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擺的時光,倫敦12小時——vivo X23行記

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倫敦,by vivo X23
這麼評價倫敦可能不算有失公允:複雜古老、老氣橫秋卻又相容幷蓄。對,還有那麼一點率性的剛愎自用。
2000多年的重重歷史變遷,造就瞭如今縱橫交錯且略感無序的街道規劃,日不落的帝國底色讓整座城市有種絕不妥協的姿態,哪怕經歷了幾輪執著的“現代化”運動,但城市固有的古老風貌依然傲然矗立。
在這座城,住在1區的海德1號高階公寓的人可能永遠無法體會住在9區的新移民的艱辛,但無論各種膚色、各種階級,在某種意義上他們都是倫敦人,共同分享這座城市的風流倜儻,霧靄濛濛的泰晤士河,全部免費的一流博物館,雜糅各色文化的夜晚生活……每個人都在這茫茫的街頭巷尾,不斷探索、也不斷迷失,但始終如一地迷戀於此。
不說在1920年之前,英國就出現了人類史上最早的照片,攝影誕生一百多年來,倫敦城不僅誕生了無數攝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同時也被這些大人物一遍又一遍記錄在相紙上。
因此,於我而言,倫敦是一座必須用影像致敬的城市。初秋之日,我帶著一臺vivo X23手機,將自己想象為一名隱身者,站在了行人匆匆的英國街頭。
6 AM:布萊頓,在逆光中眯上雙眼
其實嚴謹來說,布萊頓地處“大倫敦”區域的南部,是一個位於倫敦城區南面1小時車程的小鎮。這裡以密佈鵝卵石的海灘而名氣斐然。每年夏天,對陰冷海洋性氣候深惡痛絕的倫敦人便會從四面八方湧來,他們紛紛閃進一撞撞面朝大海的白色別墅裡。
在這裡你可能會偶遇前披頭士成員保羅·麥卡特尼和他的妻子,而凱特·布蘭切特也剛在這裡買下了一幢度假屋。
清晨6點,海邊已經甦醒。朝陽從東方斜斜地灑向沙灘,每個人望向的方向都是金色的。天空中呈現著波德萊爾筆下的玫瑰粉紅。
一般來說,手機都只有28毫米等效焦距,但vivo X23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擁有一枚可以記錄下125°超廣角的攝像頭,等效焦距能達到約11毫米。我開啟手機的超廣角模式,試著迎著朝霞的方向拍攝了一張,vivo X23自動開啟Super HDR功能,此時雖然光比很大,但從照片來看,暗部的細節、顏色都被調教得不錯。
清晨6點,一切都是金色的,迎著朝陽,拍下這張街景。雖然處於逆光位置,但是無論是房屋還是地面,細節都依然清晰可見。by vivo X23
紅色電話亭是英國最有代表性的標誌。by vivo X23
玫瑰色的天空,只有在純淨的海邊城市才能看到吧。by vivo X23
從酒店的窗戶望出去,by vivo X23
海鷗飛起的瞬間,翅膀染上了金色。by vivo X23
10AM:來自遠古的呼喚,海天之間的白崖
據說從歐洲大陸遠眺英國時,最顯眼的就是白色懸崖,因此它被認為是英格蘭的象徵。而布萊頓小鎮不遠處便是著名的Seven Sister白崖,因有7座連續的白色懸崖而得名。
這種白色的石頭是由細小的海洋生物以每年0.015毫米的速度沉積,從白堊紀開始,積累至今已經1億3千萬年,因此這連綿的白崖真可以說是大自然的曠世鉅作。
一片寬闊的山坡上,這些岩石突然像被巨斧劈開一般,形成高達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白色懸崖,懸崖下是一望無際的藍色大海。
這片地區已經被好好保護起來,並建成國家自然保護公園。周圍的居民應該都是健身愛好者,在陽光熱烈的海灘上,看到不少人帶著自己的愛犬,在懸崖上散步。如果友好地打招呼,拿出手機拍拍這些快樂的大狗,主人一般都是很高興的,甚至會讓狗坐好擺出姿勢。
我開啟vivo X23的超廣角模式,主人與狗因為處在畫面主體位置而非常突出。by vivo X23
遠眺白崖,超廣角模式讓畫面更有衝擊力。By vivo X23
但要完整地徒步7座懸崖也大概要有7~8公里的路程。有人徒步,也有人願意在此海邊的河灘裡玩一玩皮划艇,也有人愜意地把自家的羊趕上了懸崖。
雖然臨近中午,陽光特別強烈,但拍出來的影像並未出現全黑或過曝的情況。
海邊的河灘
12PM:國際化的倫敦,不僅是炸魚和薯條
在倫敦吃飯只有炸魚和薯條?這未免也太不瞭解這座高度國際化的城市了。其實真的深入倫敦,會發現炸魚和薯條都只是快餐店裡的小點,除了旅遊景點的遊客並無太多人追捧。而相應的,在午餐時間,不少倫敦人喜歡選擇亞洲食物:RICE BOWL(有點像國內的蓋澆飯)、壽司等等。中午從布萊頓回到倫敦後,我發現街邊一家物美價廉的壽司連鎖店人滿為患,從落地窗裡觀察當地人個個都能熟練地使用筷子夾起壽司,可見亞洲食物在當地的影響之深。
回到倫敦後,我選擇了一家當地人喜歡的亞洲餐廳,填飽了肚子。By vivo X23
倫敦常見的食物“英式三明治”,可利用人像模式的景深虛化來拍攝食物。By vivo X23
2PM:在華美的穹頂下,喝一杯正宗的英國茶
而說到倫敦美食,不得不提的就是英式下午茶。其實並非僅僅喝茶而已,而應該說是一頓簡餐。
早在19世紀,公爵夫人安娜·瑪利亞·羅素每天都會吩咐僕人在下午4點備好一個盛有黃油、麵包以及蛋糕的茶盤,因為她發現自己每天下午4點都會餓,而當時時興的晚餐時間是晚上8點。而這一習慣很快風靡一時變成社會潮流,並一直保留至今,在當時上流社會女性則會為了享用一頓下午茶而專門換上長禮服、手套以及帽子。
而現在,一餐經典的英式下午茶應該包括:精緻的三明治、新鮮出爐的司康配上奶油和果醬,如果興致來了還會搭配一些蛋糕和水果甜點,當然不可或缺的部分便是搭配奶、糖的咖啡或茶。
為了體驗這種純正的英倫文化,在下午茶時間,我特意來到英國國立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簡稱V&A博物館)。這間博物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座設計藝術史博物館之一,其規模在英國僅次於大英博物館。它不僅僅因為擁有將近300萬件人類工藝設計、時尚藝術史上的藏品而著稱,而且它還擁有世界上第一家、由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最著名的工藝設計師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設計的博物館咖啡廳。
走進咖啡廳,會發現其裝飾上深受哥特風和伊麗莎白時代風格影響,幾何和花卉圖案隨處可見,穹頂的水晶吊燈實在太過華美,我忍不住拍了幾張。
博物館的咖啡廳。
在此想分享一個拍攝小技巧,當遇到有幾何線條的穹頂時,可以嘗試開啟超廣角,然後從低角度向上拍攝,廣角的變形會讓線條向中心壓縮,而四角更有視覺衝擊力。雖然咖啡廳裡光線昏暗,但vivo X23拍出的畫質依然很不錯,從引數上分析,主攝像頭擁有雙核1200萬畫素,索尼IMX 363感測器的單個畫素尺寸達到了1.4μm ,感光面積更大,光線較暗情況下也可以保證影像質量。
因為一個人無法吃完完整的一套下午茶,便點了英國下午茶的精髓:司康與紅茶。
16PM:在自然博物館裡,與藍鯨化石SAYHI
準備好面對恐龍或原物大小的藍鯨了嗎?喝完茶,我來到位於V&A博物館的隔壁的英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這裡收藏著7000萬件來自自然的奇蹟:達爾文所採集的標本、完整的藍鯨骨架、世界上第一具霸王龍化石……在這件維多利亞時期的高店廟堂中,自然史上所有世代的切片都被完好地儲存在這裡。它們沉默地訴說著關於遠古的故事,見證著人類誕生前,地球這枚宇宙一粟的跌宕起伏。
為了擺下這些往往身長數十米各種動物骨架,英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中庭設計得非常壯闊,這種維多利亞時期的哥特復興式建築看上去有點像中世紀大教堂,四周包圍著垂直堅硬的石柱。而在這種縱向線條特別多的建築空間內用vivo X23的廣角功能拍照,可以開啟手機內的畸變矯正功能,通過優化軟體演算法,手機會自動對超廣角鏡頭邊緣進行矯正,而獲得更理想的畫面效果。
自然歷史博物館中庭的藍鯨骨架長達25米,by vivo X23
在博物館隨處可見臨摹建築的人,人像虛化模式,By vivo X23
18PM:安眠之所與加冕之地,英國的靈魂威斯敏斯特
傍晚,從自然歷史博物館出來後,我打算去聽聽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的晚禱。可惜,抵達時已經關門。這座大型哥特式建築風格的教堂在英國人心裡有著無與倫比的至高地位,不僅因為這裡一直是英國君主(從英格蘭、不列顛到英聯邦時期)安葬或加冕登基的地點,而且英國許多領域的偉大人物也埋葬在此,例如丘吉爾、牛頓、達爾文、狄更斯、布朗寧、霍金等。英國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稱為“榮譽的寶塔尖”。
雖然未能進入教堂內部,但我站在長長的迴廊中,一邊是莊嚴但有些灰暗的通道,另一邊是嵌飾彩色玻璃的高聳哥特尖頂,拍下了內心被震懾的一個瞬間。
總體來說,這次倫敦之行中我發覺,vivo X23的超廣角效果使用頻率很高,無論是室內建築還是自然風景,都能呈現一種更有衝擊力的視覺體驗,更新奇也帶來更多愉快的回憶。
夕陽下的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超廣角模式開啟
站在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昏暗的迴廊中,vivo X23的Super HDR讓畫面光線的明暗“兩級”都同時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