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版非公RTX 2080評測:微星這堆料太壕了
【PConline 評測】上個月是公版PCB+非公版散熱器方案的RTX系列顯示卡的生長期,市面上比較大比例的型號都是這型別的產品,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品牌都會陸續推出各種完全非公版(非公版PCB+非公版散熱器)的型號,因為這才是它們顯示卡的真正形態。今天就拿到了來自微星的完全非公版產品,而且無論PCB的設計還是散熱器的設計,都是超高規格的,充分展示了自家的顯示卡設計水準—— 微星 RTX 2080 GAMING X TRIO 。
▍ 先介紹一下RTX 2080中的TU104核心
TU104核心規格
RTX 2080的核心為TU104,是完整大核心TU102閹割部分SM單元而來,同樣繼承了圖靈架構顯示卡專屬的光線追蹤核心(RT Core)和張量核心(Tensor Core),用來專門運算遊戲畫面中的光線渲染以及全新的抗鋸齒技術DLSS,它們都能讓你獲得更高的遊戲畫面體驗,前者提供真實的光影效果,後者可以解析出更高解析度、更少鋸齒的畫面,而且幀數更高。但這都要使用NVIDIA自家的開發軟體才能實現,而且要RTX系列顯示卡才能享受到這些福利。
▍ 微星 RTX 2080 GAMING X TRIO開箱:
“GAMING X TRIO”這一字尾的顯示卡在GTX10系中只推出過GTX 1080 Ti這個GPU的產品,足夠說明它的定位在微星顯示卡中是重中之重的了。
說起重,這顯示卡的重量是真夠重的,沒有仔細稱量過,但應該是迄今為止拿過的最重的RTX20系顯示卡了,背板與散熱器的用料都很豪華,一會兒拆開看看就知道。
微星 RTX 2080 GAMING X TRIO使用三風扇設計,風扇葉片上採用的新結構能有效降低風阻,增加空氣流速,從而提供更好的散熱效能。上下兩邊的白色位置是RGB燈,通電後能亮。
風扇特寫
風扇中央有微星龍的LOGO,四周的外殼上也有一些塊狀紋路的設計,能視覺上提供很好的質感,內部採用雙滾珠軸承,是很成熟很可靠的軸承方案了,持久耐用。
顯示卡背板
背板是高階顯示卡的標配部件了,微星這款背板採用拉絲工藝,中間有一些鏤空的紋路,既保證了美觀,又有很好的承託保護作用,而且在拆解的過程中發現,背板大多數地方都有使用導熱貼片與PCB充分接觸,所以還能承擔一些散熱的功能。
顯示卡頂部
SLI金手指
如果需要組裝路顯示卡的話,就要用到這個全新的SLI金手指的,需要配套新的橋接器—— NVLink 使用,雙卡SLI效能當然比單卡強很多了,但也要注意機箱散熱、電源供電、主機板插槽這些問題。
雙8Pin電源介面供電
供電需求高於公版的RTX 2080,畢竟光看外觀就覺得規格比公版高許多了,所以供電需求更大也是理所當然。
顯示輸出介面
顯示卡尺寸肉眼看去差不多是要佔用3槽的了,基本上2.8~3槽是跑不掉的了。
輸出介面與公版RTX 2080一致,3×DP、1×HDMI、1×USB Type-C,DP介面為1.4標準,HDMI介面為2.0b標準,向下相容。USB-C介面是為下一代VR頭顯而設的,因為它具備同時傳輸視訊訊號以及最大100W的供電能力,上一代的VR頭顯除了要接一條HDMI以外,還得另外接USB線來進行供電,而如果換了這個Type-C口的話,一根線即可同時滿足需求。
另外,箱子裡的配件還有這些:
各種說明書、保修卡、會員卡
顯示卡承重支架
還很貼心地配了一個承重支架,前面也提到過顯示卡的重量非常有分量,長久使用可能對主機板、機箱來說都會有不小的考驗,所以把顯示卡固定好之後,再把這個支架也通過螺絲固定在機箱上,就能給顯示卡提供很好的承託保護了。
亮機燈效
顯示卡的頂部有MSI龍的燈效,邊框也點亮,整體是流動著的RGB效果,效果很高大上。
散熱器邊緣燈效設計
支援MYSTIC LIGHT SYNC燈效控制,能和微星的主機板、影馳記憶體等等品牌配件聯動燈效。
目前國行定價7499元(10月24日截),在一眾RTX 2080中屬於比較貴的型號了,公版是6499元,有些品牌最便宜的可以壓到6299元,最貴的也有高達8999元,反正微星 RTX 2080 GAMING X TRIO算是定位和定價都比較高的型號了。
散熱器內部
散熱器與顯示卡發熱元件之間全部都用使用矽脂/導熱貼片連線,做工非常整齊,拆開看能讓人有賞心悅目之感。
6熱管導熱
與GPU接觸的位置是純銅鍍鎳底座,做工優良,非常平整,所以只需要薄薄的一層矽脂即可與GPU充分貼合。底座下方則是6條熱管,其中5條直接貫穿散熱器的另一側的鰭片。
PCB板
右側的電容、電感上都有導熱貼片覆蓋,現在是揭下來的狀態。
GPU供電模組
GPU採用10+2相的超高規格供電,電感上還打了微星自家的龍紋LOGO,看起來是挺高階的,能從這裡感覺到它的用料和設計、品控都花了很多的心思。
視訊記憶體部分也是加了一片導熱板去增加導熱效率,對於目前頻率極高的GDDR6視訊記憶體來說,是很有效果的一種設計思路。
GPU是TU104,也就是RTX 2080的本體了,四周的視訊記憶體共8顆1GB的GDDR6貼片,組成共8GB 256bit位寬的視訊記憶體。
▍ 亮機&GPU-Z引數解析:
RTX2080,TU104核心,GDDR6鎂光視訊記憶體,GPU核心頻率為1515~1860MHz,略高於公版,GPU規格就都一樣的了,其他詳細引數對比可以看下面的表格。
微星 RTX 2080 GAMING X TRIO顯示卡引數對比 | |||
顯示卡 | 微星 RTX 2080 GAMING X TRIO | NVIDIA RTX 2080 | GTX 1080 |
架構 | Turing | Turing | Pascal |
核心型號 | TU104 | TU104 | GP104 |
電晶體數 | 136億 | 136億 | 72億 |
核心面積 | 545mm² | 545mm² | 314mm² |
製作工藝 | 12nm | 12nm | 16nm |
流處理器 | 2944 | 2944 | 2560 |
紋理單元 | 184 | 184 | 160 |
ROPs | 64 | 64 | 64 |
RTX-Ops | 60T | 60T | - |
視訊記憶體容量 | 8GB | 8GB | 8GB |
視訊記憶體型別 | GDDR6 | GDDR6 | GDDR5X |
視訊記憶體位寬 | 256bit | 256bit | 256bit |
核心頻率 | 1515-1860MHz | 1515-1800MHz | 1607-1733MHz |
視訊記憶體頻率 | 14000MHz | 14000MHz | 10000MHz |
視訊記憶體頻寬 | 448GB/s | 448GB/s | 352GB/s |
TDP | - | 225W(FE) | 180W |
外接供電 | 8+8Pin | 6+8Pin | 8Pin |
價格 | 7499元 | 6399元 | - |
引數點評:規格和公版RTX 2080基本上一致,紙面最大加速頻率是1860MHz,比公版的1800MHz高60,但實際上它倆的執行最高頻率都不止這個值,一會兒看看GPU-Z的頻率監測就知道了。
另外一個和公版有區別的地方就是外接供電的需求了,微星的是8+8Pin,公版的則是6+8Pin,鑑於看到前面供電相數的豪華程度,8+8也很合理了。
最後是價格,微星 RTX 2080 GAMING X TRIO比公版的6399元要貴了1100元,也算是比較貴了,但其中有很多更高規的用料和設計,所以值不值還得看你怎麼考量了,先看完評測再做定論吧。
▍ 測試平臺及方法說明:
硬體平臺介紹 | ||
CPU | Intel Core i7-8700K | |
主機板 | 華碩 ROG MAXIMUS X FORMULA(M10F) | |
記憶體 | 芝奇 幻光戟系列 DDR4 3200頻率 8G×2 | |
硬碟 | 三星 960PRO 512GB | |
電源 | 鑫谷 崑崙 KL-650W | |
散熱器 | REEVEN RC-1401 CPU散熱器 | |
顯示卡 | 微星 RTX 2080 GAMING X TRIO NVIDIA RTX 2080 Founders Edition NVIDIA GTX1080 Founders Edition AMD Radeon RX Vega 64 |
軟體平臺 | ||
作業系統 | Windows 10 x64專業版1803 | |
顯示卡驅動 | NVIDIA GeForce 416.34 WHQL | |
理論測試專案 |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Fire Strike Ultra, Time Spy, 壓力測試 | |
RTX/DLSS測試專案 | 星球大戰DEMO 最終幻想15 Benchmark Infiltrator DEMO |
|
常規遊戲專案 | 古墓麗影:暗影 絕地求生大逃殺 奇異小隊 全境封鎖 奇點灰燼 |
平臺簡介 : CPU採用目前主流級平臺很高階的i7-8700K,能保證不會是顯示卡發揮的瓶頸,雙通道8GB 3200MHz高頻記憶體,高速SSD。系統和驅動都是目前最新的版本,對遊戲的相容性最好。
▍ 理論效能測試與遊戲效能測試:
3DMARK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微星 RTX 2080 GAMING X TRIO因為內部堆料、散熱器又加強了設計的原因,領先了公版一定的比例,三項分別是2.6%、3.1%、4.2%。
對比上一代對位的GTX 1080的話,Time Spy專案的效能提升了許多,有40%以上。
▍ RTX&DLSS效能測試:
1、星球大戰演示DEMO(目前唯一一個支援RTX的專案)
因為圖靈架構中光線追蹤核心和張量核心的原因,執行RTX與DLSS效果奇佳,比上一代的GTX 1080高了許多,AMD顯示卡則完全不支援這些專案。
2、最終幻想15 演示DEMO
微星 RTX 2080 GAMING X TRIO的因為有張量核心的協助,執行DLSS應用的效能強悍,而不支援DLSS的GTX 1080分數差不多隻有它的一半。
▍ 5款熱門遊戲 大作 效能實測
4K解析度下,微星 RTX 2080的效能略勝於公版RTX 2080,比上一代的GTX 1080綜合提升25%左右。1080P解析度下,相比GTX 1080提升的幅度比4K解析度大了一點點,算是正常的換代提升。與公版同樣是差不多的表現,一會兒測試溫度和功耗看看。
▍ 3DMARK壓力測試結果:
3DMARK壓力測試是目前市面上最適合用來檢測顯示卡散熱能力的專業測試軟體了,它能很好地測試出顯示卡的穩定性,最終反饋出一個數據,數字越大就越厲害。
前面拆解也看到, 微星這塊顯示卡的散熱器用料超級豪華,壓制核心的效果就很好了 ,3DMARK壓力測試的最終分數為99.2%,在眾多非公版RTX 2080中資料很強的表現了,為了大家能更直觀地瞭解這個資料,我們加入了一些其他品牌RTX 2080的對比分數。
同時顯示顯示卡核心頻率的最高峰值為1950MHz,公版RTX 2080則是1965MHz,略低於公版,但其實實際效能沒多大區別。
所以99.2%大概是怎樣的存在大家就都瞭解了,公版是97.8%,97.0%以下的屬於不通過測試。
▍ 總功耗對比測試:
總功耗測試部分,鑑於我們無法單獨測試顯示卡這一元件獨立的功耗,所以只能用功耗儀去測試整套平臺的功耗,讓他們執行相同的程式,記錄執行過程中的峰值。包括遊戲滿載測試(執行相同的一段Benchmark),還有3DMARK壓力測試(就是上面截圖的測試)。
和公版對比,微星 RTX 2080 GAMING X TRIO在相同測試環境下,功耗高了大概40多瓦,畢竟是各種引數、用料都高於公版的了,有這樣的結果並不意外,反饋到電源上的話,使用微星這款顯示卡的電源最低額定功率建議要比公版的高100W。
▍ 滿載溫度對比測試:
在執行3DMARK壓力測試的狀態下記錄溫度峰值,微星的滿載溫度也只有65℃,在非公版顯示卡中屬於很涼快的水準了,散熱器堆料的效果在這裡得到了體現,顯示卡溫度低一些對於機箱內部積熱的困擾也會小一些。但總的來說,各品牌型號的熱量控制也在旗鼓相當的水準,都比公版厲害。
▍ 滿載噪音測試:
滿載噪音測試為48分貝,在眾多非公版中也屬於中位數的水平,48分貝放到機箱裡之後就不怎麼能聽到了,但終歸是越低越好的。
關於噪音:
0 -20 分貝:很靜、幾乎感覺不到;20 -40 分貝:安靜、猶如輕聲絮語;40 -60 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60 -70 分貝:吵鬧:有損神經;70 -90 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90 -100 分貝:吵鬧加劇、聽力受損;100 -120 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鐘即暫時致聾。120分貝以上:極度聾或全聾;300分貝左右或以上:方圓20km的人不可修復性耳聾。
▍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微星 RTX 2080 GAMING X TRIO的全部測試專案都過了一遍了,簡單下個總結點評。
首先,從測試的每個專案結果來看,這塊卡的表現都是很優秀的。RTX 2080的核心當然強大,無論是4K、2K、還是1080P,都能夠在很高的幀數下運行遊戲大作了,部分4K遊戲確實很吃顯示卡,但只要降低一點點特效即可保證全程60FPS了。多數專案測試都略高於公版 RTX 2080一丟丟,雖然不多,但聊勝於無。
另外圖靈架構的它還支援光線追蹤技術,在測試星球大戰渲染畫面的時候,它的效能表現是GTX 1080的好幾倍,據說11月底會出來戰地5,能支援光線追蹤,畫面效果更逼真,RTX 2080才能很好地應付。
3DMARK壓力穩定性測試方面, 微星 RTX 2080拿到了99.2%的分數,表現很優秀 ,說明在絕大多數應用場景下,都能保持很高的核心頻率,頻率穩定性強。
外觀和內部用料方面,都很好地繼承了微星 TRIO系列顯示卡的特點了,造型帥,用料使勁堆,散熱器用料豪華,風道設計也合理,3風扇壓制下,GPU的峰值溫度也只有65℃,風扇噪音也比較低。
但價格很貴是真的, 國行定價7499,公版定價是6499,差價1000元。 這1000裡面,有微星最豪華的用料與設計、更強的核心頻率峰值穩定性、更低的噪音與溫度、微星品牌信仰加成。但玩遊戲的流暢性和公版是沒有太大區別的了,這也是RTX 20系列全部非公版顯示卡共有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