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創造力塞到Reno裡,OPPO用了幾步?
最近這幾天,除了被首張黑洞照片刷屏之外,OPPO新系列Reno也在圈內刷屏。大叔在手機圈待了3年,不僅研究過無數的案例,也操盤了不少新品釋出會,但看到OPPO Reno 這次一系列的傳播,眼前真的一亮,今天具體做個覆盤。
大叔先說整體策略,再結合案例來具體分析。
這是OPPO的全新系列,怎麼與之前的系列以及其他競品體現差異化呢?當然不只是換個名字這麼簡單。
Reno的定位是“創造力”,新系列主打的影像功能源於對當下年輕人不僅僅滿足於記錄,更加熱衷自我表達和創造的洞察,這個系列的定位其實也延續了OPPO此前拍照手機的定位,所謂繼承中有創新。
但更大的問題來了,創造力氣質其實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OPPO是如何塑造Reno的新氣質呢?
首先是找到一個突破點,去觸動有創造力的年輕群體的神經。而OPPO的品牌團隊找到的第一個突破點,就是藝術。藝術是全球通用的語言,而藝術創作中所釋放的創造力又是全球的年輕人所喜愛和接受的,也是最有衝擊力和最能吸引人們關注的。同時,使用智慧手機拍照是比較日常化、低門檻且釋放想象力的藝術創作手段之一,OPPO希望通過藝術天馬行空的表現力和強大的感染力,以此為一個入口,來聚攏有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年輕人,並在這個基礎上,打造更多的方式,與這個年輕創造力社群對話。
在確定了整體溝通策略之後,我們來看看OPPO的一系列動作,是如何幫助Reno建立起全新的創造力氣質的。
1、與創造力人群溝通
在預熱階段,OPPO邀請了全球年輕藝術家和國內外知名藝術院校的年輕創作者們,以“Reno 創造力”為主題,參與到這個同樣被創造出來的新名字“Reno”的插畫創作中。藉由多幅藝術作品,來表達他們對於“Reno”以及這款新系列產品的理解。這些人中有目前沒什麼名氣的創作者,但他們是年輕一代的代表,也是OPPO最看重的創造力人群。
這些作品,有平面的,有動態的,還有有音效的動圖,通過作者個人微博和OPPO官方的轉發和二次傳播,成為OPPO Reno最主要的預熱素材。每位藝術家所帶來的、極具創造力和個人特色的作品,無疑吸引了創造力人群的關注,有藝術家的微博粉絲,也有單純被插畫吸引的專業人士或是大眾。插畫通過第一波的造勢,有效地尋找並觸達到了創造力人群。
大叔在深圳機場也看到了OPPO Reno的巨幅海報,內容就來自插畫師的藝術作品。作為所有手機品牌的必爭之地,當你從排列著5個手機品牌平面廣告的廣告牆走過,OPPO與眾不同的風格非常突出,並且一開始你不會識別出這是支手機品牌廣告,因為其他手機品牌還忙著打賣點和明星,OPPO的這支廣告卻是天馬行空、色彩豐富的藝術作品。
釋出會當天,OPPO還宣佈與世界聞名的馬格南圖片社合作開展“影像創造力計劃”,為攝影愛好者打造交流和創造平臺,這與產品定位以及整體策略都保持了高度一致。言下之意,大家可以用手裡的Reno替代藝術家手裡的畫筆,創作屬於自己的作品。
而這只是第一步。據大叔瞭解,OPPO的計劃並不止於插畫和影像。隨著與包括馬格南圖片社在內的更多合作,OPPO將逐步觸達更多具有創造力的人群,更加深度建立Reno創造力氣質,進而通過這群人,進一步鞏固Reno的“創造力”認知。
2、不可思議的工廠
如果說對於新名字“Reno”的藝術式詮釋是第一步,那麼,第二步就自然導向了產品本身。在預熱期,OPPO通過一個非常有創意的短片《不可思議工廠》,作為Reno新系列的釋出預告片,來體現產品的“創造力氣質”。
大叔作為曾經的手機圈人士,曾經帶著無數媒體和嘉賓參觀工廠,手機生產的現代化流水線,實際上是有些枯燥和乏味的,但OPPO想要向用戶傳遞的是,Reno的誕生過程是與眾不同的,甚至手機生產都可以脫離枯燥乏味的機械化流水線,反而可以是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源地。
手機生產可以不是流水線,而是一次創造。
世界各國的年輕藝術家穿著時尚的服裝,加入到流水線工作中,一個迷你版的“小白”被塞到了手機裡,而來自相框裡豐富多彩的顏色被倒進了手機螢幕裡,大叔最喜歡的是從管道里被關進手機裡的驍龍,雖然高通的驍龍晶片也經常使用這個虛擬形象,但OPPO用得更加巧妙,驍龍噴出的火焰,就代表著晶片所具備的一股強勁動力,撲鼻而來。
Reno新系列產品的創造力氣質,通過對整個工廠生產過程的“揭祕”,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現,“創造力氣質”也就從一個抽象概念變得越來越清晰。
3、更國際化的VI體系
當然,配合全新系列,將新氣質落地得更為徹底的,則是OPPO的全新視覺系統。從Reno預熱的第一張海報開始,新的LOGO就出現在大眾視野,Reno也是帶著OPPO的新LOGO上市的第一款手機。全新的VI體系也在4月10日的Reno釋出會上正式亮相。這些行動足以體現Reno新系列對OPPO品牌新階段的重要意義。
OPPO的全新VI體系,包括新LOGO、新顏色和專屬字型等。全新的OPPO LOGO,官方的介紹是更加化繁為簡,更加包容,大叔的感受就是從字母“O”變得更像一個“雞蛋”,有一點點扁,更圖形化。OPPO甚至定製了一套專屬的品牌字型 — OPPO Sans,它針對移動端做了很多畫素級的優化,能夠降低長期閱讀的視覺疲勞。
不管是Reno機身上的新LOGO,還是OPPO全新的深綠色在防磨點和電源鍵上的使用,抑或是新的包裝盒設計,在視覺上的衝擊力都為品牌和產品本身加分不少。從這款產品開始,OPPO的產品設計語言會更加統一。而整體的視覺系統也將在全球包括門店、軟體ColorOS、硬體產品等在內的品牌全接觸點落地。不久後,無論是OPPO產品還是線下門店,在全球各地,你都將看到OPPO視覺系統的全面煥新。
4、17米巨型創造者“彩蛋”
雖然大叔沒有親臨現場,但來自現場的反饋是,釋出會很震撼,尤其是最後的彩蛋——巨人秀,一個高17米,重達18噸的巨人建築出現,融合了現代舞蹈和科技加持的聲光電效果,化身“創造者”的巨人,將Reno所強調的“創造力”概念再次進行了十分具象的體現,現場很震撼!
在釋出會現場,無論是產品視訊,還是TVC廣告,還有新VI體系的介紹視訊,製作都非常精良,且極具全球視野和科技美感,包括配樂都非常用心,尤其有一個視訊大叔印象很深刻,一輛老爺車過個馬路的功夫,竟然把Reno的所有核心特徵都融入了進去。視訊的設想非常大膽,在城市空間突破了日常的桎梏,上演了一場動態與寫實感的奇妙化學反應。“拿起Reno,來到創造者的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OPPO這場釋出會,只有創新的產品、年輕的高管,而沒有明星站臺。
覆盤完OPPO Reno營銷的幾大主要亮點之後,大叔稍微總結一下,說說自己的感受,主要有3點:
1、娛樂營銷的自我顛覆。
這是大叔的最直接感受。過去,OPPO在R11、R15等新品釋出中,曾以娛樂營銷取得過不俗的傳播效果,品牌國民度因此得到不小的提升。而娛樂營銷的方式至今也在行業裡被同行沿用。實際上,娛樂營銷在過去幾年確實極具成效,但在面對更新潮和更全球化的使用者時,娛樂營銷的侷限也日漸凸顯。於是,OPPO通過不斷探索和自我顛覆,努力尋找娛樂營銷之外的新的使用者溝通語言。可以看出,這次Reno的預熱傳播,正是通過藝術化的溝通語言,嘗試去打動創造力人群,同時積極尋找與全球年輕人的精神共鳴。從這個角度來說,OPPO在營銷上又領先了一步。
大叔有一個深刻感受就是,OPPO越來越像蘋果了,一直以來在國產品牌裡,OPPO就是最推崇設計和美的,在品牌與年輕人溝通中也沉澱了深厚的資產,自己也是一個巨大的IP了,但還缺少一些來自使用者和更多藝術家的靈感內容和真實聲音。接下來,應該可以看到OPPO在營銷方式上的更多嘗試。
而在產品傳播上,OPPO更多地聚焦於自身,不會動不動就來個橫評,說哪家哪家的拍照不如自己。選擇不說什麼,不做什麼,對於一個成熟的品牌來說,也是很難得的。
2、與全球年輕創造者的精神共鳴。
過去10年,OPPO之所以能創造奇蹟,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年輕使用者的洞察,無論是拍照還是快充,都引領了潮流。面對下一個10年,從全新的VI體系、全新的系列和全新的營銷思路,都能看出OPPO對於年輕使用者的深刻洞察,以及對於年輕文化的理解。
大叔的感受是,身邊的95後和00後,除了喜歡玩遊戲之外,對球鞋和服裝的潮流趨勢都十分關注和講究,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年輕人並不是盲目地追求大牌,更在乎的是與自己風格的匹配,以及對自我個性和價值觀的表達,有時候越小眾反而越能體現個性,而不管是大眾還是小眾,他們都特別強調美感。
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提升,大家對藝術,包括但不限於音樂、美術、舞蹈和歌劇等也是充滿好奇和自己的想法,週末時間更願意去看個展覽聽個LIVE。所以,單純地強調功能訴求,已經無法吸引年輕人,吸引他們的,一定是價值認同,給使用者的感受是,“你與其他品牌不一樣,你更懂我”。
這次Reno的傳播,通過具有創造性和藝術感的溝通方式,在目標群體——年輕創造者中,找到了契合點,獲得了他們的認同。
3、抽象概念具像化的營銷探索。
創造力氣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怎麼把這個概念具像化,是OPPO面臨的最大難題。OPPO通過新系列名字的藝術詮釋觸達創造力人群,再把新產品進行具像化的視訊表達,最後再通過全新的VI體系,與全球的創造力年輕人群進行接觸和溝通,最終,為Reno塑造了一種全新的產品格調。
除了在影像功能和外觀設計等產品層面更好地滿足使用者需求之外,品牌要真正做到讓消費者認可你的獨特的氣質,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無論是把藝術作為溝通載體,還是全新的VI體系煥新,大叔認為,這都是非常具有全球化視野的使用者溝通方式。大叔瞭解到,OPPO此次VI的更新將在全球範圍內落地,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全球消費者帶來一致的品牌認知,這點對於全球市場來說,非常重要。
2019年被OPPO定義為企業新階段的起點,新的階段就要採用新的溝通語言,而這種語言絕不只是針對中國使用者的“中國話”,也是中國品牌全球化的野心的體現,一種不分國內國外的新語言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