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徹底地執行
以下這段來自最喜歡網友TOP10的小徐 (今天中午跟他說“自我成長零碎且模糊的苦惱” ,他的回答):
工作環境中遇到讓人作為榜樣學習的人,是一件超級幸運的事,這種情況下通過大量的模仿交流,進階會飛快。
但現實情況是很多情況下週圍的同事並沒有那麼優秀,或者看起來沒有。
這種情況我就覺得,得自己去學認可的正確的做東西的方式,然後我主動 push 他們,影響他們,即使最後 push 失敗了也沒啥,下次再來哈哈。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正確做東西的方式」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但是如果自己能涉取更多的資訊,努力去看更多好的東西,再給大家講的時候就是資訊這個層面上降維打擊(說人話就是容易忽悠人)。
我認為在公司上班的好處就是,可以用公司資源,有練兵場,不用考慮亂七八糟的企業事務。想清楚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做明白 要簡單一些,即使做出來 60 的東西也得做出來,感覺問題和疑惑都在做的過程中解決。對於我這種小白,執行的徹底 就是基本要求了,但是每次都創造一點點超出預期的感覺就讓人比較驚喜~~
他回答裡,“執行得徹底” 這五個字,敲到我的頭。
一來,工作裡因為情緒而浮於“執行”,難以“徹底執行”,是我會犯的毛病,而很多事沒有執行到徹底,是很難獲得有效的結論和成長的;
二來,我在反省,我執行的思路,程度,效果是不是有長進,執行同一件事的認知,方法是不是有提升 。
關於徹底執行而成長,說個工作裡遇到的例子。
大概一年前,騰訊的一個產品來ND工作坊分享方法論的時候,談論過使用者調研環節,分享他們如何調研00後對於QQ訊息安全性的需求,覆盤調研過程中踩了什麼坑,總結調研中可以怎麼樣儘可能避免這些坑。
說句實話,當時覺得對方怎麼會踩這樣的坑(比如問題的主觀性,轉化功能時不夠抽象),心想這不是很容易避免的麼?那麼多大道理不都提前警示了嗎?
但在自己調研使用者的時候,才發現什麼叫“蛋炒飯,最簡單也最困難” 【本來想放運營姐姐意見前後的用研問卷,說明啥叫好/爛問題,但覺得初稿太差沒臉放,簡單馬克過程中收穫的幾個用研注意點】
· 事前設定問題的時候,一個疑問有許多種問法,怎麼遣詞造句能引導使用者更客觀描述 ?(例如想了解使用者為什麼對男女生做差異的收費,直接給出內心的幾個猜測給他們選擇,還是直接問為什麼等他們描述後進行追問?)
· 什麼樣的內容適合描述性問題來了解,什麼樣的內容適合選擇題性質的問題來了解?
· 要問對方的問題中,過濾掉已知或可驗證的內容,避免多餘資訊的干擾,讓對方聚焦回答你想了解的內容。
一心只想找個答案的時候,方法和結果常常是理所當然,但探求更好的結果的時候,會開始嘗試理解那些理所當然。
好了,不要著急,在徹底執行中,做好自我解答以及理解,慢慢成長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