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元大陸提前上市的背後祕密
裝修一新之後,港交所生意好得驚人。密集的上市潮中,極其引人注意地涵蓋了三大礦機廠商,嘉楠耘智、億邦國際和位元大陸。
5月中旬,嘉楠耘智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一個月後,億邦國際提交上市申請;很快,位元大陸就傳出計劃上市的訊息。但據一位行業人士稱,位元大陸原本的上市計劃可能比現在要晚許多。
另外兩家市場份額遠遠落後的公司先後奔赴資本市場,讓這個巨頭感受到了威脅。結合此前在外網流出的pre-IPO檔案中不算理想的財務資料,我們不禁想問,位元大陸為什麼這麼著急?
冰火拍檔
位元大陸的核心人物,莫過於負責對外的吳忌寒,和負責技術的詹克團。在一位跟他們接觸過的人士眼中,作為創業拍檔,這二人堪稱一火一冰,算是一個企業能夠抽到的上上籤了。
北大經濟學和心理學雙學位畢業的吳忌寒,今年只有32歲。根據CB Insights的資料,國內未上市的公司中,他帶領的位元大陸已居身獨角獸企業。
吳忌寒(圖源網路)
熟悉吳忌寒的一位人士認為他低調卻很有人格魅力。“和人溝通的時候,再複雜的問題,他都能用最通俗、明白的話解釋清楚。”但也有部分熟悉他的人認為,他是個不太在乎人情世故的人。
前一陣,吳忌寒被邀請給一本書作序,他用了一個很巨集大的表述,“生命存在的意義就是熵減,而宇宙天然熵增,所以人天生就在逆天而行”。聽起來,這似乎很像他自己,那個第一個分叉比特幣、一手打造出比特幣現金(BCH)的人。
“他有心理學學位的好不好。”萊位元礦池的創始人江卓爾說,他也是BCH的支持者,“至少我感覺,他對人心的掌握,比很多人都高。至於人情世故什麼的,有的人只是覺得沒必要在上面花精力而已。”
一個佐證是,吳忌寒曾經在社交平臺上特別激動地罵過別人。後來他跟別人說,他永遠也不刪那句罵人的話,就是要提醒自己冷靜。
如果說不在乎人情世故的吳忌寒是一塊冰,那畢業於清華和中科院、負責晶片技術的詹克團就是一團火。他性格急躁,有類似喬布斯的偏執。“如果說一個零件一般是要10天完成,詹克團只給手下的人3天時間,完不成就走人。”一位接觸過詹克團的人說。
可想而知,在詹克團的團隊裡,壓力得有多大。但正是這樣,詹克團才能在吳忌寒找到他的半年內,就研發出了當時最先進的晶片。
這一冰一火、一動一靜,恰好形成了平衡。在業務方向上,二人也分工明確,吳忌寒負責主外,詹克團主內負責技術。
All in BCH?
如日中天的位元大陸,現在的財務狀況如何呢?
前段時間,外網流傳一份疑似被洩密的位元大陸pre-IPO資料,交易所BitMEX據此分析了位元大陸的財務情況。據此來看,情況似乎算不上太好。
資產方面,今年3月份公司有價值12億美元的庫存,超過2017年銷售額的一半。由於庫存太多,位元大陸有可能不得不做了資產減記。
現金流方面,大量預付款形成了影響。2017年,位元大陸給晶片代工商臺積電的預付款達8.66億美元。此外,位元大陸持有大量的山寨幣,成本估計有12億美元,而且這些山寨幣基本都是用現金投資的。問題在於,這些山寨幣的價格後來一直在跌,包括比特幣現金。
位元大陸投資在幾種加密貨幣的損失與收益
位元大陸最主要的損失就要歸咎於位元現金。他們差不多用了去年經營現金流(OCF)的69%去投資BCH。不過,考慮到有一些BCH可能是之前比特幣分叉時候留下的,這一資料有可能不完全準確。但誤差並不影響這一判斷,因為這種遺留的BCH大概有71,560個,可公司一共有超過100萬個BCH。
請輸位元大陸2017年現金流用來投資BCH入圖說
但熟悉吳忌寒的人並不認為,他會讓位元大陸陷入財務困境。
在他看來,吳忌寒算是經濟大師。多年前,他就看到了比特幣的經濟價值。更玄妙的是,他懂心理,還準確預言了比特幣在2017年底會有價格巔峰。
所以他覺得,位元大陸的現金池子很大,即使BCH下跌,也足夠公司的運轉。另外,吳忌寒仍然十分看好BCH,就像他當年看好比特幣一樣。
被迫上市
那麼,位元大陸為什麼要提前上市?
按理說,位元大陸佔據70%的市場份額,嘉楠耘智和億邦國際是不太能構成威脅的。儘管嘉楠耘智是晶片行業的第二大企業,但晶片量和礦機量都遠不如位元大陸,市場份額不到位元大陸的30%。
但位元大陸還是感受到了威脅。這或許跟下一代礦機有關。
目前,位元大陸和嘉楠耘智都在研究7奈米晶片技術,嘉楠耘智已經先於位元大陸量產,據說9月下旬就會推出7奈米礦機“阿瓦隆A9”,這是現在最先進的晶片技術。而位元大陸的量產時間仍然沒有訊息。在新技術上,位元大陸可能已經有些落後。
從行業上看,晶片這種高科技行業一直備受關注,尤其是在中興事件後,晶片行業又被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A股的晶片龍頭企業都有過不小的漲幅。就連國內證監會副主席姜洋都曾經告訴嘉楠耘智,“不管你們晶片用於幹什麼,本質上都是一家晶片公司,希望你們在國內上市。”
這讓位元大陸不得不擔心,嘉楠耘智和億邦國際上市後,會受到資本的追捧,而且位元大陸想打礦機價格戰,對手上市也並不是一個好訊息。所以,它需要親自上場,讓那些準備買進嘉楠耘智的資本重新考慮一下,畢竟行業老大顯然更加誘人。
上市這重要一步,位元大陸並沒有機會去按自己的節奏走。
未知的AI戰略
最近,位元大陸多了一筆敗訴紀錄。這件事,還要追溯到2016年。
在位元大陸待了半年後,由於股權問題沒有談攏,清華博士楊作興在2016年上半年出走創業,成立位元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行業內,楊作興被認為是設計出現在仍然是主流礦機使用的S9晶片的人。
去年,位元大陸起訴位元微電子,認為後者的礦機使用了位元大陸的專利。但問題在於,那項“專利”技術幾乎是行業內通用的,位元大陸也並不是第一個,因此敗訴。
位元大陸方面並不承認楊作興曾經是他們的關鍵先生。但問題是,楊作興走後,位元大陸在晶片技術上一直沒有大突破,幾次嘗試都失敗了,損失達幾十億。這不禁讓外界開始質疑位元大陸的技術創新能力,尤其是嘉楠耘智已經宣佈量產7奈米晶片,而位元大陸還沒有確切訊息。
除礦機外,位元大陸還有一條重要的路線,就是他們從2015年開始的AI晶片研究。
位元大陸的AI品牌叫做Sophon,中文名“算豐”。從2015年到現在已經發布了第二代AI晶片,目前主要應用於人臉識別上,還沒有大量落地應用。很明顯,吳忌寒肯定不滿足於Sophon的現狀。
算豐官網展示晶片
考慮到礦機所處行業的監管不確定性,位元大陸必須考慮轉型方向。在公司上市後,這個情況將變得更加明顯。畢竟,政策變化能夠對股價帶來怎樣的打擊,P2P行業才剛剛給出註解。
目前,Sophon還處於起步階段。和礦機晶片相比,一位行業內部人士告訴衝科技,Sophon晶片只在總訂單量中佔小小的一部分,並且兩三年內可能都無法和礦機晶片相提並論。
形成對比的是,位元大陸在AI上的投入卻並不小。一個明顯的參照是,AI團隊的人數已經和礦機團隊人數差不多、甚至可能略多一點,並且仍然在不斷擴充。
這就是問題所在——一家要上市的公司,把重心放在一個剛剛起步、還沒有規模化、也沒有太多成績的領域上,顯然是值得投資人擔憂的。畢竟在現階段,誰也無法預言Sophon的未來。
或許,下一次上市潮爆發時,我們還會回憶起此時的奇觀——在虛擬貨幣的漫長熊市中,三大礦機廠商決定集中謀求上市。
【鈦媒體作者:衝科技;作者 | 張問;編輯 | 楊舒芳】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