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 Alfred 讓你最近使用的檔案觸手可及
很多人每天坐到電腦前開始工作時,首先要做的事可能就是開啟一些最近使用的文稿文件。至於找到文件並開啟的方法,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常見的有這些:
- 一層層地開啟資料夾,手動找到這些檔案。(這顯然有些麻煩。)
- 一些軟體啟動時會顯示歡迎介面,其中有最近開啟的檔案列表。(並非所有軟體都有該功能。)
- 開啟軟體後,點選選單欄中「檔案」-「開啟最近使用」。(我不喜歡滑鼠點來點去。)
- 通過 Spotlight、Alfred 等工具搜尋。(範圍過大或結果過多時,搜尋效果時常不如人意。)
當然你也可以將最近常用的檔案放在桌面上,只是這樣又可能會引起檔案管理的混亂,同時影響桌面的美觀。
此外,檔案或資料夾在剛剛關閉後又想要開啟它,是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時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每次我只能一邊懊惱著剛才為什麼要關掉,一邊再去跋山涉水地找到它。
去年年底,有開發者為了能夠更方便地獲取最近開啟的檔案,編寫了應用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Recents 。它提供瞭如下圖所示的介面,將最近使用的檔案,根據所關聯的軟體進行分組,按照時間順序羅列出來,這一定程度上讓使用者確實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定位並開啟近期檔案。

而作為鍵盤流和 Alfred 擁躉的我,一是更喜歡鍵盤控制的乾脆利落,二是更習慣將 Alfred 作為檔案和資訊的互動介面。所以,我希望通過 Alfred 來解決上述問題,幫助我更好地定位和開啟最近使用的檔案或資料夾。
經過一番探索,我製作了名為 Recent Documents / Apps 的 Alfred Workflow,來解決自己快速開啟檔案與應用的需求。
使用方法
注意:使用下文中的 Workflow 需要購買 Alfred PowerPack。
下載 Workflow 檔案 ,雙擊後匯入。可以看到共有四個可用關鍵詞或快捷鍵喚出的動作。
1. 動作關鍵詞 rd
,列出最近開啟過的各種檔案
舉個例子,假如我這兩天使用 Sketch 編輯了兩個文稿,使用 Xcode 寫過一個程式,使用預覽看過三個 PDF 檔案,使用 macDown 編輯過三個 Markdown 檔案。這個動作可以將這些最近開啟過的檔案都列出來,並且按照時間最近的順序排列。

這樣一來, 我每天開始工作時,不必一層層翻資料夾,也不必再一個個地搜尋檔案,只需要喚出 Alfred 並輸入 rd
關鍵詞就可以了。當最近的檔案顯示在結果列表中時,我可以使用 ↑向上
和 ↓向下
按鍵來選擇檔案,然後按下 回車鍵
開啟,也可以按下 ⌘Command-回車鍵
在訪達中顯示該檔案。
此外,為了避免同名檔案無法區分的情況,我將結果列表中每個條目的副標題設定為該檔案的「⏱修改時間」和「:satellite:儲存位置路徑」,這也讓使用者能夠更方便地看到檔案的關鍵資訊。

2. 動作關鍵詞 rr
,列出當前應用最近開啟過的檔案
看起來,這個動作好像和上一個還挺像的,那麼舉幾個例子:
- 訪達(Finder)處於啟用狀態,也就是在最前時,列出最近訪問的資料夾。
- 文字編輯(TextEdit)處於啟用狀態時,列出最近用它開啟過的 RTF、TXT 檔案。
- Sketch 處於啟用狀態時,列出最近開啟過的 Sketch 設計文件。
- Xcode 處於啟用狀態時,列出最近開啟過的 Xcode 工程檔案。
只要應用的選單欄中含有「檔案」-「開啟最近使用」這一項,就可以使用這個功能。至於如何判斷哪個應用處於啟用狀態,看選單欄左側顯示的應用名稱就可以了。

3. 動作關鍵詞 rf
,列出最近訪問過的資料夾。
雖然我可以切通過先換至訪達再使用 rr
關鍵詞的方法來檢視最近訪問過的資料夾,但這是我工作中很高頻的需求,所以我就單獨設定了這個動作,為了更方便一些。這樣問不必再切換至訪達,直接喚出 Alfred,輸入 rf
就可以了。

4. 動作關鍵詞 ra
,列出最近開啟過的應用。
這個就無需多言了,希望能幫到需要的人。

隱私、結果數量與快捷鍵設定
有些隱私檔案、資料夾,我們不希望它們顯示在結果列表中,所以我增加了一個遮蔽資料夾的功能。設定後,這些資料夾以及其中的任何檔案都會被排除在外。
如下圖所示,點選 Workflow 介面右上角的 [ ]
圖示,設定 Workflow 的環境變數 ExcludedFolders
,將需要遮蔽的資料夾以冒號分隔寫入其中。例如,需要遮蔽資料夾 ~/privateFolder1
和 /Users/G/privateFolder2
,那就這樣寫: ~/privateFolder1/:/Users/G/privateFolder2/
。

為了讓這個 Workflow 能夠顯示更多的最近開啟檔案,建議在「系統偏好設定」-「通用」面板中,將「最近使用的專案」改為 15 個或更多。這是因為,預設的 10 個最近專案,可能不夠容納最近開啟過的各種檔案。而且,有些最近開啟但已經刪除的檔案也是會佔用這個數額的,而這個 Workflow 會濾除這些不存在的檔案,導致顯示結果可能會偏少。

最後,你也可以開啟 Workflow 介面,根據個人習慣隨意修改 ra
、 rd
、 rf
、 rr
等關鍵詞。如果更習慣於使用快捷鍵,也可以為每個動作設定快捷鍵,實現真正的「一鍵直達」。

為什麼這個 Workflow 知道我開啟過的檔案
讀者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這個 Workflow 能夠獲取我最近訪問的檔案列表,是不是在偷偷記錄我的檔案操作?其實不然,macOS 系統和很多應用都含有記錄檔案開啟歷史的功能。
- 點選選單欄最左側的 Apple 圖示 ,選擇「最近使用的專案」,就可以看到最近使用的「應用程式」與「文稿」。它們分別與該 Workflow 的第四個動作
ra
和第一個動作rd
結果相對應。 - 切換至訪達,點選選單欄中「前往」,選擇「最近使用的資料夾」。顯示的資料夾列表正是第三個動作
rf
所顯示的結果。 - 至於第二個動作
rr
,以文字編輯(TextEdit)應用為例,開啟該應用後點擊選單欄中「檔案」,選擇「開啟最近使用」就可以看到相應的檔案列表了。
有些選單欄中的最近使用檔案列表,並非和 Workflow 動作結果完全一致。原因在前文中已提到,該 Workflow 會濾除已刪除的檔案記錄。此外,如果你想清除這些記錄,選擇選單欄中上述列表下方的「清除選單」就可以了。
這些最近開啟檔案的記錄均存放於 ~/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com.apple.sharedfilelist/
資料夾中。其中各個檔案的名稱含義也是一目瞭然,例如「com.apple.LSSharedFileList.RecentDocuments」是最近開啟文稿記錄,「com.apple.LSSharedFileList.RecentApplications」是最近開啟應用記錄,
「com.apple.LSSharedFileList.ApplicationRecentDocuments」資料夾下則是各個應用的最近開啟文件記錄。該 Workflow 正是讀取的這些檔案資料。
這個 Workflow 在 GitHub 上開源,如果各位有建議意見,也歡迎反饋。
> 下載少數派客戶端、關注少數派公眾號 ,讓你的數字生活更精彩:t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