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式風已經吹到了矽谷!Snapchat 程式設計師也在趕這波「開發潮」
微信、支付寶、百度、頭條都做了小程式,有賴於這些大公司對小程式的青睞有加,好幾個小程式企業融資了一輪又一輪,國內千軍萬馬的程式設計師、運營者都殺了進來。
但小程式的影響力也不只限於國內,Snapchat 要準備上線小遊戲平臺,東南亞打車巨頭 Grab 也推出了應用開發平臺,想成為超級應用……而 在國外打拼的程式設計師,也沒有忽略國內小程式開發的大好機會。

今天介紹的小程式開發者就是一位在矽谷「搬磚」的工程師,他就職的公司就是最受年輕人喜愛的社交軟體 Snapchat。身在矽谷,做了個微信小程式,這位工程師的作品如何?他和他的矽谷同仁們又是如何看待現在的微信小程式的。
「猜猜我多重」是這位程式設計師做的第一個小程式,這位開發者全職做開發還只有 2 年半,對小程式的接觸也是從今年 9 月初才開始的。在這個小程式之前,他還開發了一個 app——精緻小寶,開發者開發這款小程式的部分原因是希望小程式能為 app 做引流。「猜猜我多重」和精緻小寶設計風格一脈相承就是他們產品的吸引點之一。二者的美工素材有部分複用,但他們的方向卻完全不同。

image.png
▲ 精緻小寶設計
或許是受到小程式的程式碼包限制,「猜猜我多重」的功能只有一個。捏臉、換衣、加背景……這些功能一個都沒有,要想體驗這些功能,還得下載 app。這小程式唯一能做的還是猜體重!
據說女孩子的年齡和體重都是不能說的祕密。但是「猜猜我多重」不一樣,你進入猜體重的入口只有一個,那就是使用者的主動分享。也就是說你能猜到的好友體重,都是 TA 主動讓你猜的。

image.png
▲ 左為分享朋友圈海報,右為會話海報
看到這裡,男朋友們瑟瑟發抖,生怕這是女友又一次的「釣魚執法」。說到這裡,知曉君要分享一個猜體重的祕訣,猜出來的體重最好再在那數字上再減一些。畢竟不管男女,都不喜歡被說胖。
小姑娘被說胖可真能被氣的不行,而男孩子摸著工作幾年變得圓潤的腰身,看你把體重猜太重也糟心得很。為了同事好友相處的最後溫柔,就將體重往少點猜。要真努力往少猜對方還是生氣了,怎麼辦?那就讓你們這些親朋好友的打擊化為減肥的動力。
「猜猜我多重」雖然是個「殘忍」的猜體重小程式,但是它的畫風卻是萌萌的,而且還很貼心,好友猜完體重後也不會知道你填寫的真實體重是多少,只會得到一個模糊的描述:果然是真朋友!差了十萬八千里!既和好友有了一些互動,也保證了發起人體重資料不會被洩漏。

image.png
這個萌萌的小程式由 2 人小團隊共同完成。一個工程師,一個設計師, 從產品設計到上線,大概花了一週時間。
之所以把第一個小程式做成猜體重的方向,是因為他們覺得體重是一個大家很關心又有一點敏感的話題。做一個猜體重的小程式配上他們固有的萌萌的風格會很好玩。

image.png
而在說到小程式和 app 的不同時,開發者表示小程式相對簡單、上手更快、開發成本更低,而且做完之後稽核也快不少。除此之外,不需要蘋果和安卓分開開發對他而言也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在開發者看來,開發小程式相當於體驗一個全新的端,雖然 app 開發設計時積累的經驗部分可以在小程式被複用,但他還是遇上了不少的坑。 開發文件和社群的不完善是他開發小程式遇到的主要的「坑」,小程式在開發資源上沒有 app 上的社群支援多也給他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如果 app 開發上遇到問題,那很容易在 Stack Overflow 上找到對應的解決方式,而小程式這方面稍微難一些。
開發者認為目前小程式相關的第三方程式碼庫較少,複雜的功能實現起來沒有 app / Web 簡單也制約了小程式的發展。不過在他也認為小程式尚處於初始的發展階段,隨著開發者的增加和生態的豐富,較好的開發體驗也能給開發者更大的信心。
畢竟 app 多年的積累已經構建了一個非常成熟的生態,從吸引開發者到推薦好玩的小程式都非常完善。而小程式生態現在才剛剛起步,使用者也很難脫離朋友圈去尋找到有趣喜歡的小程式,「我覺得知曉程式這樣的媒體網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猜猜我多重」的開發者認為目前質量高又有創意的小程式還並不多,使用者也沒有養成將小程式作為 app 長期使用的習慣,他們更多的是把小程式當 H5 那樣玩,複用率並不高。作為從業者,他很期待看到還沒見過的小程式型別,很期待更多的中小企業和個人開發者不斷去豐富小程式生態。

image.png
在小程式開發者的身份之外,他也是一位在矽谷打拼的「攻城獅」。在談到了國外和國內開發環境的不同時,他表示國外的產品設計更多樣,在開發過程中查詢相關英文文件和 Stack Overflow 時會更方便,遇到問題解決起來會很快。而 國內的開發節奏會更快,但也更模板化。
同為在矽谷工作的中國工程師,開發者和他的朋友們也都時刻關注著國內的科技動向,這其中就包括小程式。但小程式和 app 對開發者的吸引力還有差距,他坦言, 如果有業餘時間去開發的話,首選 app 的人應該多過選小程式的人。

▲ 圖片來自:《矽谷》
不過他也很看好小程式的發展。他認為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是 幾大超級 app + 小程式的生態。小程式開發門檻比 app 低就可以吸引更多中小企業或個人進行開發。而在運營方面,使用者使用小程式的門檻也比 app 低很多,作為個人開發者更容易獲得成就感。這次的「猜猜我多重」小程式就為開發者的 app 帶去了一些流量,他身邊的朋友為此刷了一波屏也讓他特別開心。
經過這一次的小嚐試,開發者對小程式已經有了更全面的瞭解。初次嘗試投入的成本不高,回報卻讓人滿意。
這裡推薦一下我的前端學習交流群:784783012,裡面都是學習前端的,如果你想製作酷炫的網頁,想學習程式設計。自己整理了一份2018最全面前端學習資料,從最基礎的HTML+CSS+JS【炫酷特效,遊戲,外掛封裝,設計模式】到移動端HTML5的專案實戰的學習資料都有整理,送給每一位前端小夥伴,有想學習web前端的,或是轉行,或是大學生,還有工作中想提升自己能力的,正在學習的小夥伴歡迎加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