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之意,不止在酒
ofollow,noindex">阿里巴巴 的新零售大軍中又新添了一員大將。
10月18日,壹玖壹玖 酒類平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1919)宣佈獲得來自阿里巴巴集團 的20億元C輪融資。融資完成後,阿里將成為1919的第二大股東,佔股約29%。
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1919將深度融入阿里巴巴 的天貓、菜鳥、螞蟻金服 、阿里雲 等各條業務線,在新零售、新營銷、供應鏈、倉儲配送、金融、資料資源等領域與阿里巴巴深度合作。
在此前公佈的財報中,阿里曾表示不會出於純粹的財務原因進行投資和收購,而是更希望相關動作能夠服務於阿里的生態系統、創造戰略協同效應。
在這一語境下,阿里巴巴對1919的高價投資,便折射出其在新零售板塊的又一野心——對市場空間廣闊,但同樣零散而頑固的酒業進行線下整合,強勢打入酒業市場。
而這個萬億級的市場還不是阿里野心的終點。
阿里巴巴很早就看到,“新零售”的吸引力在於它可以被橫向拓展到極廣的範圍和品類。只要是與消費相關,理論上來說都可以被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吸進囊中,進行改造。
因此,雖然阿里先把小紅旗插在了生鮮板塊,選中了盒馬鮮生這一“排頭兵”,優先在其身上試驗整合供應鏈、物流配送、線上線下資料化運營等新零售方法論。但在生鮮板塊初見成效後,阿里便急需要下一塊試驗田,來證明盒馬模式在其他品類上是可複製、可推廣的。
換言之,通過投資1919,阿里既獲得了1919背後的酒企供應鏈及其線下實體網路,與其自身強大的線上能力一起發揮協同效應,同時還可用來驗證盒馬鮮生模式的可複製性,為阿里收編改造更多的線下傳統零售實體提供底氣。
1919是誰?
楊陵江創辦1919的最初原因是他再也不想當經銷商了。
中國酒業市場空間龐大,而線下消費渠道又非常零散,經銷商便在連線酒企和零售端中間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但在另一面,經銷商在酒業的鏈條中所處的地位又極其弱小。上游酒企把握貨源,下游零售把握出口,經銷商左右沒有議價權。
2006年,經歷了兩次失敗經銷商創業經歷的楊陵江看上了連鎖賣場的模式,決定把它引入酒業市場,在成都開出了第一家1919的門店。“我當時一沒有資金,二沒有社會關係,三沒有銷量規模,也確實不適合做傳統經銷商了,所以決定專心只做終端。”
但這並不是普通的連鎖賣場。為了爭取價格優勢,1919決定改造傳統的多層級經銷制,以“廠家直供”的辦法,將經銷商利潤和一路的物流倉儲成本擠壓掉,讓消費者可以買到比市面上更便宜的產品。同時,通過迅速擴張,形成規模效應盈利。
為此,1919設計了一種“直管店”模式:楊陵江將一部分經銷商吸引過來,幫助他們開店。合作方只需負責尋找門店、承擔房租稅金等成本、提供一部分貨源,而1919則承擔運營、管理和物流,以及提供供應鏈。
2011年,當電商環境和條件逐漸成熟後,1919沿用了這一模式,通過運營京東、天貓的旗艦店和自有平臺1919快喝APP,轉身變成垂直電商,繼續以價格優勢搶佔更多的消費者。根據速途研究院資料,2018年第一季度,1919快喝app下載量為47.6萬次,日均PV達1.93萬,穩坐酒類電商的第二把交椅。
▲1919線下門店
但1919並沒有被強大的網際網路紅利期衝昏頭腦。基於酒業的消費場景來考慮,楊陵江仍然堅信,線上和龐大的線下零售相比起來,並不在一個量級:“我們沒有盲目推崇網際網路,我們還是堅持線下門店的拓展與線上建設相結合。”目前,1919已在全國600多個城市,開設出了1200多家門店。
2014年,楊陵江正式把線上和線下的門店資源結合起來,打造了“快喝”APP,基於LBS定位,迅速將下單使用者匹配到與其最近的門店,提供到“19分鐘送酒上門”的服務,把門店變成了1919的前置倉和配送中轉站——這與盒馬鮮生的核心模式已經非常相似——讓1919在不自知中成為了酒業新零售改造的先遣部隊。
業界分析,這一模式的打通,為1919在今年第一季度結束連續兩年的虧損提供了重要的助力:根據年報,1919在2017年線上交易額佔總交易額43%,訂單量達324萬單,較上期增長 160%。其中,公司自有零售平臺快喝 APP 業務量增長顯著,達268萬單,佔整個線上訂單量的83%。
這一模式同樣可以被應用到開拓B端上。2016年,1919推出面向餐廳、KTV、酒吧等商戶的APP“隔壁倉庫”。當餐廳在app上產生了訂購行為之後,就相當於把1919的1200多家門店和500個省倉都變成了臨近的倉庫,以此減輕配送、運營、倉儲成本。
酒業突破口
一個流傳於業內的資料是,中國酒類零售總額約1.5萬億。但由於中國消費者的酒水需求一般都在餐桌、酒吧和KTV等場景中被消化,導致中國酒業的零售端極其分散,一直缺乏一個一統江湖的零售巨頭。
因此,正如家居、生鮮等傳統行業,酒業零散的線下消費現狀給予了阿里巴巴殺入戰場,從供應鏈、物流、倉儲等方面對酒業進行整合的可能性和空間。
但面對著強勢且擁有更強大議價權的酒企,網際網路公司往往難以直接用投資、收購等方式進入上游。此時,與自己基因更類似的垂直電商,便成了電商平臺最好的著陸點。正如2013年京東選擇與酒仙網 與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開設酒仙網 京東旗艦店,引入酒仙網所擁有的酒企,其中包括360"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noindex">五糧液 、茅臺等知名酒企。
而對於如今的阿里巴巴來說,1919也是同樣理想的切入口。
首先,多年酒類消費者的積累,讓1919可以與阿里本身強大的電商平臺互相導流,聯合拉新,精準運營。
同時,1919擁有著成熟的供應鏈體系。經歷過2015年前後酒企對電商的“封殺風波”後,1919承諾不再通過低價促銷,酒企也逐漸意識到電商渠道的重要性,雙方開始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係。
根據公開資料,1919與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 等1500多個國內外品牌有合作關係。其中,茅臺、洋河等著名酒企都與1919簽署了戰略協定,保證對1919供貨之餘,還將與其聯合設計特供產品,進一步加深合作。
因此,阿里入股1919,也相當於一併捕獲了1919背後這些酒企。雖然目前酒類電商在零售端的市場滲透率還不足5%,但站在阿里強大電商平臺的基礎上,1919的供應鏈可以為阿里旗下眾多的平臺,如村淘、零售通、天貓超市提供酒類商品,有望進一步提高酒類的電商滲透率。例如,去年11月,1919在在正式獲得阿里投資之前,就曾與阿里簽署戰略協議,為盒馬鮮生提供酒水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
更理想的是,1919除了線上渠道外,還擁有了強大的線下門店基礎,並且打通線上線下,形成了“19分鐘送達”業務模式。這與阿里的新零售思路高度重合,成為了雙方資源互換的重要前提。
▲1919快喝app介面
例如,1919的“19分鐘送達”系統,可以被吸納入阿里天貓超市的酒類配送服務中,成為菜鳥前置倉。同時,菜鳥物流的倉儲物流體系,也可以反過來為1919提供倉儲以及干支線物流的保障。
天貓大快消事業部總裁胡偉雄對此形容:“1919擁有領先的酒飲新零售模式,在酒類流通行業深耕多年,完成了線上線下融合的業務體系搭建。雙方合作將重構線上線下酒飲消費場景,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購酒體驗。”
此外,1919對於阿里打入的本地化服務也能夠起到添磚加瓦 的作用。作為飲品市場的另一個硬核品類,酒類產品的“19分鐘送達”,可以視作是繼與星巴克達成外賣合作後,阿里對於本地化服務又一次出擊。
胡偉雄在講述投資1919邏輯時還曾提到:“我們更多感興趣的是本地化的服務。我相信1919本地化的門店能夠對整個阿里巴巴構建本地化服務這張圖添磚加瓦。我們在中國的目標是服務至少10億消費者,未來還有4億左右的成長空間,越往後的都是本地化的部分。我們要通過更多的LBS技術,讓就近的消費者在就近的門店獲得他最合適的產品服務和供應鏈的服務。”
複製盒馬
但如果從阿里的新零售戰略來看,1919的意義可能更顯得深遠——它是阿里用來驗證盒馬鮮生模式可被複制、推廣的重要標杆。
與酒業思路類似,阿里進入生鮮市場時,也是看中了其市場廣闊、黏性高、復購率高,存在網際網路改造的空間。但由於沒辦法解決庫存和損耗的問題,生鮮市場一直沒被開啟。
2015年,當時擔任京東前首席物流規劃師、O2O總經理侯毅提出,用實體店的方式承擔體驗、倉儲、零售等幾大功能,一下子就能打通線上和線下。
但往“重”做的模式嚇退了京東,卻被阿里巴巴CEO張勇看上了。根據IT橘子的資料,2016年,接受阿里的數千萬美元A輪投資後,盒馬鮮生成了阿里新零售戰略中的扛把子。
在阿里助力之下,盒馬得以迅速整合供應鏈資源。 “阿里以前的供應商資源、全球資源,都可以聯合使用。這個對於盒馬幫助很大。”侯毅曾向媒體表示,通過本地直採和產地直採兩大供應鏈體系,定單生產,全程冷鏈運輸,盒馬保證了不賣隔夜菜的“盒馬日日鮮”品牌的產品的供給,也保證了盒馬擁有更多優質產品的來源——盒馬最早刷爆社交平臺的網紅產品:波士頓龍蝦、阿拉斯加帝王蟹正是來源於此。
同時,侯毅通過改革門店運營思路,在覆蓋住宅中心的大型Shopping Mall中開設盒馬門店,讓其承擔超市、餐飲、物流、體驗和粉絲運營等幾大功能,成為“一店二倉五中心”。把門店變成前置倉,既能降低倉儲成本,又能保證客戶通過app下單後,5公里範圍內,最快30分鐘送達,解決消費者對生鮮產品的實時性需求。
▲盒馬鮮生門店
值得指出的是,對阿里而言,生鮮市場的想象空間固然吸引人,但盒馬能夠承載的野心遠不止於進軍生鮮市場。阿里官方曾經對外宣稱,阿里巴巴創造盒馬,不是想線上下開店,而是希望通過線上驅動淘系消費資料能力,再開發線下潛力。模式跑通後,其資料能力和技術能力會對合作夥伴開放共享。
因此,有業界人士推測,盒馬鮮生是阿里新零售版圖中的重要試驗田。如果阿里能夠證明其生存能力,便可以通過向三江購物 、銀泰商業 等阿里系企業複製,並逐漸向其他零售商開放加盟,抓取更多消費者資料之餘,直更重要的是結成新的強大的線下零售聯盟,一如當年眾多實體餐廳倒逼接入美團、餓了麼 等外賣平臺一樣。
而對於阿里來說,如今的1919已經自己打通了線上平臺和線下門店的“任督二脈”,擁有了盒馬的“骨架”,只需要再多配備一些諸如資料共享、物流倉儲、IP聯合開發等“兵器”,便可成為新零售在酒業品類中的排頭兵。
“1919跟天貓的合作,它是強耦合的聯姻。”胡偉雄在談及雙方的合作時這樣形容道。從這一角度觀察,將1919打造成“酒界盒馬”,形成示範效應,同時又利用1919已有的資源為其他平臺賦能,才是阿里此次以高出市價入股1919的醉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