教育讀物,不難理解 NYPL 為什麼會在當下選擇這本書。

而負責設計的是風格多元的設計公司 Buck(@buck_design),儘管他們以往也有十分俏皮的作品,但這次為了契合《黃桌布》的基調,選擇了比較抽象的設計。

另一本則是小說家 Franz Kafka 於 1915 年發表的經典之作《變形記》。 小學課本上的節選你還記得吧?接手這本小說的是設計師 César Pelizer(@cesarpelizer),從預告片段可以看到,他將我們閱讀時想象出來的毛骨悚然的「變形人」,轉化成了非常逗趣的形象。

這次 #InstaNovels 計劃,不僅改變了我們對流行社交媒體的看法,也重塑了我們接觸經典文學的方式,這不也是另一種角度的《變形記》嗎?

NYPL 的終極目標是?

作為世界著名圖書館之一,NYPL 還真的挺會玩。它向來以各種珍稀收藏而聞名,包括哥倫布 1493 年發現新大陸的信函、經典爵士歌曲《Lover Man》的手寫樂譜和諸多大作家的私人物件……

自從推出 #InstaNovels 計劃以後,NYPL 的 Instagram 關注人數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長。當然,更重要的是, 已經有超過 4 萬人讀完第一本 Insta 小說啦 :clap:。
如果你想從 NYPL 借書,第一個條件就是你得住在美國,才能去辦借書證(殘念……)。可現在,只要登入 Instagram,你就可以馬上讀到 Insta 小說。

除此之外,NYPL 還提供了免費的電子書 app「SimplyE」,方便讀者痛快閱讀更多電子藏書。另外,它還找來作家、藝術家做 Podcast,常常給大家推薦好書。
哎呀,NYPL 真是動了不少腦筋呢,可你說它討好新世代也好,想趕趟時髦也好,總之就是為了讓大家看本書,這不就是一個圖書館應該做的嘛。一百多年來它都在為紐約市民免費提供閱讀,現在更希望接觸到世界的角角落落,不由得讓人有點感動!

其實讀書也沒別的,有時候只是單純覺得一口氣讀完一本書很爽。
你呢,最近讀到了什麼好書?跟我們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