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正面交鋒,「搬運幫」從提升服務質量切入同城貨運
資料顯示,我國同城貨運市場規模呈逐年增長趨勢,2017年,同城貨運市場總額突破1萬億元,預計到 2018年底,市場總額將達到1.2萬億元。同城貨運市場潛力巨大,自然不缺玩家,「搬運幫」則是同城貨運新崛起的競爭者之一。
在目前 58速運和貨拉拉兩強爭霸狀態下,他們的切入點是什麼?能否擠進第一梯隊?
ofollow,noindex"> 36氪曾詳細報道過搬運幫 ,他們主要面向C端市場提供搬運服務,主打定價標準化,即運費按里程數收費和搬運工人費按時長收費。創始人彭作濤介紹,搬運幫希望通過平臺標準化定價、司機認證和培訓等措施,解決搬執行業遲到、亂收費、物品丟失、服務差一系列亂象,提供更優質的同城搬運服務。
去年至今,公司的重心都在產品打磨方面,著力提升產品體驗和基礎功能。搬運幫CEO彭作濤告訴36氪,目前平臺訂單已經突破2000單,已接近盈利。但是目前暫不考慮盈利,會在平衡投入產出比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市場推廣和營銷獲客。目前,搬運幫已經開通北京、深圳、上海、重慶、成都等5個城市。接下來,公司打算用2年的時間打磨,研究城市運營模式,加大城市佈局和線下拓展,重點佈局一二線城市市場。
彭作濤表示,區別於同類網約貨運平臺,搬運幫的特點是工人費也做到了標準化計較,而這是由搬運幫的定位所決定的——以高質量的服務為核心競爭力,建立品牌壁壘,具體措施包括:1、司機和工人註冊時需要經過嚴格的身份驗證和稽核;2、上崗前,司機和工人需要完成產品使用、服務規則與標準、制度要求、搬運技能的培訓;3、建立資料庫和完善服務評價體系來進行人員管理,一旦被舉報,平臺將嚴肅處理。
36氪認為,要保證司機和工人的服務質量無疑會提升平臺的招募難度和管理難度。一方面社會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這對平臺的盈利要求就愈加嚴格了,另一方面平臺的自注冊認證+培訓模式線上下的約束力有限,彭作濤表示,如果有人違規就會侵害客戶和同伴利益,因而客戶和同伴監督能夠在現階段幫搬運幫解決一部分約束力問題。
談到競爭,彭作濤認為, “從整個網約貨執行業來看,這個市場足夠大,各個平臺都有自身的特點。我們不擔心競爭,也不會打價格戰,而是共同服務好這個市場。”
去年10月,搬運幫曾完成 600萬元種子輪融資,今年 9月底完成了由誠合資本獨家投資的5000萬元Pre-A輪融資,投後估值3.5億元。此次融資將主要用於三方面:團隊人才招募、產品升級優化和城市運營拓展。
網約貨車市場仍處在跑馬圈地的階段,從網約車的發展來看,被寡頭收購合併是大多玩家的結局,那網約貨車的發展前景也會如此嗎?在安全越來越重要的今天,網約貨車的服務安全如何保障?另一方面,政府是否會出臺相應的網約貨車市場規範,如准入資質認證和服務標準等,又將如何影響行業發展?歡迎關注同城貨運的創業者、投資人與我們分享、交流觀點,36氪將持續關注這一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