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 是福利,007 才是常態”?!
呔!熱度不是你想蹭,想蹭就能蹭……
作者 | 仲培藝
封圖 | CSDN 付費下載自東方IC
出品 | 程式人生(ID:coder_life)
App Store 評分一日之間從 4.5 斷崖直降至 1.5,每日優鮮這是怎麼了?
究其原因——
大型文案翻車現場瞭解一下?
四一九文案事變
2019 年 4 月 19 日,因聯名喜茶發起了“你的第一口最珍貴”以及“你脣上始終有我的芝士”這樣的年度迷惑操作,涉嫌低俗營銷,杜蕾斯一貫蹭熱技能滿級、號稱神級創意的文案跌落神壇。
無獨有偶,就在同一天內,每日優鮮 App 因為在 4 月 17 日的 8.8.0 版版本更新資訊裡蹭著“996”的熱度抖了波機靈,為“996”強勢站臺,而被憤怒的搬磚群眾一路懟上了熱搜。史稱,四一九文案滑鐵盧事變。
在改版文案中,每日優鮮直言噴 996 的網友“沒見過世面”,表示“007 是常態,996 才是福利”。同時更是起承轉合舉例論證,高呼“沒有 996,哪來這麼多牛掰的功能”,一句話等於把自家的程式設計師也墊到坑底了——畢竟沒有 996,你們哪來的這些成果?!
每日優鮮 App 開發:OK,fine!
搬磚群眾:你為 996 聲援的樣子,真的很美。只是可以,但沒必要。送上 1 星聊表支援……
一時間,各路一分差評如潮水般湧入,縱然有疑似每日優鮮官方水軍的賬戶緊急介入“抗洪”,也抵擋不住其在 App Store 上的評分向著 1 分的方向昂首邁進。評論區更是宛如彈幕刷屏,吐槽之聲四起:
“桃子心是黑的,香蕉心是黑的,西瓜心竟然也是黑的,甚至連人心都是黑的。
“好功能和 996 有毛線關係,人要是菜,7*24 都是垃圾……
“公開在軟體 8.8.0 版本更新中推崇 996、007,解除安裝滾粗不謝。
“拿 996 博人眼球,是在作死嗎?
“版本文章蹭熱度,簡直又蠢又壞
“危險邊緣試探的技術不錯,一波下載量有了,不知道低評分的 App 蘋果多久會下架。期待~”
(圖源網路 | 點選放大檢視具體內容)
其中不乏沿著熱搜順藤摸瓜一路找過來,專門下載了 App 來寫差評的吃瓜觀光團。與此同時,在使用者間也掀起了一波解除安裝熱潮,怒刪 App 的有之,跟風卸的有之,專門下載差評後卸了玩的有之,各路人馬行動迅速目的明確口號一致——“我的差評/解除安裝也是你的福報”。
這一次,自身定位為“圍繞著老百姓餐桌的生鮮 O2O 電商平臺”的每日優鮮,終是搬起石頭砸到了自己的腳。很多人在這裡用上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心賺著“屁民”的錢,卻唱著上位者的頌歌,這怕是行不通的。
而在一眾差評轟炸裡,也有人跳出來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這份文案不過是站在程式設計師視角的“高階黑”,“吐槽一下自己的現狀”,開了個無傷大雅的玩笑,表示“最近對 996 特別敏感的都是一群根本沒機會 996 的人”,而狂刷 1 分的行為就顯得很是“無聊”。
當然也有一小部分評論“陰謀論”了一番,認為藉由此番聲討“出圈上位”也在每日優鮮的營銷計劃內。不過就眼下情勢來看,只怕博出位是真,發展到這一步已是狀況外了。
從比 996.ICU 更早的時候開始,火星點燃了山火
不止每日優鮮沒有想到,在最開始引線點燃的那一刻,可能也沒有人想到這把火會燒這麼久,一路而去,摧枯拉朽……
3 月底即引爆 GitHub 的程式設計師自救專案“996.ICU”從最初的一紙“抗議書”發展成了“連續劇”,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牽扯進來的關聯企業、專案也越來越多——程式設計師找工作黑名單、955 不加班公司名單、996 公司名單……很多程式設計師作為新型“弱勢群體”,不僅健康無保障,甚至連好好生活的基本權益也遭剝奪。Python 之父 Guido Van Rossum 更是兩度發聲,想要將中國程式設計師從這場“反人性”的勞役中解放出來。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可996 就像是座圍城,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羨慕城中錦繡,又削尖了腦袋想要擠進去。
有趣的是,一家企業嚷嚷著 996 工作制叫壓榨,十家叫壓迫,那一百家呢?那就是常態了啊,還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當這種被動式的“主動”加班成為習慣,程式設計師對此又會作出何種評判呢?
針對這一問題,CSDN 觀點 PK 欄目在近日的第三十六期也開放了話題討論,參與的使用者當中,認為 996 反人性的比例高達 94%,迅速碾壓“正常”派。
看問題的立場或角度不同,判斷自然也會有所偏差。價值觀不同也不必彼此勉強,各得其樂罷了。所謂 PK 也不過是提供一個分享觀點的平臺:
覺得 996 正常的評論
@奔跑的熊二:人生是自己的,懂得承受的人,不會在看著青春的腳步走遠時,感到驚慌失措、鬱鬱寡歡,而會牢牢捉住時代的脈搏,在分分秒秒間追逐,盡顯人生的出色紛呈。其實,每個人都要學會善於接受我們不能承受的東西,那是生命過程中無法避免的,只要達觀地看待就行了。
@R鮮森:你說阿里 996,問題是別人給你什麼工資?工資合適就幹,不合適就滾,就是這麼簡單。
堅持 996 “反人性”的觀點
@開心的碼字達:也許大家討厭的並不是 996 或者 995,討厭的是加班變長啦,身體變差啦,可是自己的生活並沒有任何改變;收益沒有增加(沒有加班費),自己的的時間越來越少;公司剝奪了鍛鍊身體的時間卻沒給鍛鍊身體的空間和器材,公司延長了工作時間,卻沒有考慮給員工租房津貼讓員工住的更近;公司變成了員工討厭的地方,效率又怎麼提高。想方設法延長工作時間,不如想辦法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為了加班而加班還是隻是加班為了感動自己,希望公司領導人能想明白。如果真的是公司艱難的時期,不如直接勸退補償,分手就好好分手,冷暴力逼著分手,只會讓之前積累的好感蕩然無存;或者告知員工我們可能需要有一段時間加班度過難關,你們可以選擇留下,也可以選擇走,真心地告知其實比各種形式更有說服力,大家都是成人,不要打著 996 的口號說著為了大家好。
@排排老爸:身邊剛走了一個徹夜加班的同事,以前經常見到人,現在說沒就沒了,感觸頗多。生活不應只有工作,還需要家和遠方。
@Vince Li:無底線的剝削只會換來革命。
@RashaunHan:我們不應該將反對加班和想加班的人對立起來,根本問題是 996 沒有加班費,而不是加班與不加班的問題,支援加班賺更多錢的和想要只工作 8 小時的是友軍,不要被轉移關注點。
縱觀雙方觀點我們不難發現“加班費”這個高頻詞,此前已有業內人士分析稱,“996 工作制隱性存在多年,現在集中爆發或與網際網路紅利消失有關,不是對 996 不滿,而是對收益不滿”。
而對於 996.ICU 這個專案的意義,大多數評論都相信,即使它很難為以程式設計師為首的 996 群體帶來什麼實質性的改變,但它至少喚醒了很大一部分沉睡中的工作機器,“發出聲音”本身也是一種改變、一種進步。
山外不知山裡事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不進則退”四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七個字是“救救中國程式設計師”!
那對於那些給足了加班費的所謂“大廠”,程式設計師們真的就快樂擁抱 996 了嗎?
劉強東迴應 996:“混日子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馬雲首談 996:“996 是一種巨大的福氣” ;
雷軍穩步跟票:“要找心甘情願 12 點下班的員工”;
馬雲再談 996:真正的 996 與被剝削無關……
大廠的關鍵人物出面迴應啦!
轟的一聲——輿論炸了。
在一片絢爛的蘑菇雲裡,食物鏈頂端和底端的矛盾似乎越扯越大了。
從立場來看,哪一方都沒有錯,但不公似乎也仍在繼續。
BAT 之阿里
據悉,阿里內網也因為這個問題吵翻了天——起因是阿里有高管拐著彎捧了一通 996,然而帽子壘得再高,大部分員工還是拒絕喝下這一碗成色可疑的勵志雞湯,更有人直接在內網架炮開懟,勞動法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也屢被提及。
BAT 之百度
4 月 16 日凌晨,新京報實地探訪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駐地,進行了“哪個網際網路公司最晚熄燈”的調查,百度最終榮獲冠軍。據視訊畫面顯示,凌晨 1 點開始,各大公司陸續關燈,但仍有樓層燈火長明。
BAT 之騰訊
微信早期員工、騰訊資深架構師大飛在《我的 996》一文中表示:
我工作接近十年,所在的公司,從來沒有明面上地要求過 996,當然你也懂的,沒有明面的要求,不代表就沒有 996。
這十年的時間裡,朝九晚九,朝十晚十,對我來說已經是很正常的事情了。想起來,自己也吃了一驚,工作十年,竟然一直都是 12 小時/天的工作制,什麼朝九晚五,從來沒有試過。如果某一天,在下午 6 點左右的時候下班,會有一種過節的感覺。
矽谷“聖殿”?
在談矽谷的工作至死文化時,我們也從創業公司 Revolut 的內部群聊訊息中看到了類似於“如果你的團隊沒有達成 KPI,那麼即便你為公司做出了巨大貢獻,你的獎金也很可能會歸零”的要麼增長要麼“死”的要求。那麼一直以開發者“聖殿”形象存在的矽谷,到底有沒有 996 呢?
對此,矽谷探祕展開了一系列真相調查後得出結論,“矽谷大科技公司的初級、中級員工們並不是從來都不 996,而是加班與否的決定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關於這一點,JavaEye 創始人範凱也曾談過“996 主動權歸屬”的問題,他認為“隨著中國網際網路的使用者紅利增長消失,從增量市場全面進入存量市場競爭,公司的治理水平,特別是團隊的組織能力也會逐漸成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到了那個時代,也許‘強制 996’不再成為主流”。
最後,人生苦短,願能行樂。歡迎在評論區參與話題討論,留下你想對 996 說的話!
參考內容:
https://bss.csdn.net/m/pk/home?id=10590
《矽谷996真相調查:谷歌員工要7*24待命 自願加班給夠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