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才是王道 蘋果宣佈不再公佈銷量
日前,蘋果公司正式對外發布了2018年第四財季(7-9月)的業績報告。從這份報告來看,蘋果硬體銷售業績下降明顯。但受益於2018年以來全產品線的價格上漲,蘋果的現金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超過20%。
對此,在財報釋出之後召開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蘋果首席財務官盧卡·梅斯特里(Luca Maestri)宣佈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訊息:蘋果將不再在季度財報中公佈 iPhone、iPad 以及 Mac 的銷量資料,並稱銷量資料已經不那麼重要。這無疑打擊了投資者對於蘋果的信心,銷量資料在投資者心目中的分量極其重要。雖然蘋果首席財務官Lucas Maestri解釋稱,銷量並不是公司業績最為清晰的指標,兩者之間並沒有那麼相關,然而投資者顯然對Lucas的這一波解釋“不買賬”。
蘋果為什麼決定不對外公佈iphone銷量了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最近這兩年iphone的銷量出現了下滑,不再對外公佈具體資料,或許是出於對品牌形象的保護。相信大家都會經常看到某某品牌釋出訊息稱,自家的新機又奪得了銷量冠軍、銷量突破多少千萬,這其實在於營造一種火爆的現象,引導消費者“既然別人都在買,我也可以買”。但是,在iPhone銷量整體出現下滑的情況下,自然不對外公佈會有利於品牌留存使用者。
其次,銷售數字只能反映一部分情況。雖然蘋果本季度售出 4689 萬部 iPhone,與上個季度持平,但該公司的 iPhone 銷售收入卻增長了 29%,這是因為 iPhone 的平均售價從一年前的 618 美元上漲至 793 美元。看來iphone的銷量並不是作為最終盈利的唯一標準,利潤才是王道。
對於蘋果公司開發出的溢價定價策略,通過價格的持續上漲來推動營收增長的做法,美國知名財經部落格Zerohedge表示質疑。他認為高價對於蘋果來說,或許意味著更大的更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