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故宮舉辦新品釋出會:“營銷創新”or“噱頭創意”?
上週,小米在故宮博物院寶蘊樓舉辦了MIX 3新品釋出會,從微博到抖音隨處可見關於釋出會和新手機體驗的訊息和視訊,傳播通路可以說是做的相當充足,點個贊。老牛也算是小米的一名粉絲,新家裝修時也添置了不少智慧家居配件,因此小米的相關訊息也比較關注。不過看到這次釋出會的一些資訊後,拋開手機是否經驗不談,老牛卻對這次活動的安排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想和大家討論一下。

在這次釋出會,小米推出了一款故宮定製機,可以說超乎很多人的想象,但老牛也看到了一些端倪。第一是價格,熟悉小米的朋友都知道小米從米粉起家,產品一直是親民路線,價格從699-1999的是主力機型。故宮定製款手機算上貼金獬豸銅像,定價4999,直接抬高了購買門檻,能拿出這些錢買一款新手機的人,大家可以想一下。第二是關於圖案獬豸的含義,雷軍笑稱獬豸是獨角獸,能驅害辟邪,見到壞人就一口咬死,最大的好處竟然是防小人。誰會有辟邪、防小人這樣的需求?明顯是在官場/職場混跡多年一身故事的老江湖。所以老牛覺得故宮定製版手機的推出很可能是小米企圖進軍高階商務機第一仗。但這次的合作以及活動是不是成功的營銷呢,老牛還有幾點不太確定。

編輯
近幾年,跨界營銷可以說是異常火爆。前有優衣庫與樂高、小豬佩奇的品牌合作T恤,後有旺旺衛衣,大白兔脣膏的驚豔亮相。跨界除了讓兩個品牌或領域整合出現,更多是公司公關團隊強大的資源整合和談判能力的結果,這次小米和故宮博物院合作的定製手機也應是如此。不得不說,小米的公關團隊這次的創意算是給消費者大大的驚訝,敢玩兒!
但小米這次的故宮釋出會,老牛想分享兩點。
創意營銷,機會與風險並存
首先先說說小米此次跨界合作選擇的物件故宮博物院。品牌合作,大家都希望可以和在對應領域知名度更高的公司合作,以幫助自己的品牌快速佔領市場。原則上也是對的,但如果雙方的品牌認知度相差太大,則可能導致物極必反。小米固然是有足夠使用者市場的大品牌,但故宮的品牌不同於商業市場,故宮在人們心中更多是一種敬畏和尊重的情感品牌認知,這種國家級品牌和商業品牌的捆綁,製造話題的噱頭足夠了,但同時也給小米增加了負擔,會不會讓人覺得這樣的品牌捆綁太過刻意,而產生負面的認知影響?這是老牛覺得的第一個疑惑點。
第二個疑惑點就是選擇的定製形象“獬豸”。產品價位有市場需求決定,產品差異化也由市場需求產生。這樣看來的話,既要能夠達到花5000元更換一部手機,同時又對辟邪防小人這方面有需求的人群,讓老牛第一反應想到的人群畫像就是在職場多年,深諳職場發展之道,擁有一定權利和地位的中高層人士。如果這是真正市場需求的人群定位的話,我想策劃這個營銷計劃的負責人是否忽略了一點,這個形象適合展露出來嗎?換句話說,就是展露出來“獬豸”是否就是向其他人宣告你是一個謹言慎行、一直提防周圍人的一個人呢?

第三個就是產品定價和定位。這款產品的推出可以看出小米擴張商務手機市場的計劃。但老牛的疑惑是這個選擇是否合適。很多米粉和老牛都是從價效比開始熟悉並喜歡小米的產品。相信在大眾手機市場以及年輕人群體中小米也是很有市場和品牌認可。但我們觀察一下身邊的領導或者同事就會發現,很多商務人士還是使用蘋果或者華為手機。所以要冒然進入一塊新的市場,小米的這一步可以說有點鋌而走險,會不會影響原本有優勢的青年人市場,老牛對手機市場不瞭解,不敢妄下結論。

編輯
手機市場從拼效能,到拼相機,再到拼顏值,再到現在的拼創意,市場的競爭激烈性可想而知,小米的這次選擇最終是否成功我們先不做評判,但小米再次證明了企業營銷拉動產品進化的可行性,這對於很多認為品牌營銷只是輔助市場推廣的傳統企業來說,是很有學習價值的。當然這樣做的前提也必須是有一個不差的產品,產品不好再怎麼包裝也無法獲得市場認可。
舉辦戶外活動需要考慮的更多
從現場媒體發回的視訊片段看到,由於活動舉辦是在室外,因此釋出會現場也發生了一些小插曲,最有趣的就是烏鴉不合時宜的三次叫聲。即使久經大場面的雷總在第一次烏鴉叫時用打趣的方式應對,但第二次和第三次就可以明顯的看到其臉上的尷尬了。我想這個突發狀況應該是市場部門怎麼也沒想到的意外情況吧。另外一個就是天氣的原因,現場的參會者穿著都比較厚重,還不停的抖動雙腿,縮脖保暖,在火爆的點,在這樣的溫度下也得被降降溫。我想如果不是為了搶新聞頭條,很多參會者應該都懶得把手伸出來拍照吧。
因此組織市場活動如果選擇在室外,我們則需要對環境因素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考慮,提前踩點,做好突發事件預案。以下給大家羅列一些除了活動內容準備之外,組織戶外活動還需要提前確認瞭解的一些資訊,供大家參考。
天氣交通場地
溫度天氣交通路線停車地點舞臺搭建條件桌椅擺放方式
風力光線路線標記散場路線裝飾風格出入口/疏散通道
干擾源電源
小米這次的新品釋出會是否成功,老牛僅僅針對這次的營銷活動發表一些個人意見不代表任何官方言論,成功與否需要的是時間和銷量的檢驗,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全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