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幣惹“火”上身,EOS競選再現抱團作惡
EOS從出生伊始,就一直深陷輿論的中心。甫一問世便被貼上了“區塊鏈3.0”的標籤,同時也被業內人士寄予厚望成為“以太坊殺手”,更是諸多區塊鏈信仰者眼中一場偉大的社會實踐。
而伴隨的流言也是甚囂塵上,主網上線時間一拖再拖讓不少信仰者拋售離場;繼360爆出“史詩級”漏洞後,1天之內又被發現了8個漏洞,再次產生信任危機;而就在EOS歷經千難萬險,成功上線主網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它再次捲入了憲法危機。隨後,EOS創始人BM提出廢除EOS憲法,並提交了新的憲法草案。儘管危機得以解除,但一個新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可以隨時廢除憲法的創始人,其權利的盡頭在哪裡?
不久前,EOS又陷入了賄選風波的輿論中,一份“內部檔案”被洩露,牽扯出火幣EOS節點存在投票牟利的嫌疑。據稱,這份檔案是由前21個BP之一的一名員工披露的。根據檔案提供的資訊,一個EOS“卡特爾”已經建立,多個BP已經進行了討論,並同意相互投票以獲得BP席位,從而共同獲得EOS區塊獎勵回報。這對EOS前十的錢包地址壟斷了token一半的境況來說,更是雪上加霜。EOS網路的民主程序已經開始塌陷,隱隱在引發著崩潰的山洪。
雖然火幣迅速釋出宣告稱,與網曝檔案中的相關節點並無任何財務往來。EOS基金會和EOS聯盟也相繼進行了相關回應稱,Block.one更是大手筆的表示將使用超過1億個EOS來對抗其委託證明中可能出現“卡特爾 ”聯盟的投票壟斷,但還是阻絕不了大家對EOS的擔憂。
資料來源:TokenView
權力下放者的偽裝
卡特爾 (cartel) 是指由一系列生產類似產品的獨立企業所構成的組織,集體行動的生產者,目的是提高該類產品價格和控制其產量。壟斷利益集團、壟斷聯盟、企業聯合、同業聯盟也稱卡特爾,是壟斷組織形式之一。
如果“卡特爾”在EOS網路發展起來,這將破壞EOS網路的民主性,進而破壞整個網路的安全。對於EOS這個本身就擁有21個節點的“去中心化”的網路來說,這種情況將是災難性的,因為它損害了EOS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就算如同Block.one所說,將其持有的EOS參與網路的鏈上治理的方案,從本質上說,他們所持有的EOS代幣佔到整個EOS網路的約10%,這使他們在BP選舉過程中擁有強大的話語權,並有可能與卡特爾組織進行較量。
但是批評人士指出,Block.one的目標很美好,但它並沒有在很大程度上恢復這個系統的民主性,相反,Block.one打擊卡特爾的工具與卡特爾正在使用的工具相比如出一轍。也許這就是斬殺惡龍的少年最終還是會成為作惡的龍,彷彿某種既定的命運。
問題頻發的EOS節點投票
有關EOS的投票的爆料炒作,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從一開始因為投票率低一再推遲主網上線,EOS的社群治理存在著不少問題,尤其在投票權這點上。
投票驅動不足
首先投票對於使用者是在免費勞動,不僅沒有收益,而且還要抵押自己的EOS,在和自己利益掛鉤的時候,一般人都是要保護好自己的利益,在抵押EOS時期會進行鎖倉,但是行情卻在不停的變化之中,所以導致很多人並不想鋌而走險做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的事情。
換言之,是不是如果超級節點對投票者返還節點收益,用這種方式來激勵社群成員,那麼大家就會積極地參與投票呢? 但是這在Block.one看來分紅就是賄選,會降低系統的安全性,導致投票者可能只顧及眼前的利益,把選票交給了一些不稱職、實力弱的超級節點候選人,而不會考慮這麼做給整個系統所帶來的威脅。
然而最終的投票不能分紅會促使超級節點只會在鏈下對大戶進行賄選,在鏈下對大戶進行分紅,而對於數量更多、範圍更廣的散戶、小戶,節點則缺少爭取他們選票的動力。這樣就造成了大戶越來越富,小戶卻根本沒有動力去參與社群事務治理的情況出現。
EOS安全的漏洞
因為EOS已經被曝光過安全漏洞的問題了,雖然已經被處理,但是還是會給使用者留下不好的陰影。在投票的時候,使用者肯定是安全保護自己的財產大過於行使自己的投票權利。
EOS投票方式繁瑣
唯一受到第三方安全審查的投票軟體是CLEOS(其他的投票方式還有投票網站 Scatt、第三方錢包及交易所),這是EOS建立者block.one釋出的命令列工具。然而,由於使用該工具需要具備較高的計算機技術能力,許多EOS代幣持有者被迫選擇不那麼受信任的軟體。
事實上,在整個社群論壇上,為EOS建立的第三方軟體中的不信任導致了參與投票過程的使用者面臨混亂。而交易所代投的弊病是十分明顯的,從這次火幣爆出的名單可見一斑。鑑於EOS都是存放在交易所的,私鑰也在交易所手上,而且EOS有代理投票的功能,這樣一來就會出現交易所拿著使用者的EOS去進行投票甚至給自己換票。
與 Huobi勾結的“謠言”
已經在上文提到過EOS的投票方式,使交易所在EOS節點候選人投票中作惡並不是那麼有難度。這次被曝光的《Huobi礦池節點賬戶資料20180911》Excel資料表,內含《節點互投表》、《控制節點投票情況》、《節點收益表》、《票倉及賬戶情況》4份表就足以證明。
除了此次被曝光的“節點互投”,早在今年6,7月份火幣就有拿使用者的EOS投票的前科。火幣在EOS主網啟動20天后終於開通了EOS的限額提幣,當時的提幣賬戶是vuniyuoxoeub,而同時還有另一個賬戶huobideposit在頻繁的給提幣賬戶轉賬。這個賬戶,正是火幣的EOS充值賬戶!明眼人一下就看出了這是“拆東牆補西牆”。
這就不得不與火幣參加了EOS超級節點的競選而且成功進入前21名聯想起來,由於投票後EOS處於凍結狀態無法轉賬,因此火幣在巨大的提幣壓力面前,只能四處拆借,甚至把使用者充值的EOS馬上轉到提幣賬戶中來緩解壓力。超級節點的巨大利潤在火幣看來也是值得“為愛走鋼索”的呢。
huobi在8月上線了HPT(火幣礦池全球生態通證)的“投票即挖礦”的機制,似乎是對這種困境的一種破局方法。火幣作為節點去參與EOS和TRX、ONT等節點的競選,再把權益通過HPT分配給貢獻投票權的使用者,通過“挖礦即挖礦”、“鎖倉即挖礦”,質押投票權,換分紅權。
不可否認EOS在眾多公鏈中,彷彿一個年輕鮮活的小姑娘,彼時出現就因為“百萬級TPS”“零手續費”“高效能”的漂亮外衣吸引著眾人的目光受人讚賞;超級節點競選的風風火火,一步步掛上“博彩”公鏈帽子,華麗的背後也免不了一地雞毛。醜聞纏身的EOS能否不負眾望仍記初心,做一條“去中心化”的公鏈,現在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文章宣告:本文為火星財經專欄作者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為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立場。