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雲端計算,才能擁抱未來
雖然在初級階段,雲端計算還存在一些問題,但它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更快進入新市場,並提高企業效率。雲端計算使企業有機會,以新的產品,運作模式和服務創新來趕超行業競爭對手。因此,面對雲端計算,企業不能觀望,也不能等待。

如何理解雲端計算?
從巨集觀上講,雲端計算包括雲端計算平臺和雲應用服務兩層體系。前者是從技術層面來講,主要實現資源的整合並是動態易擴充套件的;而後者則是將雲端計算平臺提供的資源根據不同需求封裝成各種服務提供給終端使用者。一方面,雲端計算不僅覆蓋了寬範圍的技術,而且也是寬範圍的業務需求,所以,在整個主題範圍內,它有許多不同定義。另一方面,任何事物在發展時,都要經歷一個由不統一走向統一的過程。從各執己見到體系化、標準化和規範化,這個過程還在持續。
實際上,雲端計算就是資源的不斷整合,它不是一種新技術,而是一種全新的應用服務交付模式。可以把雲端計算的實質總結為六個字:智慧、資源、模式。也就是說,對CIO而言,要關注如何利用雲端計算的智慧、CIO的智慧把企業的IT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一種服務模式,交付給企業員工、客戶以及供應商使用。對企業CEO而言,要關注如何把企業的資源通過企業的智慧、雲端計算的智慧和CEO的智慧整合起來,基於雲端計算平臺形成一種商業模式,交付給企業和客戶、供應商,為其提供服務。
雲端計算的作用是什麼?
雲端計算的作用可以總結為三句話:降低成本、使企業快速進入市場、提高效率。這是三個實質性的好處,由這三點延伸,還可以產生很多優勢。
當企業成功演進到“雲”,最直觀的效果就是降低了運營成本。通過雲端計算,可以把分散的、低效的、低水平的資料中心逐步淘汰,從而大大降低運維成本和使用成本。就像原來是各自挖一個井,自給自足,現在相當於用自來水。原來是每家都有一個電廠,而現在用的是公共的電。這就是“雲”的使用方式,會讓IT像用電用水一樣集中化、規模化,為使用者提供專業化的服務。
目前,很多企業的創新都是封閉的。通過雲端計算,可以讓大家協同在一個社會化的IT平臺,從而讓由客戶驅動的企業創新成為可能。市場有什麼動態,企業可以馬上做出反應,並快速進入市場。另外,雲端計算還可以提高企業效率。因為大家可以在一個平臺上協同工作,這個平臺是一個基於供應鏈的平臺,一個基於大協作的平臺,一個基於創新的平臺。企業的內部和外部,不同企業,甚至不同行業都可以基於這個平臺合作;通過雲端計算的技術、部署和管理,都可以得以實現。
作為企業的CEO或者管理者,在深入瞭解雲端計算對企業的作用後,就需要考慮企業如何從傳統IT演進到“雲”。對於大型集團企業,應該考慮整合集團內的IT基礎設施資源,逐步演進到企業私有云。對於中小企業,應該關注成熟的雲服務商,把自己的業務逐步託管和部署到公共雲。在實施的過程中,企業確實會遇到很多挑戰。企業應該通過科學的策略和方法,把風險降到最低,然後最大程度地去利用、逐步演進、逐步應用,逐步地為企業提供價值。
擁抱雲端計算,才能擁抱未來
目前,以雲端計算為代表的資訊時代已經到來。在工業化時代,製造是規模化的,集中化的。在資訊時代,製造是分散的,可協同的。全球經濟一體化,要求製造和服務都是在一個一體化的平臺。因此,可以說,雲端計算是工業化後全球化最好的解決方案。市場經濟需要調整結構,企業也需要轉型升級,運營管理模式要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
經濟在變化,如何降低成本,如何快速進入市場,如何提高效率,是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雲端計算作為業務轉型、高效運營的關鍵,如果你不利用,就難逃失敗的厄運。所以,擁抱雲端計算才有未來。如果你沒有基於於“雲”的理念管理,沒有基於“雲”的IT建設,只會逐步被市場所淘汰。別人已經進入了新的資訊時代,而你連工業化還談不上,怎麼可能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