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兩代 Google Pixel 老使用者,這是我的 Pixel 3 體驗
如果你錯過了釋出會,可以先去看一下 ofollow,noindex">Google Pixel 3 的宣傳視訊合集 ,瞭解一下在 Google 眼中今年 Pixel 的亮點。值得一提的是,這幾部視訊裡的美學表達、文字排版和運用都值得有興趣的同學學習一下。
開箱和資料遷移
大概是出於環保的考慮,三代 Pixel 的包裝盒一代比一代小,不過內容卻更多了。Pixel 3 甚至還附帶了一副 Type-C 的耳機,現在除了無線耳機總算是多了一個選擇(不知道為什麼我的 Pixel 2 聽 LDAC 藍芽的時候 WiFi 經常就會變得很慢……),至於音質嘛就不要有什麼期待了,和 Apple 自帶的耳機有得一拼……

這一代的後背並沒有沿用二代的磨砂手感,也不是一代那種冰冷的金屬手感,感覺更像是一層薄薄的塑料,實際的手感比二代好了很多:能感覺到更薄更圓滑,給人一種更精緻的感覺。永久了還會覺得,iPhone X 真是重啊。不過 Pixel 3 背面覆蓋的這一層類似於塑料的材質很容易沾油,讓我回憶起 7、8 年前用 GT9300 時候的那種感覺。白色版的側面按鈕是薄荷綠,有點可愛,感嘆終於有一代 Pixel 讓我不用再買黑色版了。

開機之後就進入了遷移的環節。
Pixel 系列的資料轉移功能到這一代也並沒有什麼變化,不說多方便但至少還是有一點點用的。用隨機附贈的 Type-C 連線線連線兩臺 Pixel 裝置之後,你就可以選擇要拷貝的資料了。由於 App 的轉移依舊只是轉移了一個清單,所以應用程式實際上還是由 Google Play Store 自動下載的。將我 Pixel 2 上將近 230 個應用程式下載完成花費了整整一個小時。應用程式的許可權設定等等都會全部從老裝置上自動複製過來,甚至部分應用程式在開啟的時候,你還會驚奇地發現原來的資料都複製到了新的手機上,比如 SS、Weather Timeline 等(對 Android 開發不太瞭解,不過我更寧願相信是 Play Service 有某種 API 可以存一些資料到使用者的 Google 賬戶上?),但大部分應用都跟剛下載的一樣。

不過得益於 Google Smart Lock 以及 Passwords Autofill 帶來的便利,大部分這些 App 都不用你手動重新登入賬號。當你開啟支援 Google Smart Lock 的應用程式後,程式立刻就能自動登入。對於不支援 Google Smart Lock 的應用,很多也能夠直接選擇使用你之前記錄的密碼或者 Chrome 中儲存過的密碼直接登入。總之,登入這一塊 Google 做得還是挺人性化的,如果你是 Google 的重度使用者,能夠讓你感受到不同平臺之間 Google 給你帶來的一體式的便利。

螢幕素質
在拿到 Pixel 3 之前,最令我期待的是機身的做工和螢幕的顯示效果。Pixel 3 和 3 XL 使用的螢幕面板並不相同,據網上的資料,3 XL 使用的三星 OLED 螢幕非常出色,屬於手機螢幕中的 Top Tier 。而小版 Pixel 3 的螢幕則還是由 LG 提供。不過,開機之後你就能發現,Pixel 3 的螢幕顏色和 Pixel 2 並不相同,給人一種更飽和的感覺(沒有 Pixel 1 那麼飽和)。用相機簡單地拍攝了一個對比,但是發現顏色和真實看到的並不太一致,所以參考意義不大。

如果一定要選的話,我更喜歡 Pixel 2 螢幕的顏色。綜合來看如果要評分的話: iPhone X > Pixel 2 > Pixel 3。

個人覺得,除了比 2 代螢幕更大,這塊圓角屏並沒有啥其他的優點了,至少顏色上我更偏向於 2 代的螢幕。由於 PPI 並沒有啥提升,Daydream(如果你還能記得這是啥的話)裡依然顆粒感極強。
其他硬體和系統
如果真的對這代 Pixel 3 感興趣,想必你已經看了很多的外媒評測和新聞。在釋出會上 Google 特地提到了這一代 Pixel 的外放比上一代響兩倍,不幸的是有新聞報道說使用者反映在外放的時候他們的 Pixel 會劇烈震動。
第一時間我就進行了測試(除此之外好像也沒啥已經爆出的別的問題可以馬上測了),在 Pixel 3 進行播放的時候,能夠感覺到背部靠近指紋識別的地方有明顯的震感,而 Pixel 2 則不會讓你感到任何震動。這大概是更大的音量在設計上帶來的副作用,不過對我個人而言這不是什麼大事,因為我平時很少一邊拿在手中一邊外放音樂。但是如果你經常做這樣的事,這「酥麻」的感覺還是有點逗的。
Pixel 3 據說還用上了新一代的振動馬達,要知道 Pixel 2 對於 Pixel 1 在振動馬達上的改動讓人痛哭流涕,能夠看出 Google 在硬體細節上的重視和他們想要在 Pixel 品牌上傳達的體驗是一致的。不過 Pixel 3 的振動馬達對我來說,震感有點稍微太強烈了一些,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在設定裡把它下調了一個等級。
除此之外,有點不知道說啥了,畢竟這一代能直接感受到的硬體提升並不是很多。類似於安全晶片,或者機器學習的晶片,都不是能夠直接感受到的。處理器的提升,最明顯的感受是安裝應用的過程中你能感受到的卡頓更少了。而平時的日常使用,由於 Pixel 2 本身就很優秀,所以區別不大(順帶一提,手機淘寶依然是讓你由衷質疑阿里 Android 開發水平的 APP,相比之下,什麼支付寶、高德、閒魚都好了幾十倍)。至於網上有部分使用者提到的,記憶體管理的 bug,在我這幾天的日常使用中能夠有一定的感受(雖然記憶體還剩很多,但 APP 被殺掉的頻率比 Pixel 2 高很多,希望能夠在下一個更新中解決吧……這安全補丁還是 9 月的)。
續航上,電池由 2 代的 2700 mAh 提升到了 2915 mAh,不過實際使用差距不是很明顯,畢竟手機都是一天一充。具體來講,WiFi 下亮屏時間 4 - 5 個小時,行動網路大概 3 個小時。外出待機一天從早上 9 點到晚上 11 點,剩餘電量 8% (18% 就自動開啟了省電模式),亮屏時間 2 個小時多一點。不過電池的使用因人而異,差別巨大(比如你有幾十個微信群和釘釘群讓手機全時段處於驚醒狀態,那應該很快就停電關機了),所以這段參考意義不大。不過從感受上來講,iPhone X 的續航還是比 Pixel 3 好一些的。
系統功能上,我最期待的還是 Now Playing 的歷史記錄功能。我有很多時候,會忽然想起前幾天在某個地方聽到的一首好歌,然而 Pixel 1 代和 2 代的 Now Playing 沒有歷史記錄的功能,你無法再回到前幾天去檢視你當時在某個店裡或者某條街上聽到的歌曲。不過由於是軟體更新,預計在不久的將來 Pixel 1 和 2 上的 Now Playing 都會出現歷史歌單。

新版的 Pixel Launcher 終於對應用圖示進行了進一步處理,對於非圓形的圖示直接加上了白色底盤,對於強迫症來說再也不用忍受那些毫無追求的國內 APP 雜亂無章的圖示了(從這一點上說,支付寶真的是阿里良心了)。

設計上,MD 2 的純白設計更新在了越來越多的系統應用和 Google 套裝上,除了基礎的撥號、簡訊、聯絡人,例如 Google Photos、Google Keep 等都得到了更新。

大家最關心的拍照能力
時至今日,DXOmark 上也還是沒有 Pixel 3 的評分,我覺得這大概是因為那個所謂的夜視能力相機還沒有正式推送的原因。是的,連 Pixel 3 上也還沒有這個功能。我簡單地用 Pixel 3、Pixel 2 和 iPhone X(別問我為什麼沒有 iPhone XS,因為窮)做了一些對比,畢竟詳細的對比在 Youtube 上一搜一大堆。
之前看 Youtube 上評測的時候發現,大家普遍反映 Pixel 3 和 Pixel 2 拍照的結果差距並不大(所以如果硬體上是一模一樣的相機,DXOmark 還會再評測麼?)。Google 也並沒有在釋出會上提到後置攝像頭硬體上的變更,檢視引數你會發現他們似乎一模一樣,連那個被人詬病的 4k @ 30fps 也沒有得到任何提升。有外媒的拆解團隊提到,新一代的相機用了更新的防抖模組。除此之外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硬體上,Pixel 3 對於 Pixel 2 來說後置攝像頭沒有任何提升。這無論如何還是讓人非常不爽的,AI 時代給相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硬體上的提升還是最基礎和實在的,他們決定了你的上限,雙修才是硬道理希望 Google 不要走火入魔……
由於上傳圖片有大小限制,所以下面的圖片都經過了壓縮,原片我會上傳 Google Drive,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檢視對比。(我發現手機上點開檢視大圖非常模糊,是被再一次壓縮過的,電腦上至少能看到我上傳的原圖……)
首先測試了在強光環境下他們的表現:



你能猜出哪個是 Pixel 3 拍攝的嗎?答案是,Pixel 3 / iPhone X / Pixel 2.
可以從照片中看出,Pixel 3 和 Pixel 2 都有更豐富的細節保留,放大之後,iPhone X 拍攝的照片出現了明顯的塗抹。如果經過調色,Pixel 3 和 Pixel 2 的照片會更加動人。
然後測試了所謂的 Super Res Zoom 功能,實際結果上來看確實要比滿是噪點的 Pixel 2 好很多,但和雙攝變焦的 iPhone X 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


其他的一些拍攝(更多樣張請檢視 Google+Drive/">Google Drive),看得出 Pixel 3 在色彩的處理上似乎比 Pixel 2 更偏飽和一些,不過他們倆都比彷彿鏡頭髒掉的 iPhone X 好很多(我特意擦過了)。

最後測試了肖像模式,經過一年多的機器學習,Pixel 3 的肖像模式有了很大的進步,雖然 iPhone X 後置雙攝,但看效果並不如 Pixel:注意觀察杯子右上的邊緣,iPhone X 已經出現了鋸齒。


總的來說,個人覺得 Pixel 3 在後置相機上的區別和 Pixel 2 差距不大(他們……應該是……同一個硬體吧……),和 iPhone X 比較起來也不分伯仲。
至於前置攝像頭,我就不自拍了,具體參照 Google 宣傳片,誰愛測誰測吧 : D
綜合上面的做工、拍照等等,如果要給 Pixel 系列評一個分的話(考慮到價格):Pixel 3 / Pixel 2: 8.5、 Pixel 1: 7。 由於不喜歡大屏手機,三代都沒有入手過 XL。
究竟誰適合 Pixel 系列?
Nexus 到 Pixel 系列的蛻變,是我個人認為 Google 相當正確的一個決定。如果說 Nexus 是 Android 開發人員專用機,Pixel 就確確實實跳出了這個設定:更高的價格,更精細的做工,更清晰和風格化的品牌表達。我們不難在 日本 Pixel 3 的預熱視訊 中發現 Google 的野心:年輕、時尚和有趣。Pixel 系列不再是那個廉價的原生系統手機,從在相機上下的各種功夫就能看到,Google 希望這是一部年輕人能夠喜歡的、並能融入他們生活的手機。
除此之外,Google 還一直在給年輕人帶來科技前沿上的各種應用。在年初的 Google 2018 I/O Event 上,Google 提出了 All in AI,除了 Pixel 3 眾多有著機器學習參與的新相機功能外,現在 Google Assistant 不僅能幫你接電話,甚至還能和對方對話(雖然這怎麼聽都是一個會被別人揍的功能)。你還可以利用他管理你家裡的智慧家居,例如控制你的小米檯燈熄滅或者是變得更暖。
就在上一週,Google Assistant 已經支援了中文(感謝同胞)。

我很喜歡 Google 在三代 Pixel 上一點一點的改進,每一點都或多或少解決了上一代一些讓人詬病的問題。雖然它依然遭到很多人的吐槽,帶著一些令人不滿的問題(例如 XL 的大劉海)釋出,但毫不誇張地說,它依然是你能用到的最好的 Android 手機之一了。如果你喜歡第一時間使用到最新的系統和功能,喜歡 Google 的設計對審美有一定追求,習慣使用 Google 的服務,那這部手機就是你獨一無二的選擇。
最後,為打算第一次使用 Pixel 系列的國內朋友們提供一些指南:
- 不建議你 root 裝置
- 為了獲得最好的體驗,你需要 7x24 小時可以使用 Google 服務
- 對於部分國內應用,你可能需要開啟對這部分 APP 的後臺限制(APP 設定 -> 電池-> 後臺限制)
- 對國內的大家吐槽得最多的問題的一些回覆:
- Q: 4G RAM 夠用?A: 夠。
- Q: Pixel 續航能看?A: 年輕人少玩點手機……不行你就帶充電寶吧。
- Q: 7x24 不影響耗電? A: 重來不怎麼影響,除非你的線路爛到 5 分鐘一斷。
- Q: XL 劉海這麼醜能忍? A: 不能忍就別買了(比如我),買了的自然能忍,大家意見不一樣有什麼好爭的?
- Q: 國內毒瘤怎麼治? A: 我的話僅用系統自帶的後臺限制。Greenify 也是一款不錯的軟體。
- 一些常用的 APP 清單:
- Musixmatch: 自動歌詞顯示。對於 Google Play Music 這種不提供歌詞的音樂服務來說,簡直就是神器。
- 視訊觀看:VLC、MX Player
- 長截圖:PPIIC / Stitchcraft
- 無 root 隱藏狀態列鑰匙圖示等:SystemUI Tuner by Zachary Wander
- 天氣: Weather Timeline
-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 Pocket Casts
- 閱讀: Moon+ Reader
- 檔案管理器:FX File Explorer
- 其他常用型別的 APP 就不列了,比如 Google 自家的整套應用解決你的日常需求。
> 下載少數派客戶端、關注 少數派公眾號,瞭解更多有趣的新玩意: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