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租公寓一個接一個地倒了,這個月我搬了三次家

又有長租公寓爆倉了,這次是影響力排名前十的“寓見”公寓。
在原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對長租公寓哄抬房價的任性“炮轟”之後,我們才後知後覺的發現租房價格已經高的離譜,脫離了原有的軌道,而本以為安全的長租公寓平臺,爆出的事故也一件比一件心驚。
8月2日,長租公寓品牌鼎家因經營不善導致破產,身邊的朋友被房東連夜趕出,無家可歸,有的人甚至一個月搬了三次家;緊接著,業界最知名的長租公寓品牌自如又被爆出甲醛房問題,急性白血病、呼吸道感染、面板過敏,甲醛房傷害了租客的身體也刺痛了大眾的神經。
與借貸風險掛鉤、抬高房價、甲醛隱患, 長租公寓風險那麼大,我們卻不能完全放棄它,租房是剛需,我們並沒有選擇。
因為房源的緊張和長租公寓的快速擴張,能夠直接找到房東簽約的房子實在太少了,大多數人還是得通過長租公寓或是小中介進行簽約。
但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長租公寓原本是能夠便利租客和房東雙方的載體,只是因為在殘酷的市場競爭和盲目擴張過程中走偏了。
距離鼎家爆倉還沒多久,寓見公寓也爆倉了。
或許是因為關於長租公寓的討論太多、時間線太長,或許是因為被其他熱點事件蓋過了,這次的爆倉似乎在朋友圈濺起的水花沒有上一次大。
但其實這一次爆倉的長租公寓規模更大,波及的範圍更廣,違規利用“租金貸”的行為更嚴重,應該會給行業帶來更大的震動。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寓見公寓此前獲得順為資本的A輪融資(雷軍、許達來聯合創立), 旗下房源數超過2萬套,在上海本土的分散式長租公寓中緊跟自如、青客,並且在網上公佈的影響力排名中,寓見也已經是躋身前十的頭部玩家。
寓見一爆倉,直接導致好幾萬業主收不到錢,無數租客無家可歸,又因為被誘導簽下的“租金貸”,還得每月交錢。( ofollow,noindex">點此瞭解長租公寓租金貸 )
這樣的事情其實不是一兩次了,從去年年底開始,就不斷有長租公寓因為各種原因陣亡。

這次寓見公寓爆倉之後,公司負責人表示,未來由本土最具實力的機構接盤,外界普遍認為該機構系青客公寓。
但接盤俠誰都願意當嗎?能把房源接到手裡當然是好事,但是面對租客那邊巨大的資金漏洞,接盤俠也無能為力。沒有人願意填坑的情況下,最後的結果只能是房東房客共同承擔一部分損失,或者由政府施壓借貸機構填補這個坑了。
如今事故頻出,人心惶惶,還沒租房的不知道該用什麼App才能保證自己有家可住,已經和長租公寓簽約的只能祈禱平臺不出問題。
其中的經營的情況我們不好說,但可以 在App Store中,看看五花八門的租房App,都活的怎麼樣。
App Store裡租房App分為兩類
品牌長租公寓:自如(鏈家)、相寓(我愛我家)、蛋殼(紫梧桐房產)、魔方公寓(魔方中國)、泊寓(萬科地產)、美麗屋(創新工場投資)
租房平臺:貝殼找房(鏈家)、安居客、58同城(58)
長租公寓APP
據觀察,現有市面上常見的長租公寓在App Store中都會有一個自己的App,但是大多沒有做好優化,還是在藉助其他平臺釋出房源。相對做的較好的是自如和蛋殼。
自如
自如是鏈家旗下的公寓品牌。在長租公寓裡算是起步較早的。在App Store中16年就已經啟動了。期間表現一直穩定,但是今年8月份以後就看到榜單排名和下載量明顯下滑。在甲醛問題被爆出之後,自如受到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大部分差評也集中於此。


蛋殼
蛋殼雖然比自如上線晚,還不到一年,但在App Store中的表現卻後來居上。

近幾個月的排名都領先自如,在下載量方面也開始反超,相對於自如甲醛房的惡評,蛋殼的評分要高一些,差評集中在售後服務方面,但每日都有好評覆蓋,同時也注意到蛋殼的被刪除評論特別多,有時候甚至超過三分之一的好評會被刪除。

租房平臺
上文提到的其他品牌公寓雖然也有對應的App,但是在App Store中基本沒有進入任何榜單,在曝光率方面不夠,下載量和使用率方面相對也不高,還是以入駐平臺為主。
貝殼找房
平臺裡面“貝殼找房”的生長速度可以說是非常亮眼。
貝殼是鏈家旗下新推出的品牌。從 2018 年 3 月 1 日上架,貝殼找房到現在上線還沒滿8個月,但已經22次更新,相當勤奮。
地鐵八號線的車廂裡、在公交站的燈箱上、還有世界盃比賽直播的廣告,貝殼在線上線下為了曝光做了各種努力,也賺足了流量。
而“貝殼”這個詞在各種 Ad 砸完之後,熱度最高時一度達到了9077,之後也穩定在7500左右,總榜排名最高曾達到前5,分榜排名第 1,並且現在分榜常年穩定在五名左右,還要強調一點的是,它上的是分榜 - 免費 - 生活,在這個分類裡,廝殺激烈程度不亞於世界盃。
高排名和高下載量讓貝殼找房在短時間內月度活躍使用者數達到800多萬,第三方資料顯示,貝殼找房App已經進入房產App月活躍使用者數前三名。
58同城、安居客
與此同時,58系產品依舊強勢,58同城常年佔據top3,旗下的安居客也緊跟其後。不管是排名還是下載量,都與貝殼保持著“58同城-貝殼-安居客”的站位。
此前58同城CEO姚勁波曾表示,貝殼目前的流量增長也基本與鏈家下降的App流量持平,目前來看沒有明顯的增量趨勢,鏈家加上貝殼的流量只能達到58系產品的20%,在貝殼體系中,基本上95%以上還是鏈家的經紀人,鏈家的交易份額在各個城市沒有明顯的增幅,甚至在部分城市還有下降的趨勢,不止使用者端,使用者平均訪問時長、App七日留存率等效率指標上,貝殼也不足安居客的相關資料的一半。
對此,鏈家也迴應, 鏈家App流量並未下降,月度活躍使用者數從650萬上漲至700萬,並且該月活使用者與貝殼找房的重合度不到15%。

我們暫且不看平均訪問時長和留存率,單從下載量來說,雖然沒有58說的那麼誇張,但確實有些差距。

對於我們來說,在使用租房平臺的過程中,要仔細看釋出房源的品牌公寓,儘量找一些背靠大樹、自身發展較好,規模大且正規的機構,謹慎簽約,千萬要長點心,除非直接付錢給房東,給中介錢時必須確保你付的錢是直接到房東那裡的,避免你半年一付,實際到房東那的只有一個月的情況,並且確保自己沒有簽署任何貸款協議,否則都存在一定的風險,一旦爆發,區別就只是預付是虧一季度的錢而貸款是虧一年的錢。
對於品牌公寓來說,而各個品牌公寓在入駐其他平臺的同時,似乎應該學習自如和蛋殼,把自己的App運營起來,增加口碑和曝光率,同時還能培養使用者對品牌的認可和忠程度。
市場很重要但是盲目擴張、挪用資金池、濫用槓桿不可取,如果能在各個渠道維護和升級好自身的使用者量級,也許比哄抬租房價格來搶佔房源市場要更得人心一些。如今長租公寓仍有市場,但隨之而來的監管,也許將讓這個狂飆突進的大市場經歷一次新陳代謝。
你會選擇長租公寓嗎?
你習慣用哪個租房App?
可以在評論區給我們留言,互動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