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點評上市後首次組織架構調整,是業務聚焦還是收縮?
10月30日訊息, 美團點評在9月上市後首次宣佈將調整組織架構。其表示公司將在戰略上聚焦Food+Platform,並以“吃”為核心,組建使用者平臺,以及到店、到家兩大事業群。而在新業務方面,美團明確了快驢事業部和小象事業部的負責人,併成立了LBS平臺。

羅超頻道(微信ID:luochaotmt)根據王興的內部信總結出如下資訊:
- 組建使用者平臺,包含美團平臺、點評平臺、服務體驗平臺等部門,由王慧文負責,這是美團立身之本。
- 到店事業群統籌到店餐飲、住宿、境內度假等業務,而到家事業群則統籌外賣、配送、閃購等業務。 這表明美團開始加強業務整合,統籌好資源形成合力優勢。
- 快驢和小象單獨設立事業部, 說明供應鏈和生鮮零售被更加重視。
- 設立LBS平臺,該平臺包括了大交通部門,但 未提及摩拜的戰略地位。
美團點評上一次組織架構調整還是在2017年12月1日,當時王興宣佈美團點評將會聚焦於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生活場景,後來美團點評四處開拓疆土,在出行方面推出了美團打車,並以2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摩拜。

到店和到家依然是美團點評最核心的業務版塊,過去美團點評是從業務來劃分組織,比如外賣、到店、酒旅、出行等,如今則是從使用者場景來構建組織,比如到家、到店,這有利於整合不同資源,解決大公司的“部門牆”問題。
更重要的是,此次組織架構調整使得美團業務更聚焦,就連過去的“Eat Better、Live Batter”的願景都改為了“聚焦吃”本身,新業務探索不論是生鮮還是供應鏈都與“吃”有關。王興雖然一直對標亞馬遜,講無限邊界的遊戲,但其實他很關注核心, 一旦核心業務受到威脅,就會馬上進行調整,聚焦回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