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政府數字服務制定標準
無論是上網付款或更新執照,新加坡人日後使用政府電子服務時將享有更大的便利,包括政府網站在必要時須以中文、馬來西亞文和淡米爾文提供與交易相關的所有資料。此外,政府網站呈現政策資料時,若相關資料過於複雜,就應該以視覺資訊圖的方式呈現,讓使用者一目瞭然。
這些都是新加坡政府本月初剛推出的數字服務標準所列出59條標準的其中一部分。這些標準涵蓋三大環節:直覺可用的設計和適用性、無障礙和包容性,以及實用性和一致性。
所有讓公眾使用的政府數字服務都得遵循這套標準。政府也會通過神祕顧客體驗調查,確保所有數字服務確實符合標準。
這套標準也涵蓋政府在今年6月公佈的數字政府藍圖中,為自己設下的14項關鍵績效指標,例如所有政府服務到了2023年將提供至少一項電子付款服務選擇,以及必須加入預先填寫政府機構所掌握資料的功能,減少人們需要一再重複地填寫個人資料的麻煩。
標準列明,所有政府電子交易都應利用全國個人資料庫MyInfo,讓使用者可預先填寫線上表格。表格各欄目也應有“智慧”,例如讓使用者輸入郵區號碼,系統就會自動查找出完整的地址。
另外,為了服務所有使用者,包括聽障者,所有上傳到政府網站的演講視訊和預錄的多媒體內容,都應加入字幕和圖說等。
標準也規定所有政府線上數字服務都不能展示任何商業廣告,或宣傳任何私人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若政府部門認為某些私企的電子服務有助於使用者,可附上相關連結,但須註明這並不意味著政府為這些產品服務背書。
政府部門也須至少每三年進行檢討,確保服務隨著需求和科技的進步與時俱進。
另一方面,新加坡公共服務學院下月底將推出線上教學平臺LEARN.gov.sg,讓公務員能隨時上網上課。平臺也會推出手機應用版本。平臺提供的課程多元化,包括資料分析、領導和管理能力以及提高生產力等,有助提高公務員在數字化職場的工作效率,也通過善用科技和資料,為國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這也呼應數字政府藍圖的其中一項關鍵績效指標,即到了2023年,所有公務員都具備如何保障網路安全,以及在擬定政策時使用數字分析科技等基本的數字素養。政府也會對兩萬名公務員培訓,使其掌握資料分析和資料科學的技能。

責任編輯:陳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